有人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那個深夜,和大冰、老潘,還有喜力,在拉薩之歌BAR坐著,大冰說關了一家書店,我還沒有意識到,居然關閉的是天堂時光旅行書店八廓街店。
還記得一臉憨厚的老潘說,不會喝酒,拚命往威士忌裡面加雪碧,他舉起杯子對我搖了搖,說:這樣好喝。
往後去西藏拉薩的朋友,去拉薩八廓街的時候,再也不能去「天堂時光」小坐片刻了,它已經不存在了。
就如我的阿蘭若藝術生活,只是成為我的記憶,不存在了。那一家我曾苦心經營了三年的咖啡館,如今已經變成了海底撈的所在地。
我能理解,只賣書和咖啡,真的很難維持日常開銷,只是文藝青年的一種情懷。當時請了三個咖啡師,加上水電房租,每個月最少的固定支出都要二萬以上。
不過生活總是在變,我們只能接受。天堂時光旅行書店的關閉,讓我想起了廣西桂林的那一家獨立書店:刀鋒書店。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這一首兒時的洗腦神曲,已經忘了是誰唱的了,但每次去桂林的時候總會想起。有錢有閒,這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但大多數人不能兼得。
桂林作為世界著名風景遊覽城市,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惹多少人嚮往。著名的兩江四湖、興坪古鎮、十里畫廊、遇龍河、銀子岩、龍脊梯田...確實風景如畫。
只是旅行多了,不再喜歡去著名景點打卡,而是更喜歡去接近當地人的生活。逛逛當地的菜場、書店、博物館,是我喜歡的方式。
那次桂林旅行,傍晚的時候去桂林市區的「東西巷」覓食,吃完晚飯在灕江邊散步,專程去打卡了一家獨立書店。
在書店極其稀少的桂林,刀鋒書店的姿態,足夠獨立和銳利。
這是桂林最早的獨立書店,堪稱桂林獨立書店鼻祖,還曾被獨立書店漫遊指南收錄,
很多當地人都會到這裡看書。
桂林濱江路18號的刀鋒書店,位於幽靜的濱江路邊,灕水之旁,離正陽步行街也不遠,地理位置極好。
傍晚的時候,店裡暖白色的燈光透過玻璃窗,淡淡的透到黑黑的街道上,暖暖的全木質裝修風格,一眼歡喜。
幾個櫥窗的展示,高低錯落,色彩搭配,相當用心。
逛了一圈,發現這家書店就選書的質量而言是非常優秀的,在選碟方面都有很好的品味,不愧是桂林最早的獨立書店。
銷售榜和重點推薦的書籍都是我比較興趣的,手作、記錄、美食、城市...書目以人文社科為主,兼有文學藝術和生活,人文社科類的書相對比較多。
一眼便可以感覺到,書店老闆是有情懷的,並不指望拿這個書店來牟利。書店並不大,但很有溫度。
其實當初我開阿蘭若藝術生活,也並非為了牟利,一來是一個女人多年的夢想,二來是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傳遞一些我喜歡的東西。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被書架上的明信片吸引了目光。
這裡有國內民謠、搖滾CD售賣,沿街的落地玻璃窗旁邊放了一排桌子,可以坐著看看書,還提供咖啡、茶水等服務。你可以點一杯茶或咖啡,看人來人往,感受這座城市的悠閒。
還售賣很多桂林當地風景的明信片,陶瓷杯之類的。與其說是一個書店,更像是一個雜貨鋪。
如果你到廣西桂林來旅行,喜歡懷舊的人可以來這逛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舊CD可以淘,或者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還可以蓋刀鋒書店的印章。
有專門的閱讀區,還有木心的專欄,就這兩點,就足以讓我對它青睞了。
不過,這樣的獨立書店還能堅持多久呢?
就如我曾經和蘇州獨立書店「慢書房」的鹿茸哥聊天,他說每一年書店都是虧損的。
我不希望這樣的獨立書店,等我下一次去桂林的時候,就如拉薩的天堂時光八廓街店一樣,已經再也找不到了。
你會在旅行時打卡一家書店麼?留言區來聊聊。
關於若有所思:江南小女子一枚/環球旅行家/到達南北極/旅遊自媒體,關注我,陪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