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是一個極其鮮明的人物,大鬧天宮時的嫉惡如仇、西天取經上的堅韌不屈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隨後又成功的完成了西天取經的任務,被如來佛祖封為了斗戰聖佛。但是他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乃是經歷了幾百年的修行與磨練才換來的,就連他求仙問道的過程都是那麼的曲折。當時悟空懷揣著熱誠的修道之心遠渡重洋來到了方寸山,原以為菩提祖師能夠將長生之術教給他,但是事情卻並沒有像悟空想像的那樣,悟空在方寸山上可是呆了七年才換來了菩提祖師的問候,隨後才得到了修行長生之術的機會。既然菩提祖師也想交給悟空長生之道,為何有讓其空耗七年的光陰呢?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的解說一下。
在《西遊記》原著中有這樣一番對話,菩提祖師問:「猴子你來了多少年了,」悟空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是在後面的爛桃山上吃了七次果子,」菩提祖師回答:「時間夠了,那我就可以教給你神通了。」通過這一番對話我們可以知道,悟空空耗的七年時光是菩提祖師有意為之,至於為什麼這樣做?以作者的觀點來看是在磨練悟空的心性,因為修道之人的品行十分重要。在悟空剛來方寸山之前,曾經在南贍部洲帶過很長一段時間,而如來佛祖曾說過南贍部洲之人惡念非常多,所以悟空純潔的心靈自然受到了污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菩提祖師便讓他在方寸山上砍柴、挑水、掃地,這一磨練便是七年之久,至於效果怎麼樣?當然是不成功了。
當悟空可以開始修煉法術之後,菩提祖師不僅教給了他長生之術,而且還將保命神通「七十二變」也傳授給了他。當悟空學會之後做了什麼事情,在同門師兄弟面前大肆地炫耀,以至於將菩提祖師氣的不清,後來也因為這件事情被菩提祖師趕下了山。其實看到悟空炫耀七十二變時,菩提祖師就知道七年的磨練並沒有讓悟空的「心性」收斂、磨平,為了避免悟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必須要將他給趕走,畢竟自己在西遊世界中的勢力並不強大。事情也果然如菩提祖師所預料的那樣,悟空在回到花果山不久就開始闖禍了,大鬧東海、大鬧地府、大鬧蟠桃會、大鬧天宮,這麼多(大)的禍事又有哪一名散仙敢承擔呢?由此看來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也是比較對的一件事。
既然悟空已經闖了那麼大的禍事,是不是說「七年」的修心養性就毫無用處了,自然不是這樣的。七年的打雜生活對悟空的心性有很大的好處,要不然也不會成為取經大業中的一員,估計早就成為牛魔王那樣的妖王了。悟空去了七次爛桃山,菩提祖師才肯教他本事,真相原來如此,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觀點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