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給孩子穿衣服,並不是越多越好,這三個部位暖和是關鍵

2019-11-20     叮麻育兒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晨起來躲在暖和的被窩裡,刷著微博,突然發現這張圖片,寶寶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真的是太真實了~!

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很冷,孩子一臉「生無可戀」

記得叮咚小時候,每次去姥姥家,姥姥都會嫌他衣服穿得太少,擔心他感冒,非得給他在外面再裹件大衣不可,結果熱的叮咚滿頭大汗,風一吹,反而著涼了。所以說,照顧孩子的時候,穿著適宜就行,千萬別給孩子捂太多,不僅活動不便,降低孩子的耐寒能力,還會大量出汗,風一吹反而更容易受涼。

冬天給孩子穿衣服,並不是越多越好,這3個部位暖和是關鍵

​很多家長都很好奇,冬天到底應該怎麼給孩子穿衣服?一般來說,只要保證這幾個關鍵部位暖和了,孩子就不會受凍,能夠輕鬆度過寒冷的冬天。

1.孩子的頭頸部

孩子頭部血管比較豐富,而且在皮膚的淺表處,孩子30%的熱量都是由頭部散發的。也就是說,如果頭部受涼,孩子身體的熱量會散發的非常快。另外,孩子頸部的皮下脂肪比較薄,如果這個部位受寒,也會讓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冒的風險。所以說,孩子的頭頸部必須做好保暖。

  • 建議給孩子準備帽子+圍巾

帽子:給孩子準備一頂溫暖、舒適的帽子,冬天外出的時候戴上,即可以保暖,又能夠降低孩子身體熱量的散發,避免孩子受涼。帽子的材質非常重要,儘量選擇棉絨質地的,毛線的帽子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皮膚不適,儘量不要給孩子戴。

圍巾:孩子頸部的皮膚非常敏感,圍巾一定要選擇柔軟、舒適的,而且不要有太多的裝飾品,比如扣子、小絨球等等,否則可能會被孩子誤食。如果給孩子準備毛絨絨的圍巾的話,要注意有沒有掉毛的現象,一旦孩子吸入體內,會引起咳嗽、呼吸不暢等情況。

注意:家長在購買帽子跟圍巾的時候,最好自己試戴看看,覺得舒服沒有問題再購買,千萬不要圖好看圖便宜,買不適合孩子的。買回家以後必須勤洗勤換,尤其是圍巾,冬天很多孩子喜歡捂著口鼻,圍巾內的細菌容易被孩子吸入體內,所以必須保證圍巾的乾淨整潔才行。

2.孩子的腹部

孩子的腹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春夏秋冬,都得注意腹部的保暖,一旦腹部受涼,很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情況,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 建議給孩子準備:內衣+背帶褲

高腰棉質內衣:內衣能夠起到基礎的保暖工作,而吸汗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好的棉質內衣,不僅穿著舒適,還能夠讓空氣保留在皮膚的周圍,阻斷身體熱量的流失,避免孩子受涼生病。但是內衣必須要大小合適,材質舒適,最好是高腰護肚子的。如果內衣太大太肥,風很容易從袖口、領口躥進去了,保暖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內衣太小太緊,孩子穿著又會不舒服;而高腰內衣,褲子的腰部比較高,能夠蓋住小肚子,孩子再怎麼活動,也不會把肚子露出來,保暖效果更佳。

保暖的背帶褲:如果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或者自理能力非常棒的話,可以給孩子準備幾條暖和的背帶褲,因為冬天衣服穿得比較多,褲子很容易下滑,如果穿背帶褲的話,既可以很好的避免下滑的情況,還能夠避免孩子腹部受涼。但是背帶褲有個弊端,就是上廁所比較麻煩,所以建議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或者自理能力非常棒的孩子,可以準備背帶褲;至於那些上了幼兒園,但是自理能力不是特別厲害的孩子,建議不要穿背帶褲,因為孩子小便比較著急,褲子脫下來不及時很可能會尿褲子。

注意:孩子的褲子可以選擇加絨、夾棉的,冬天褲子穿得太多,活動不方便,還容易掉褲子,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穿條比較厚實的秋褲,然後再加上條加絨的褲子,保暖效果不錯,活動方便,還不容易掉褲子。(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中午午睡外面的褲子需要脫下來,裡面必須穿條比較厚實的秋褲)

3.孩子的足部

俗話說的好,「病從寒起,寒從腳生」。我們的雙足距離心臟的距離最遠,血液供應的也最少,如果足部受涼,很可能會使血液循環量減少,導致孩子的抵抗力低下,增加孩子生病的危險;而且足部受涼,還會導致孩子腹瀉,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冬季天氣比較冷,家裡除非是地暖,否則不要讓孩子光著腳在涼颼颼的地上走路了。

  • 建議給孩子準備:厚襪子+暖和的鞋子

厚襪子:這裡的厚襪子並不是棉襪子,而是稍微厚一些的襪子,畢竟冬天天氣寒冷,孩子的衣服加厚,襪子也得加厚了,不過除非特別寒冷,否則沒必須給孩子穿特別厚的棉襪子。家長購買襪子的時候,儘量選擇大小合適、襪口寬鬆、彈性好、而且舒適的襪子,不僅能夠保暖,還能讓孩子的小腳丫在襪子裡自由活動,不會太緊也不會不舒服。

不過孩子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小腳丫出汗也比較多,穿了一整天襪子可能會比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孩子的襪子需要常洗常換,家裡供暖的可以放在暖氣上烘乾再給孩子穿。

鞋子:前陣子寫過一篇關於孩子棉鞋的文章,一般不建議家長給低於3周歲的孩子穿雪地靴,不利於小腳的發育。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https://www.toutiao.com/i6756470015148442120/】

選擇鞋子的時候,一定要舒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鞋底必須得防滑,畢竟冬天路滑,鞋子防滑效果不好的話,孩子容易摔跤。

晚上最好把孩子的鞋子烘烤一下,把裡面的濕氣都烤乾,孩子再穿的時候會更舒服,更暖和。

使用「洋蔥式穿衣法」,給孩子隨時變裝

所謂的「洋蔥式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穿衣服,內層可以穿排汗功能好的衣物,中層選擇保暖效果好的衣物,最外層則是具有防水防風效果的衣物,這些衣服都可隨時穿脫,方便應對各種天氣變化。

就拿最近幾天來說,天氣越來越冷,北方都開始供暖了,但是早中晚以及室內外的溫差非常大,上學的孩子衣服穿多穿少不太好掌握,一不小心就會受涼感冒。這時,家長可以使用「洋蔥式穿衣法」給孩子穿衣服了:先給孩子穿三件衣服,一件內衣,一件加厚的衛衣或者毛衣,一件羽絨服,然後再在學校放一件棉背心。

上學放學的路上,也是最冷的時候,孩子可以穿上羽絨衣,暖暖的,一點也不懼怕外面寒冷的環境,如果還是太冷的話,還可以把放在學校的馬甲套在最外面;到了學校以後,教室里都有暖氣,羽絨服可以脫下來了,穿著毛衣就可以了;上午以及下午室外活動的時候,可以套上棉馬甲,既可以保暖,又不會限制孩子的活動。

具體大家可以根據各地的溫度,以及孩子穿衣喜好選擇,千萬不要把孩子捂得太多,熱不熱先不說,捂得太多限制孩子的活動,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怎麼判斷孩子衣服是否合適

既然知道了衣服的穿法,那麼怎麼才能判斷孩子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呢?很多家長喜歡摸摸孩子的小臉或者小手小腳,感覺涼了就以為孩子冷了,趕緊加衣服。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就拿小手小腳來說,孩子的四肢護理心臟最遠,而且孩子的心臟功比大人弱一些,四肢的血液會少一些,所以小手小腳有點涼是正常的。

最靠譜的方式就是摸孩子的後頸溫度。孩子還沒有活動的時候,把手放到孩子後頸的位置,如果感覺溫乎乎的,說明衣服穿得比較合適;如果感覺涼颼颼的,說明衣服穿得有些少,趕緊加件吧;如果感覺有很多汗,說明衣服穿多了,注意適量的減少衣物。

叮麻寄語:天氣轉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穿著,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熱,千萬不要給孩子穿的特別多,太過笨重,否則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日常活動,讓孩子不開心,還會降低孩子的耐寒能力,增加生病的風險。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wrfqW4BMH2_cNUgez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