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夜間拍攝車燈光軌?其實很簡單,有相機和三腳架就能搞定

2019-07-02     卷太郎攝影坊

對於攝影大咖來說,拍攝光軌是非常容易實現的一種攝影題材,這種照片給人時光流逝的速度感,也是有別於常規肉眼觀察事物的影像呈現,有一定視覺衝擊力,讓平面照片有動態速度感。那麼對於攝影小白來說,很多朋友就比較納悶,這樣的光軌是怎樣拍出來的呢?

其實看似特殊的光軌題材並不是什麼拍攝難題,只需要了解其道理,再適當應用一點技術就可以實現。

首先我們應該弄明白,光軌照片是用怎樣的攝影原理拍出來的?

快門速度是曝光三要素中的一個,另外兩個是光圈、感光度,這三者需要配合相互作用才能拍出曝光正常的畫面。如果在同樣一個光線環境下,感光度固定,光圈開大則快門速度也需要提高才能平衡曝光,如果光圈縮小,快門速度需要放慢才能平衡曝光。

讓飛馳而過的汽車車燈留下長長的光軌,就是通過慢速快門來實現的。什麼是慢速快門?就是相機中的快門幕簾打開時間比較長,經過了一段較長時間後,比如10秒、20秒,然後才關閉完成一次曝光。這樣就可以把原本是一個點的車燈,按照其運動軌跡形成一個光條,就好像快門打開以後,保持打開狀態的過程中,把車燈發出的光繪製在了相機cmos上。其實這個現象如果不好理解的話,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是不是經常會把運動的人、物體拍虛了呢?

這就是因為在這個光線環境下,相機為了平衡曝光自動放慢了快門速度,所以就產生了運動模糊,而如果快門速度更慢的話,這種運動模糊的軌跡就會被記錄下來。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曝光原理,那就是快門速度慢會導致運動模糊效果,而極慢的快門速度就會讓這種運動模糊變成運動軌跡。

怎樣操作實現光軌效果呢?

弄明白了光軌形成的原理,接下來就是怎樣實現這個效果的操作了。在任何一台可以手動曝光的相機上都可以實現這樣的效果。需要怎樣設置相機呢?

首先,我們需要把相機的曝光模式調整在手動M檔。

為什麼要選擇手動曝光,因為我們拍攝光軌需要穩定的曝光參數,如果使用自動、半自動將無法很好地固定曝光。

第二,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如果拍攝慢速快門的光軌,不能讓相機保持非常穩定的狀態,則拍出來就會是亂七八糟的光線畫面,而且需要清晰的部分也會變模糊,這一切都是因為快門速度太慢,所必須要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並且非常穩定地固定住。

第三,選擇一個合適的光圈值。拍攝光軌題材一般情況下即需要配合慢速快門,又需要較大景深,所以光圈值不需要太大,f8至f22之間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據拍攝的環境和曝光時間長短而定。

第四,測光。用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對所需要拍攝的主體進行測光。這個測光的對象還是比較有講究的。如果你希望拍攝的畫面中主要建築物保持正常曝光狀態,就對這個建築進行測光,如果希望路面光線為主,那麼則對路面測光,總之,測光要有一個參照對象。

第五,根據測光結果調整曝光參數。雖然我們前面設定了光圈值,但是在測光後,我們根據測光結果需要對光圈、快門、感光度進行微調。我們拍攝車燈光軌需要快門速度在10秒至30秒之間,那麼結合這個快門速度再對光圈和感光度進行微調。當然,你也可以選擇B門,用快門線控制相機的快門開合,完全由人來掌控快門速度。

第六,對焦。拍攝光軌需要有對焦參照物,可以是背景中的建築,也可以是車輛本身,根據需要進行對焦,然後鎖定焦點。

最後按下快門開始長曝,完成拍攝後,就能得到一張車流光軌照片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v3lK2wBmyVoG_1ZHUs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