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輪住伺候」現象,看似平攤孝心,老農哽咽不自在,怪誰?

2019-12-15     豬友巴巴

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鄉間的差異逐漸的縮小,農民的收入也穩固的提升!但是,相比城市老人養老更從容,而農村老人則更需要子女的幫襯!的確,經濟的發展,對於城裡人來說,大多有完善的養老保障,也有完善的救濟制度,在農村,由於老人終年以務農謀生,因此,老了以後唯一的收入來源僅是種地或者每月微薄的養老金生活!一旦,身體難以繼續務農,那麼緊靠這點收入,很難應對老兩口的日常花銷,因此,家庭養老成了農村老人最後的依靠!

而在家庭養老模式中,過去老人子女多,為了公平起見,父母生活難以自理後,子女會磋商老人的日常生活伺候的話題,而「輪住伺候」成了普遍大家接受的方式!這種繞開父母由子女安排來人養老的行為,看似子女各個平攤孝順,真的好嗎?有些老人哽咽不自在,這又要怪誰呢?

所謂的「輪住伺候」指的是,老人生活難以自理後,子女出面根據約定的時間,比如說,每月一輪換,由長子轉到次子家裡生活,這期間老人的衣食起居都由各自負責!一旦,老人過世,在誰家裡,那麼也意味著在誰家進行「發喪」!

農村「輪住伺候」現象的出現,顯然是子女安排了父母的晚年生活,但是,卻忽略了老人的心愿或者老人屈從於子女的壓力,只能被動的接受!對於老人來說,本身與年輕人生活在一起,總會招來「嫌棄」,有時也會引起家庭矛盾!比如說,老人年輕時,愛不均,對於個別子女沒有上心或者,沒有照看好孫輩!這樣,也成成為婆媳之間矛盾的焦點,一旦,家庭矛盾爆發,勢必會造成老人受到委屈!

另一方面,人老之後,更願意穩定的生活,而頻繁的在各個子女間來回「搬家」,身體硬朗些還好,可是一旦身體衰弱,更容易造成老人身體出現疾病!因此,對於老人來說,最好的方式還是靜養,可是,這往往會讓子女間出現分歧,畢竟,同為子女,相互間總在找平衡!而這卻忽視了老人,最需要的,那就是落葉歸根,安安穩穩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

當然,農村「輪住伺候」的現象,確實忽略了老人的感受,以至於有些老人哽咽,認為「自己像皮球,沒有家」!然而,農村現實的生活下,這種方式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畢竟,對於農民來說,長期在外打工,各家的生活也各不相同,經濟條件也一般,將父母養老的責任歸置與子女中的一人也不現實,另外,父母年老之後,更需要子女精心的伺候,而長時間居住在一家,容易產生厭倦!畢竟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也是一種無奈的現象!

綜上所述,農村「輪住伺候」現象,一方面子女各表孝心,即便父母百年之後,鄰居也挑不出毛病來,也能對得起孝心!而對於老人來說,年齡日漸增高,對於子女的依賴性更強,而如今對於子女來說,雖然經濟條件好了,但是壓力也大了,分擔下父母養老,也是一種現實!倘若,因此造成老人心裡不舒坦,哽咽不自在,究竟怪誰!在筆者看來,這是現實生活決定的,畢竟,「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誰也都會希望父母能有個安穩的生活,可是現實條件不允許呀!

農村「輪住伺候」現象,看似平攤孝心,老農哽咽不自在,怪誰?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pWHCm8BMH2_cNUg5K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