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和蘇東坡,詮釋了人世虛幻的滄桑與悲涼

2019-12-11     國學書舍

莊子和蘇東坡,詮釋了人世虛幻的所有滄桑與悲涼。

01

一世煙雨一場夢,一瞬歌舞一平生。

莊子的一場夢,蘇東坡的一平生,詮釋著人間的所有荒蕪和虛空。

人在俗世之中,怎能不明白人世虛空,但是,所有人卻只存在於執念之中,只顧著無休止的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拿自己的是非判斷去評價這個人生。

於人生而言,沒有所謂的好,也沒有所謂的壞,每一個獨立的存在,都交織出這個多彩而又複雜的世界。

人心的善惡建立於其中,人性的悲涼交織於其內,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好像戲台上的一個丑角。

雖不是主角,但是卻有著自己的世界。

莊子的一場夢,詮釋了人生的虛無

莊子的《莊周夢蝶》中,莊子幻化成了一隻蝴蝶,翩翩起舞,告訴我們人生終歸是一場虛無,夢醒之後,自己執念的一切都沒有了任何意義。

然而很多人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還總在自己的人生中執念,總顯露出對於平凡世界的眷念。

他們總在追問著世界:「怎麼樣活著才最有意義,什麼樣的人生才最值得追求?」

但是最後才發現,人生不過如同虛幻,夢醒才是最大的意義,讓自己拋開毫無意義的執念,不執著便是清醒。

蘇東坡的一平生,詮釋了人間繁華悲涼

人生,是一場永遠不會醒來的夢,醒著的時候做的是白日夢,睡的時候做的是黑夜的夢。

在這一場夢中,我們有憂慮與悲傷,也有著重逢與希望,我們盡情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在回不去的過往中,找尋只屬於自己的那一場夢。

蘇軾生平好酒,人生洒脫,蘇軾在人生輝煌的時候,位居高位,總愛呼朋喚友,一起對酒當歌,談論著人生幾何。

蘇軾一生以才華作伴,讓酒充斥著生活,用醉意詮釋著詩意。

蘇軾就是文學界的一顆璀璨明星,他的人生綻放的色彩是多年來少有的典範,在他人生晚年的時候,路經大運河,河岸兩邊圍觀著眾多百姓,就是為了一睹這個大文豪的風采,可見蘇軾的人生有著多少繁華,又綻放出多少無與倫比的色彩。

蘇軾和眾多好友對酒當歌,在超然台上寫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絕佳詩句。

可是當蘇軾人生被貶到定慧院的時候,只能在孤獨與無助之下,寫下了「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哀怨悲傷。

即便是生性樂觀,但是面對著人生世事繁涼,變化多端,也只能暗自興嘆,獨嘗悲涼。

對於每個人來說,個人永遠不可能與命運做對抗,面對著命運對自己實行的任何擺布,都要聽任而從之,不能有任何討價還價。

《菜根譚》中說:

狐眠敗砌,兔走荒台,儘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狐狸做窩的殘戈斷壁,野兔出沒的荒野樓台,這些都是當年歌舞昇平的熱鬧場所。清冷露珠灑滿野外,煙籠霧繞枯草叢叢,這裡都是古代逐鹿群雄的場所。興盛和衰敗哪裡會長久不變,強弱勝負哪裡有會長久,想到這些,不禁讓人心灰意冷。

02

生命是多彩的,但是人生卻總是悲哀的,對於生活,我們總有著太多的無力感,對於人生的擺布,只能聽任而從之。

在人生的這一場過往之中,很多人在無盡的追逐著繁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這個世界定奪了好和壞,對和錯,以自己的標準在評判著這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主宰,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祈求著人生有一處繁華,但是殊不知,人生末路最終都會歸於荒涼。

花開之時,百花爭艷,秋風掠過,化為塵土。

人生如同一場鬧劇,在舞台上打打殺殺,叫叫嚷嚷,但是最後都要歸於零落。每一個人都是演員,在自己的人生中總想自己做導演,但最終不過是路人甲。

劇本是早就寫好的,我們只有依從劇本去活出自己的人生,縱然要爭,縱然要努力,但是縱然不可和人生違逆。

道家的「順應自然」,教會的就是讓我們順從其心,讓我們在人生這一場繁華與荒涼的交錯之中,有一種從容豁達。

自己固然要努力,但是當客觀出現了背離時,也要明白天意,面對著悲涼不執念,面對著富貴煙雲,能夠一切隨緣。

文|國學書舍


讀不一樣的人生,找尋不一樣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m1_9G4BMH2_cNUg_q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