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界外球教練:鼓勵球員思考戰術,還能再干十年!

2020-01-29     小兵足球

利物浦界外球教練:鼓勵球員自行決定戰術,還能為紅軍再干十年


利物浦界外球教練托馬斯熱愛自己的工作

離梅爾伍德基地千里之外的德國,托馬斯-格朗內馬克在一處秘密據點加班加點地工作。第二天一早,他還有航班要趕,但在那之前,這位紅軍教練員得回看球隊戰勝曼城一役的錄像,把其中每一次界外球單獨挑出來分析。

一場足球比賽長達90分鐘,界外球在許多人看來是個無足輕重的環節。托馬斯可不這麼認為,這位大力士保持著界外球拋球距離世界紀錄保(51.33米)。

「我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琢磨界外球的人,」托馬斯告訴天空體育,「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天琢磨界外球的人,這就是我的專業方向。」

2018年,利物浦聘請了一位專門的界外球教練,消息一出,外界反應不一。有人感覺這體現了克洛普勇於創新的精神,還有人則認為:呵,傻帽兒。

英超第24輪,利物浦客戰狼隊,終場到時前,阿諾德擲出界外球策動攻勢,一番傳遞後,菲爾米諾打門得手,助球隊2-1奏凱。賽後,有人為托馬斯叫好,有人繼續「呵」。絕殺狼隊一球,是紅軍本賽季通過界外球進攻打進的第12球,這個數據並不能說服所有人。

紅軍名宿史蒂夫-尼科爾笑稱,菲米的進球與托馬斯沒有半毛錢關係。許多人似乎還接受不了任意球教練這個角色。

對此,托馬斯早已習慣。

「我2004年開始干這行的時候,就有人說這太搞笑了。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界外球?你咋這麼喜歡搞這個呢?」

在足球世界,想要玩一些新花樣,總會碰上重重阻力。

「這就是文化吧,」托馬斯解釋道,「足球起源於140年前,我今年44歲,自我記事起,印象中就沒什麼人談論界外球。你看比賽裡面啊,有些隊會在發界外球的時候丟掉球權,很多隊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評論員根本不會說什麼。你注意啊,他們一個字都不會提。」

「然後,假如剛剛那個掉球的隊員在傳球的時候又失誤了,評論員就會說了:『哇哦,這傳得啥呀。』他再來一次傳球失誤的話,他們就會說他不在狀態。如果還有第三次,那評論員就會說他根本不該上場。這就是足球的文化,而在我看來,這才是不可思議的。」

有人看不慣托馬斯,托馬斯看不慣現在的足球比賽。

「我這麼說可能有些主觀啊,除了我教的那八支隊,其他隊的界外球毫無質量可言,」托馬斯說,「這麼多年了,他們在這方面也就進步了一丟丟吧,我說『一丟丟』,是因為確實沒什麼進步。他們的界外球水平要麼是極差,要麼是差,要麼是一般般。他們有些是很有錢的英超球隊啊。」

托馬斯和克洛普

好在有錢和樂於接受新東西並不矛盾。比如克洛普就拿起電話,按下了托馬斯的號碼。

托馬斯坦言,有些來找他的球隊確實是求賢若渴。「他們真的很煩」,這些球隊為了成功試遍各種方法。

兩年前,德國刊發了一篇關於托馬斯的文章,利物浦和RB萊比錫聯繫了他。後來,數據狂魔中日德蘭、創新先鋒阿賈克斯也發來邀請。

目前,這四支球隊分別領跑英超、德甲、丹超和荷甲。

「他們來找我,是因為他們敢想敢做,有創新精神,總是通過嘗試新東西來提高實力,也願意花時間做一些試驗。」

正是這份好奇心,正是這種敢嘗鮮的勇氣,讓托馬斯和利物浦結緣。

「2018年7月,克洛普就給我打來我,表達了這個意思,」托馬斯回憶道,「他說:『2017-18賽季,我們踢得不錯,拿了英超第四名,進了歐冠決賽。但我們總是會在防守界外球的時候丟球。』」


2018年,托馬斯參軍

這次通話改變了托馬斯的人生。許多人都知道,渣叔曾說過:「我聽說托馬斯的情況後,就想見他。見完他,我就百分百確定要請他。」

這不僅僅提高了托馬斯的知名度——紅軍想要的人,自然也會引起其他球隊的注意——還給了這位前自由職業者新的平台。受聘於利物浦後,托馬斯的工作重心不一樣了。

「許多人認為我就是搞大力手拋球的,」托馬斯說,「當然啦,我確實教這個,但也能教別的啊。中日德蘭,四個賽季用界外球進了35個球。找對了球隊,你的本事就有用武之地,但很多隊只想讓我講一講大力出奇蹟啊。真的。」

「克洛普救了我。今年,我和世界各地的八支職業隊有合作,主要精力是放在利物浦和阿賈克斯這邊。這麼說吧,如果克洛普不找我,那我這個當界外球教練的真的會有點兒失落,因為好多隊只想搞大力發球啊。」

「利物浦和阿賈克斯不是這個思路,所以我可以教一教快發和巧發,我2007年左右就開始研究這方面的東西了。目的嘛,就是為了控住球權。發界外球的時候,對手來逼搶,你怎麼把球控住?怎麼通過發界外球來創造進攻機會,來得分?」

今年一月,托馬斯指導比利時根特俱樂部球員

這麼一說,我們似乎就懂了。如今的綠茵賽場,球權的重要性遠勝以往,丟失球權後該如何反搶是個熱門課題。掌控球權的人,就能掌控比賽。

新時代需要全新的思維。

「之前,教練總是教球員沿著邊線發界外球。職業隊這麼教,業餘隊這麼教,校隊也這麼教。要我說,這就是發界外球時最差的選擇。」

「通常,我們把那些要拼搶的球叫做五五開的機會,但界外球其實應該是三七開或二八開的球,失誤風險很大的,如果你就是沿著邊線扔,那肯定會丟球。」

「還有人可能會講了,那扔遠一點,沿著邊線扔個30碼,在那兒把球丟了就沒那麼危險了吧。這話倒也對,但是,你是進攻方啊,幹嘛不把球權控住,再創造個機會呢?」

現在的利物浦就是這麼做的。

「2019年9月,網上有人做過獨立的分析。不是我弄的數據,也不是利物浦弄的。那人收集了歐洲各國強隊在緊逼下發界外球的數據,其中,利物浦2017-18賽季的成功率是45.4%。」

「我和球隊在一起的第一個賽季,這項數據漲到68.4%,從倒數第三升到了順數第一。你可以說這有啥呀,不就發個界外球嘛。但你要知道,球權不丟就意味著——你有可能進一球,創造一次得分機會,最不濟還能接著倒嘛。球權一丟,麻煩可就來了。」

紅軍的界外球成功率提升會不會只是個巧合?我們有比較明確的證據,敢說「不是」。本賽季,全歐僅一支球隊界外球成功率高於上賽季,他們是誰?中日德蘭。

這屬實,就連托馬斯也不敢誇口說這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吧。這不是說什麼我去了一家俱樂部,過來傳道啦,這應該改把各種理念融進一支球隊踢法裡面吧。我沒告訴利物浦該怎麼踢,該怎麼逼搶,就是盡力把我的東西融進去。」

由此可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托馬斯並不反對尼科爾的觀點。前紅軍後衛特彆強調,阿諾德發球前,「看清了場上情況,做了判斷,然後才把球扔出去」,換言之,他不是在機械執行界外球教練訓練時的布置。

不過,阿諾德正是做了托馬斯希望他做的事情。

阿諾德是托馬斯教練的粉絲之一

「有些人覺得,我教的東西就像NFL的戰術手冊,剛剛打了那個,現在,打這套。是的,有時候是可以這麼做,我們是有些特定的套路。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給球員幾個選項,他們自己決定怎麼打。

「我給利物浦練了差不多20套界外球戰術,都是針對不同的球員來設計的,也不是一周就教完,這需要個過程。我自己會跟球員講這,我不在的時候,其他帶訓練教練會指導他們。

「我最終看重的是,雖然我們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但具體怎麼用,球員自己看著辦,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我最喜歡看到他們自己做決定。」

這些年——特別是近一兩年——托馬斯由幕後走到台前,會聽到別人對他的各種評論,臉皮不厚點還真不行。但看到自己的理念被一些業內人士認可,看到自己的付出漸漸有了成果,他很欣慰。

「我不知道你們英格蘭怎麼說啊,我們丹麥經常說『掐自己手一下』。我現在就是這樣,這是真的嗎?和跟這些世界強隊一起工作,為利物浦的成功做一點微小的貢獻,真就和做夢一樣啊。」

但他的工作還沒結束

「我們一直在努力,」托馬斯說,「不只要讓球員練技術啊,光掌握快發技巧不夠,還得知道什麼時候該快發啊。比賽中的很多環節都需要下功夫,花時間,絕對不能說『啊,你教這個教了一年半了,夠了,可以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哪有夠啊,界外球也一樣。」

「我還可以為利物浦再干十年,你會看到我們繼續提高。」

托馬斯的願望不止這一個。

「就從比賽觀賞性的角度來說把,你肯定不希望看到一支隊一拿球就丟,一拿球就丟,」他說,「發界外球也一樣,我希望我教的這些隊能發得更好,更希望足球變得更好。」

「小細節的一點點進步,帶來的回報是巨大的。我覺得兩年後吧,我們會看到更多球隊更好地發界外球,我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地享受界外球。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未來,球員教練會喜歡上界外球,球迷有也會喜歡上。」

我們的採訪到這裡就結束了,托馬斯又投入到界外球分析工作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ltf8G8BjYh_GJGVPu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