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山之戰」偃旗息鼓,「復仇者」恆大戰到了最後。當然,中超爭冠仍未結束,場外的聲音總是想「顛倒是非」影響恆大最後的兩場關鍵戰。有媒體推出了「張琳芃留力」的陰謀論,認為他在國家隊和俱樂部的表現大相逕庭。其實,從以前面對上港的「臥底論」到現在「在國足留力論」經常成為球迷熱議的話題。雖然張琳芃拼盡全力有目共睹,但是恆大為什麼能夠贏上港可能有人還是沒有認清楚事實。「更新換代」的成功,才是恆大戰到最後的關鍵。
1,「張琳芃陰謀論」再被推出,曾被汙衊為「臥底」現在又被說在國足留力
恆大擊敗上港,馬上有人出現「輸不起」的情況,有媒體推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張琳芃為何在國家隊和俱樂部表現大相逕庭」。曾幾何時,恆大與上港比賽,張琳芃往往有一些「詭異」的表現,就被外界認為他是「臥底」。眾所周知,張琳芃和上港的一些球員從徐根寶足校學足球,直到一起在上海東亞出道才開始分開。也因為如此,當張琳芃面對上海上港表現不佳的時候,就有人認為他可能在「放水」。當然,本賽季連續三次對戰上港,張琳芃「正常」了很多。特別是主場2比0的比賽當中,恆大因為只剩下三名後衛可以使用,張琳芃在中後衛和邊後衛來回切換,表現出來強大的攻防能力。
萬萬沒想到的就是,有媒體居然認為張琳芃在國家隊「留力」從而確保恆大的成績。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也是完全沒有關注張琳芃、國足和廣州恆大。首先,張琳芃在國足面對是比自己強大的敘利亞隊,回到中超面對只是不相伯仲的上海上港;其次,張琳芃在敘利亞對位的前鋒,比上港的呂文君強大不少;再次,張琳芃在對於右邊路的熟悉度比在中後衛的尾椎多很多。最後,張琳芃在國足帶傷比賽自然發揮失常,回到中超之後有一周的康復時間自然狀態提升。
2,認真事實!恆大成功擊敗上港,更新換代是確保最後勝利的關鍵
一場的勝利可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但是賽季完成「雙殺」甚至是排名更靠前,就證明廣州恆大擊敗上海上港並非偶然。除了技戰術的針對性正確之外,恆大能夠如今關鍵的比賽保持高效的「執行力」得益於年齡的優勢。上港的平均年齡為29歲,而恆大是27歲。去年的上海上港比廣州恆大年輕獲勝,如今恆大的「更新換代」直接讓年齡和成績逆轉。眾所周知,本賽季「更新換代」被提上日程,恆大甚至使用「雙外援規則」騰出更多位置給年輕球員登場。突然更換主力陣容,在嚴重的傷病潮面前被外界感覺到更加危險。萬萬沒想到的就是,廣州恆大憑藉「嚴鍾楊韋」組合絕處逢生。「中超13連勝」讓廣州恆大逆轉國安和上港完成登頂,氣勢如虹的攻防轉換讓球隊無懼任何對手。
當再一次「傷病潮」來襲之後,恆大再次陷入用人荒卻同樣依賴「年輕」擊敗最直接的爭冠對手。憋了半個賽季的張修維,做不了「中國魔笛」卻成為「中國布教授」。大部分時間,張修維就是成為「自由人」到處去緊逼對手,當隊友受到對方侵犯就第一時間衝出來指責對手。無論是胡爾克還是阿瑙托維奇,瘦小的張修維都會面對面與他們對抗。我們也看到,32歲的黃博文頂替39歲的鄭智,24歲的鄧涵文和25歲的徐新進一步增加恆大的「後勁」。
一場勝利影響最後的爭冠,很大程度是整個賽季的表現決定了一場比賽即可分出勝負的結局。也就是說,即使你能夠贏得一場「天王山之戰」並不代表你能夠奪取賽季的冠軍。當然,賽季仍然沒有結束,上面的理論同樣適合餘下的兩場比賽。卡納瓦羅需要再用兩場比賽的勝利,證明自己「上課」是認真的而並非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