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6日訊(彭婷 龔建祥 文/圖)「戰疫情,促發展,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近段時間以來,德陽市旌陽區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復工復產,該區在努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行一企一特派員制度,當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宣傳員」「服務員」「監督員」,幫助企業鉚足幹勁加快推進有序復工復產。在旌陽,一戶戶企業、一個個重大項目「動」起來,都在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裡一派忙碌。自復工復產後,該公司積極組建「黨員突擊隊」,實行兩班倒,24小時開工,爭分奪秒保證外貿訂單的生產和如期交付。
戴口罩、進門檢測體溫、車間內工位間拉開1米以上距離……疫情之下,在孝感街道金興農機開足馬力,努力趕海外訂單。在該公司生產車間裡,4台機器人手臂左右翻飛,火光四濺,正對車床上的齒杆進行焊接,一條長1.5米、寬0.2米的齒杆,2分鐘內完成了焊接。
據技術員王寬谷介紹,機器人手臂焊接具有質量可控、門檻低、工作輕鬆等特點,大梁焊合、掛腳焊合、導向輪方管焊固定套、上層焊合等焊接工作全部由機器人完成。人工每日只能焊接30-40個齒杆,機器人手臂能焊接80個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動化智能製造節約了人工,提高了效能,產品質量更好,美觀度更高了」。
「目前工人返崗率只達到80%,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從過去的一個技術人員管理1台機器人4個工位轉變為一個技術人員管理2台機器人8個工位,確保機器人手臂24小時運轉,保障生產進度。」 王寬谷說。
據了解,該公司疫情後已向伊朗啟運60台聯合收割機訂單。 「這筆訂單共有600台,客戶全都來自中東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該公司銷售副總經理何克會說。
在古什路跨線大橋施工現場,機器轟鳴,戴著口罩的工人們經過體溫檢測後有序投入到項目建設中。成都「三繞」高速公路德陽市境內全長128公里,其中旌陽區段長約44公里,途經新中鎮、雙東鎮、黃許鎮、德新鎮、孝感街道、孝泉鎮、天元街道,輻射受益人口達70餘萬人,是2020年四川省交通建設的重點項目,為保障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前期旌陽區交通部門已對成都「三繞」旌陽段進行全面復工檢查,指導企業做好防疫物資儲備、人員台帳建立、復工方案預案完善,打牢復工基礎。中鐵十一局集團德都高速土建二標項目經理張磊說:「所有的工人我們均進行了健康體檢辦理了健康證,所有的工人進出均進行體溫測量和消毒。工地也採取相對獨立和封閉管理。」據悉,成都「三繞」旌陽區境內三個施工點已實現復工。
在四川愛達樂食品有限公司大門口,員工們戴著口罩,正有條不紊地在大門口檢查點填寫健康情況表、測量體溫,並對手部和衣服進行了消毒,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後才有序地進入廠區投入生產。「這只是他們的第一道關卡,在進入生產車間前,他們還要進行二次測溫,之後在生產過程中還要進行兩次體溫監測和健康排查。」愛達樂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企業復工率在80%,產能達到75%左右,生產線開足馬力,每天大約能生產各類產品40噸,全力保障社會供應。
截至目前,旌陽區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