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對應的兵器,應該是拳頭,車,堪稱三軍的主力。
開局時,它比單馬炮,或者雙馬,雙炮的威力還大,可縱可橫,可近可遠,控制要塞,策應各子,其中最多可控制十七個據點,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威力巨大,無往不利,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正是由於這樣,千百年來經人們不斷的摸索,總結出一些用車的要領,如『車前炮後』、『殘棋車占中』、『殘棋最怕車低頭(低頭車)』、『巡河車趕子有利』等,它是初學者最喜歡運用的一個兵種。
棋諺有雲,『一車十子寒』,『三步不出車,下棋多會輸』,『輸棋多為出車遲』之說,皆言其重要也。
在排局中,車應用範圍最廣,如以兵佐之,有車兵冷招;以馬佐之,有車馬冷招;以炮佐之,有車炮冷招等等,都成為兇悍、巧妙而有趣的殺局。
在排局中,配合兵則招法深奧而產招率較高,配合馬炮則兇猛而產招率較低,在借力局中他可以配合其他兵種,如借車使炮、使馬、使兵,甚至還可以使士象等。
與馬對應的兵器,我覺得應該是孔雀翎。
馬,是近距離作戰的兵種,開局時守多於攻,曲折迂迴,在沒有蹩腳的情況下,可控制八個據點,在它的勢力範圍內,有『八面威風』之勢。特別是殘局時,子力減少,活動空間擴大,縱橫馳騁,左右逢源,銳不可當。
臥槽馬、釣魚馬、八角馬、側面虎、雙馬飲泉等攻殺手段,便是對馬的作用給予極高評價。
古譜用馬訣有云:『一馬換雙象,其勢也英雄。』有人贊他是『突圍之勇者』,常常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有馬的排局招法較長,如以聚合炮佐之,威力更大,『車心馬角』便是一例,『馬後炮』也是一例,其殘局時常有『車馬臨門』等殺勢,神出鬼沒,使對方防不勝防。
在某種情況下,特別是炮無子配合時,馬比炮強,固有『殘棋馬勝炮』之語。它雖是攻子,只有過河才能真正威脅對方之帥。由於它行動遲緩,常有絆腳的障礙,易放而難收,故非有很深的造詣是很難運用自如的。
在排局中只能借馬使車、使炮、使兵,不可能借馬使士象,但有時可起士象的作用。『窩心馬』,『歸心馬』都是言馬入宮歸心,妨礙主帥或雙士的活動,容易被對方『悶殺』,故有『馬入宮,必遭凶』、『馬入歸心、老將發昏』之棋諺。可是,排局者恰恰利用這一特點,塑造出很多千姿百態的有趣排局。」
如果將炮比作一種兵器,我覺得應該是碧玉刀。
「炮是攻堅的主力,射程最遠,遙控前線,聯繫各子,使前後左右呼應連貫,易於成勢。『隔山需動炮,臨陣快如飛』。它有一種越過障礙的長處,在有炮架的情況下,可縱橫控制十五個據點。
它飄忽而來,呼嘯而去,常使對手措手不及。敵將有士象保護,一樣可以施加壓力。『隔一打一,炮石之狠勇可知』。有詩讚語『漫道中軍多護衛,一聲霹靂盡成灰。』雙炮可組成『擔子炮』、『重迭炮』或者開局時候的『空頭炮』,威力巨大。
若非神通廣大,是不易化解這三套法定的,曾有高手說過:『馬行緩,炮行速;馬繫於一方,炮關乎全局。臨局非得先手,萬不可輕易以炮換馬』。開局階段,炮比馬強,所以有『馬換炮,虧不掉』的說法。
不少江湖棋手與人搏弈全盤,多饒雙馬而極少饒雙炮者,原因是炮的靈活性要比馬強,有無堅不摧之勢。有車佐之,可形成一些巧妙的殺勢,如『炮碾丹砂』,『沉底月』等。
炮在借力局中常用之,不但可借炮使車、使馬、使炮,使兵等攻子,還可以借炮使士象等守子,這是馬所無能為力者。
士象全可守和馬兵,但炮兵有士象則可勝士象全,炮雙士可守和單車,馬雙士則不可。單炮士象全可守和車兵,單馬士象全則不能,一馬不能破雙士,而一炮只要有一士佐之卻可勝。
從這些角度來講,炮又比馬強。炮必須有所憑藉才有威力,否則『雙炮笨如牛、』『單炮難成局』,實踐總結了『勢成方動炮』、『殘棋炮歸家』等等的規律。獨馬可成勢,孤炮則無威。故『有炮須留他家士』,道理便在於此。
將兵跟卒比成一種兵器,我覺得長生劍比較適合。
兵卒,是子數最多的一個兵種,首當其衝的站在陣地最前沿,雖是攻子,卻沒有照應全局的能力。
全局中,在未渡河時,其力量甚微,只能起聯繫和阻礙對方的作用,小卒是不受重視的棋子,可是它卻不聲不響,踏踏實實,一步一步永不後退的前進著。
有時候兵卒在緊要關頭,會出人意料地起著左右全局的作用,下棋時,不可只管車馬炮而置兵卒於不顧。雖是區區小兵,在高手眼中也有『秤砣雖小壓千斤』之力。有兵的殘局,變化複雜微妙,作用比對局更為重要、突出。
兵雖是攻子中戰鬥力最弱者,但過河之後卻要刮目相看,有『過河兵當車使』,『過河卒大似車』之稱。
曾有人言:『苟得其勢,卒竟與車同功。一卒之微,足以致命』的說法。
在對局中,單兵唯有一種情況可以取勝,便是對方僅剩『光頭公』;江湖殘局則不同,通過高手的巧妙布局的擺布,單兵可勝對手十六子齊全。
在排局中兵常可代車,而且有時候設車不行,設兵則可以,從這一點上來看,兵的作用有時候是不亞於車的。『兄弟兵』可攻可守(既可破宮,又可遮將臉),『花心卒』,威力無窮,『三仙煉丹』(又名『三車破士』)士象無濟,『雙鬼拍門』岌岌可危,有車佐之,如虎添翼。
開局時有『以兵制馬』之說,皆肯定其作戰中的功能。」
帥(將),我覺得應該是霸王槍。
因為將帥是象棋中子數最少的又是唯一不准兌換,不准犧牲的一個兵種。它是全局的核心,進攻及保衛的對象,爭奪的焦點,決定勝負的目標,在開局時,宜深居簡出,所以棋諺有『無事不動帥』、『將守深宮戒遠征』、『將無急難休輕出』之謂。
它雖不出『九宮』,但也有助攻和牽制的作用,尤其是在殘局階段,才逐步顯出其威力,常有『露將助攻』這一招數,往往能左右全局。並可利用走停招以牽制對方,從而取得勝利。所以有『不出九宮,決勝千里』之說。
「在排殘局中,作用更為突出,它可控制一條線,有車的威力,而馬、炮、兵等則反而不及,殺局中的『重車三把手』,有它的一份功勞,從這個角度看,它間接的攻擊能力,有時勝於馬炮兵等攻子。」
士,對應的武器,離別鉤再合適不過了。
士是專司保衛將帥之責,按照規定的位置走動,士僅五個點可走,活動範圍較小,但『士有護內之功』,士是內層保障,象為外層保障,開局階段,作用不顯著,進入中殘局則價值倍增。
有了士象,可增加局的堅韌性、不易殺和複雜性,可掩護和阻擋敵子,挫其銳氣,如軍隊設城防關卡,可做屏障。棋諺有云:撐起羊角士,不怕馬來將;無士只畏車兵;』『單士懼雙車』等,所以逐漸總結出缺士則兌車卒的規律。
象對應的兵器是多情環。
《象經序》說:『一曰天文,以觀其象;二曰地理,以法其形;三曰陰陽,以順其本;四曰四時,以正其序』。這些講的都是象棋之『象』,在棋戲前冠以『象』字,是指弈棋猶如『象天則地』一樣,自然和社會法則都以唯象思想的方式比擬後背用於棋局、棋子的設計和棋理上,棋中故有的『象天則地』之象,才是把棋戲稱作『象棋』的原因所在。
當然,象是保衛帥的守子,而且,其防禦能力相應要強些,棋諺有云:『傷車馬炮者則勢弱,傷象者則勢危』,『每逢單缺象,最忌炮來攻』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fEM_nMBd8y1i3sJGb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