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房有了「身份證」 無錫全市農房建設試點中,首張宅基地不動產權證發出

2020-03-20     江蘇政風熱線



  錫山區安鎮談村村民率先拿到

  一次申報、一次領取,辦證方便

  本報訊 「新房從此就有了『身份證』,住著也就更踏實了。」 錫山區安鎮街道談村村民朱泉林近日從街道中心國土資源所拿到了一本宅基地不動產權證。這是我市農房建設試點中,全市範圍內發出的第一本農村宅基地不動產權證。

  「農村宅基地不動產權證的發放,意味著農村住房建設的基礎保障更完善,並將激勵更多農民參與農房建設、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加快步伐。」市農業農村局人士說。我市農村住房建設曾暫停了10餘年,於2017年開啟農房翻建、改建、新建進程。至去年底,全市農房建設試點覆蓋47個鎮(街道)107個自然村,竣工1988戶、在建810戶。

  談村人居環境的變化已是例證。談村地處錫東新城西側,於2018年5月底作為農村住房建設試點村啟動整村翻建,隨著新建道路、景觀綠化、河道整治等配套設施的同步推進,一個「田園風光、現代風貌、江南風情」的花園式村莊形象初顯。目前已啟動住房翻建180戶,完成主體封頂140戶,其中124戶已交付進入裝修階段,有不少村民都住進了新房。據介紹,安鎮街道在總結談村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好其他村莊建設規劃,山河村、膠山村、春光村、白丹山村等也正在穩步推進建設。

  村民對居住環境滿意了,也關心房子的產權。錫山區、安鎮街道兩級和相關職能部門通力合作、積極配合,根據市、區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要求,嚴格落實規劃審批與「一戶一宅」制度,確保談村農村住房建設合規合法。

  宅基地不動產權證與以往的證有啥區別?市相關部門表示,農村宅基地不動產權證將以前的農民住房房產證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合二為一,明確記載了不動產的性質、用途及用地面積、建築面積等。農民一旦擁有了不動產權證,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房屋和宅基地的權益。

  這證該怎麼辦?我市對農民從建房申請到開工建設實行「一次申報、一次領取」,最大程度方便辦證。農民可以先到所在街道提出申請,由街道村鎮辦審核後發放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書,街道農辦部門對其建房資格等進行審核,街道進行審批,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最後核發宅基地不動產權證書。

  (朱雪霞 胡桃)

來源:無錫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dzC_nABfwtFQPkdgp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