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日丨巨嬰,不要臉的「自由」

2019-10-08     直新聞

一、巨嬰

周二早上,香港將軍澳交通癱瘓。



由於港鐵將軍線服務只維持來往調景嶺至北角,寶琳、將軍澳、坑口站封閉,大批市民需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上班或上學,區內交通極度擠塞。有駕車的市民在塞車時打電話給電台節目表示自己7時半出門,但9時仍在將軍澳。

不過在訴說了「遭遇」之後,該市民立刻將矛頭轉向批評警方、港鐵和港府,他表示「警方沒有安排警員指揮交通、港鐵應免費讓市民乘車疏導人流、教育局應宣布停課減輕路面交通」。

在香港的一些人心裡,任何的事情出了問題,都是政府沒做好,警方不給力,相關的服務部門不願讓利。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這樣的思路或許能夠促進政府時時反躬自省,做得更好,令更多人滿意,但現如今的情況卻恐怕並不能如此看待。

將軍澳此次交通癱瘓,主要原因有二:交通燈損毀嚴重,以及港鐵站損毀嚴重。誰幹的呢?大家心知肚明。

事實上,據香港運輸署方面的資料,由10月4日至今,全港共有250組交通燈受損,周二早上仍有75組未能恢復運作,其中約有10組交通燈損毀嚴重,需要數天去處理,運輸署已經優先安排對繁忙道路的交通燈進行搶修。而現在交通燈受損的情況包括燈罩被打破、電線被割斷、零件被損毀,形容破壞廣泛及嚴重。

香港交通署助力署長邱鼎國在電台節目上稱,仍有可用作替換的零件,而署方亦已透過機電署等部門加派人手,不眠不休地復修。

這番說法的背後,是令人唏噓的另一樁事實:作為香港最重要的公共運輸設施之一,港鐵為了保證更多香港市民可以正常地使用,對暴徒將其作為「庇護所」和「逃生路徑」的行為說不,但此後卻遭到了暴徒連續的打砸破壞,如今,港鐵可以用作替換的零件,已有諸多告磬。

暴徒們瘋狂打砸港鐵站的時候,某些「市民」不說話;暴徒們肆意破壞交通燈的時候,某些「市民」還不說話;暴徒們圍毆警員,亂扔燃燒瓶的時候,某些「市民」更不敢說話了。

現在,交通燈壞了,港鐵大半停了,交通癱瘓了,某些「市民」突然晃過神來了,可以打電話抱怨了。

「巨嬰」其本質並非是幼稚,而是欺善怕惡。

二、底線

針對10月4日晚,有暴徒在元朗襲擊便衣警員,還有暴徒向警員投擲汽油彈,警員當時全身陷入火海,香港新界北總區指揮官郭蔭庸在周二警方記者會上表示,暴徒向警務人員實施致命襲擊,公然挑戰法治,完全超越文明社會的底線,全社會都應該譴責。

香港警方在記者會上使用「暴徒」這一稱謂,已有一段時間,這是一種實事求是。但以香港警方一向專業謹慎而克制的態度來看,從開始的「示威者」到如今的「暴徒」,稱謂的轉變,也可以讓人想見,暴力行為究竟超越了文明社會的底線多遠。


郭蔭庸現場展示一張港媒拍攝的被暴徒毆打的無辜市民的照片


郭蔭庸表示,過去四個月暴徒的暴力程度不斷升級,蒙面作惡,變得更兇殘及野蠻,令香港社會法治嚴重受損。任何人或機構、店鋪的言論如果不合心意,就以暴力解決,執行私刑,將這些人打至頭破血流,甚至扔汽油彈,放火燒鋪。暴徒肆無忌憚在多區馬路上設置非法路障,截查車上司機及乘客隨身物品,包括手機,無底線的行為,令城市瀰漫惶恐的氣氛。

郭蔭庸指,近來暴徒的破壞行動對比以往更廣泛,破壞程度遠超從前,而且非常有組織性及針對性,以致多區受嚴重破壞。暴徒針對性破壞港鐵站、特定商店、銀行,放火燒鋪,闖入食肆令內里的食客受驚及痛哭。由上周五,過去短短四日內,有超過200間商鋪或公共設施被破壞,包括40個港鐵及輕鐵站,近100間店鋪或銀行,以及議員辦事處、政府建築物,情況令人譁然。這些案件分別被列作刑事毀壞、縱火及爆竊案處理。10月6日晚上,暴徒破壞沙田一間酒樓,他們逃走時被截獲,警方一共將23人以涉嫌爆竊、非法集結罪名拘捕。

在記者會上,郭蔭庸也對早上的交通癱瘓做出了解釋。

他說,暴徒用工程車在馬路上鑽地,打爆馬路交通燈。今早交通大混亂,車龍處處,上班、上學市民苦不堪言,就是暴徒大肆破壞的結果。他又指,更令人髮指的事是,有暴徒在馬路上強行截停路上車輛,強行檢查司機及乘客的隨身物品及手機,他們表明截車是為了「抽出休班警或持相反意見的人」,警方嚴正指出,這是公然侵犯市民行為,有機會幹犯遊蕩、非法集結、刑事恐嚇等,一經定罪,遊蕩罪最高可判兩年監禁,其餘兩罪名則可判五年監禁。

底線在哪裡,巨嬰們應該好好想想。

郭蔭庸在總結時表示,過去的示威中,暴徒行為愈演愈烈,變得更加野蠻、兇殘,令香港社會法治嚴重受損,而被捕人士有不少是學生、年青人、甚至老師,實在令人擔心香港未來。六月至今,已有二人中槍、有記者、警員被火燒,郭蔭庸擔憂,不知道未來會否有人遭受到更嚴重的遭遇。他說,不願看見有人因此賠上性命,要求各方與警隊一同暫停這場失控行動。

郭蔭庸在記者會上,針對近期的暴行直言,暴徒口口聲聲說是為民主、為自由,但是卻把有不同意見的市民、負責維持法紀的警察打到血流滿面,用暴力去踐踏大家珍而重之的言論自由,請問使用暴力的暴徒,憑什麼說自己的做的事是正義的?

三、奈何


警方記者會上,有些記者是為了來提問,有些記者卻不是。

在記者會上,警方指,由禁蒙面法實施至今,警方共拘捕77人,包括50男及27女,年齡介乎12至41歲,其中74人涉嫌身處非法集結使用蒙面物品,另外3人因不合作,於警方截查時拒絕除去蒙面物品,涉嫌沒有依從要求除去蒙面物品被拘捕。

港警刑事總部高級警司吳卓衡表示,《禁止蒙面規例》在10月5日起生效,目的有兩個,一是鑒於近日公眾活動變成暴力事件,為阻嚇在蒙面後作出暴力行為的人士;二是協助警方更有效調查罪案及搜集證據,將犯罪者繩之於法,警方對一切有協助警方維持治安、防止及偵查罪案的法例及措施表示歡迎。

但在身處現場的記者,卻有人故意戴上了面具。



仿佛在說:你能奈我何?

事實上,記者會上不少記者都問到所謂的「豁免權」的問題。吳卓衡指,關於記者及義務救護員的豁免權,根據《禁止蒙面規例》第四條,如果是從事某種專業或受僱一個工作,而身處相關場合,為自身的安全而使用相關的物品,是合理的辯解,記者因採訪公眾活動的情況,應符合條文內容,實際執行時,要綜合當時的情況,根據其衣著、物品裝備、較早前行為、查問時的說法等,決定當時當地涉時人有沒有合理的辯解。

在之後的回應中,吳卓衡再次回應相似的提問時又表示,自己明白記者的關注,而法例沒有寫明哪些職業獲豁免,而是要有合理的辯解。當記者作出免責的辯護,不是一個人自稱記者就可以完全不受監管,要視乎他的行為。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不違法,又何來的「豁免」一說呢?

而在聽了之前警方介紹的大量暴徒暴行之後,某些記者只關心自己和暴徒能不能重獲不要臉的「自由」。

這事兒真有些無可奈何——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懂,他們錯的地方,不是無恥,是無良!

四、地圖

一款叫做「HKmap.live即時地圖」的應用在蘋果APP store上線。開發者宣稱,這款應用讓大家「可以實時彙報各區交通及突發事件,方便香港人安排行程之用」,但實際上,使用者發現,這款應用實際上很可能成為暴徒用來互通警方行動的工具。

事實上,10月初該應用的iOS 版本希望上架的時候,申請就被蘋果公司拒絕,但開發團體上訴,並表示該應用提供的是「中立的即時資訊」,蘋果公司立刻「從善如流」允許該應用正式上架。

有港媒在介紹該應用時如此寫到:「HKmap.live 即時地圖」中會顯示不同用戶彙報的最新情況,包括什麼區域、地點交通受阻,什麼地方出現事件,令香港人可以第一時間未雨綢繆,改變行程。大家不妨下載這個 App,以應付不時之需。

不過在這一介紹文章的評論中,大部分的回覆是「黑衣人專用地圖」、「太失望了」、「協助暴徒逃走App!Android 和 Apple 應該禁上架!」

以及還有這樣的回覆:



五、決心


港府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緊急法)訂立的《禁止蒙面規例》(禁蒙面法)實施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首度回應記者提問,她指「示威者」暴力已「無底線、無法無天,特區政府會以最大決心來制止這些暴力行為」。

針對《禁止蒙面規例》的成效,林鄭月娥說,每一個新政策、每一個新法例,在執行的時候要真正見到它的效果必須要一段時間,所以現在還在監察這個法例的效果。林鄭月娥稱「做了一個很困難的決定」,她表示訂立反蒙面法是考慮到現在的暴力情況,看到禁蒙面法其實受到社會廣泛的支持、認同。因為香港人,包括很多機構,都覺得香港已經亂夠了,已經四個月了,所以必須要採取一些更堅定的行動去處理這次前所未見的惡劣情況。

她同時也表示,香港經過四個月到這種情況,仍然未把暴力遏止下來是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現在最重要的、整個社會要做的,不單是政府,亦包括學校、社會各界和家長,就是要共同遏止暴力。如果還有不少市民為這些暴力行為去所謂「撐腰」或合理化,恐怕會令事件更難處理,社會更難平靜下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VVGrm0BMH2_cNUg4n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