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對於重點學校情有獨鍾,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學區房的概念,也不會有節節升高的學區房價格。
2016年,北京一處只有11.4平米的房子賣了以530萬,每平米的價格達到46萬。這個房子高價的原因很好理解,它是學區房,將來孩子可以上北京最著名小學之一的實驗二小。
在很多父母看來,有了學區房,就可以進了重點學校,重點學校代表的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質的教師,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也更有保證,孩子的前途也就更有了保障,
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事實,肯定對於孩子的學習更有利,但是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來說,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不是影響第一位就不一定了。
小學的重點不在於學校,而在於有一個關懷、愛護孩子的老師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最終要的是老師,而且不在於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多高,而是老師對孩子是否特別關懷、愛護。
為什麼這麼說呢?
1、小學階段的教育是非常基礎的,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並不明顯
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階段,他們學的內容就是識字、拼音、算數等基礎知識,這些知識的掌握只有死記硬背,多訓練。
這階段對於老師的個人能力要求很低,因為孩子一點知識基礎都沒有,沒有老師的發揮空間,老師只能是讓他們打基礎,通過死記硬背多訓練來記住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孩子多訓練了,就能記住,孩子不訓練,講的再好也記不住。
就像學漢字、學拼音,老師有什麼空間能發揮?能給你講的翻出花來?最終還是要靠孩子多寫多背。
所以小學階段,優質教育資源的優勢並不明顯,孩子只要認真背誦識記,孩子就不會太差。
2、小學階段老師的關注才是重點
相信很多人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當老師對學生期望越高時,孩子的表現就會變得越好。但是該實驗其實還有另一個結論,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1至6年級各選了3個班,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當然這是假的)。之後,羅森塔爾將一份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告訴他們名單上的學生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並叮囑他們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
8個月後,他們進行了複試,下圖是測試結果:
我們會看到,1、2年級的羅森塔爾效應非常明顯,受到老師高期望的學生在IQ測試上有了較大的提升。而3年級以後,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基本失去作用了。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老師的特別關注才是促進孩子提升的根本,而且這種特別關注效果隨著孩子的年級增高而逐漸遞減。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 ,主要是低年級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理論,10歲以前的孩子處於他律道德階段,他律就是需要受到別人監督控制。這時期的孩子迷信父母、老師的權威,在乎父母老師的評價,因此更容易受父母、老師的影響。
當孩子剛上小學後,他們對於自己在學習上的能力並沒有認識,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擅長學習。這時候,如果老師給予了特別關注,對孩子多表揚,認為孩子可以,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可以。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學業的加深,他們對於自己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是學習好還是學習好,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定位。這時候,他們便不容易受到父母、老師的影響。即使老師對於他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總多表揚鼓勵他們,但也很難改變他們的固有認知,因此成績也就很難改變。
所以,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關鍵不在於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多高,而在於老師是否特別關注、愛護孩子,讓孩子自己對學習產生了高期望。
如果孩子去了一個重點小學,但結果是處處落後,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諷,那麼孩子便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這個懷疑將伴隨以後整個學習過程。相反,如果孩子去的是一般的學校,但是卻能表現突出,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那麼孩子便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高期望,學習更加積極有信心。
一句話,對於小學階段,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中學應該去個重點中學
當孩子要上初中時,就需要去個重點中學了。
1、學習難度加深,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體現
初中後,學習難度加深, 背誦的東西減少,需要理解的東西增多了,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重點學校的老師水平相對較高,也就有更高的教學水平幫助孩子理解掌握。
同時重點學校的學生水平普遍較高,老師講的深度也就相對提高,會進行不同的拓展。而普通學校,學生的整體水平比較低,可能掌握基礎的問題很很難了,老師也就無法拔高。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而然重點學校的學生成績也就會更好。
2、孩子進入了自律階段,老師的影響減少,孩子更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
當孩子進入初中後,羅森塔爾效應已經很不明顯了,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進入了自律階段,孩子們已經形成了內在的價值標準,進行了自我定位,他們不再像小學那樣容易受老師的評價影響。這時候老師表揚他們,如果跟他們內心的價值標準不否,他們可能反而覺得這表揚是侮辱。
相反,周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卻增大。
因為孩子這時候開始重視社交,在他們的心目中,朋友、夥伴的地位要比父母、老師更高,因此同伴的價值觀會對孩子有很重要的影響。
在這方面,明顯重點學校的氛圍要比普通學校的學習氛圍更濃,所以孩子即使不願意學,進入了這樣的環境,為了融入環境,他也會不由自主的去努力學。相反,如果進入了普通學校,特別是那種打架鬥毆等不良風氣比較濃的學校,即使孩子原來學習很好,為了融入環境,他們也會降低自己的學習要求。
更關鍵的是,這時候父母、老師的教育作用很小。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即使父母老師敦敦教誨,孩子也很難聽的進去。這就更體現出環境的重要性了。
所以,初中階段,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選擇好的學校,避免被不良環境所污染。
一句話,初中寧做鳳尾,不做雞頭。
其實如果小學是做了雞頭的話,初中也不能是鳳尾,孩子小學養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會讓孩子積極努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