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國機長》心裡大爽,因為很久沒有電影能這麼給我安全感了

2019-09-26     潮汐電影

和朋友看完《中國機長》出來,我問他:"你不是快要出差了嗎?要坐飛機的,看完這電影會不會不敢坐飛機了?"沒想到朋友跟我說:"不會的,看完這片子,我對坐飛機更有信心了!"

說實話,我也有這種感受。雖然《中國機長》看的時候非常緊張,兩手都是汗,但是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心裡卻感覺異常踏實,一種沒來由的安全感湧上心頭。

這在以往的災難電影中,是很少發生的事——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的飛機恐懼症都是空難電影造就的。所以,《中國機長》有什麼不同?

它的不同首先在於專業性。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專業的飛行電影,沒有之一!

片子開頭就是機組成員們在起飛前開會的鏡頭。這裡面分兩組,一組是飛行組,由兩位機長和一位駕駛員組成,開會主要討論的是面對航線上不同的天氣情況的飛行方案。另一組是空乘組,由五位空姐和一位安全員組成,開會討論的是緊急情況下的處置對策。

你問我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因為電影開頭就是在介紹這些啊!通過快速的鏡頭剪接和大量專業術語的填充,短短几分鐘時間裡,我已經對整個機組起飛前的工作流程有了大致了解。

這還不算,《中國機長》專業到什麼程度呢?就連空姐們如何關門這個動作,都會完整呈現——要知道,關飛機門,可不是關車門那麼簡單,那涉及到一系列複雜程序。

關於飛行時的操作和專業術語,《中國機長》更是一絲不苟。在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機組和地面失去聯繫,此時不同機場間該如何聯絡?如果飛機飛進了空軍管制區域,民航部門和空軍該如何對接?飛機迫降時地面塔台會如何指揮?救援車輛和人員該如何行動?關於飛行的一切一切,在電影里都被精確完美地復刻。

那位問了,專業和安全感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突發情況的慌張和恐懼,都是因為不了解。如果我們了解了一次飛行背後有多嚴密的保障體系,知道所有人都經受過日以繼夜的訓練,那又怎麼會恐懼呢?

安全感最大的來源,就是《中國機長》讓我相信中國航空人的專業。

而相比專業,也許另一個因素更讓人心裡踏實。那個因素,就是人。

流程是死的,執行流程的,是每個空中和地上的航空人。《中國機長》最讓我感動的事情,就是看著這樣一群航天人在保障我們的飛行安全。

這裡面,有在800km/h的狂風和缺氧中還能堅持飛行的劉機長;有差點飛出機艙,撿了條命回來,還能執行飛行指令的年輕駕駛員;有在瘋狂顛簸中還能堅守崗位,就算撞傷了也要強忍著的空姐;也有每個在控制台前專注工作的地面人員,一遍遍呼喚著"川航8633,聽到請回答!"

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素質:專業、堅毅、經驗豐富、百折不撓。他們是一群"老手",而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比看一群老手合作更精彩的了。他們都經歷了多年的磨礪和配合,他們了解天空,了解飛機,甚過於了解他們自己。把自己的命交給這樣的一群人手裡,任誰都能放心。

用電影里,朱亞文扮演的監察員在檢查飛機駕駛艙後說的那句話:"怎麼能這麼牛呢?"

朋友跟我講,《中國機長》才代表了"中國式大片"。和美國式大片相區別的是,美國的空難電影里,往往會有一個扭轉全局、類似超人般的大英雄。這個人要麼是機長,要麼就是某個厲害的乘客。個人英雄注意看得是很爽,但難道我們要指望著自己在遇到危險時,正好有超人在身邊嗎?

其實,對於被某些中國網友捧上天的《薩利機長》,我個人建議你們搜一下它背後的故事,其實你會發現,它的反派,根本不是壞人,而是一群被污辱和誹謗的人。

反而是中國式大片《中國機長》里,雖然名字是機長,但主角卻是參與事故處置的全體航天人。如果機長是衝鋒在前的第一個人,那麼機組和地面人員就是和他一起沖的戰友。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讓3U8633安全落地。

相比之下,更讓我踏實的,自然是有這樣的一群人默默守護了!

電影9月30日正式全國上映,想體驗安全感的人,一定記得去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SSVdm0BJleJMoPMf9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