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軍馬「河曲馬」:據稱無它就無秦統一中國,對印度對越南自衛還擊均立戰功

2019-08-05     新世紀體育報

8月13日-17日,第十二屆格薩爾賽馬節將在藏族英雄格薩爾的發祥地、「中國賽馬之鄉」瑪曲縣的格薩爾賽馬中心舉行。中國三大名馬之一、被譽為「高原龍駒」的河曲馬,將在賽場大展風采。

河曲馬場,距瑪曲縣城20多公里,風景優美。

瑪曲縣歸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轄,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黃河第一彎曲部,黃河河段在此圍出了一片袋狀之地,故史稱「河曲」,今屬瑪曲縣。「河曲」之內,沼澤與草原相間,闊水與碧天一色,肥美的草原成了党項、鍾存、先零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著名「河曲馬」的主要故鄉。

「河曲馬」,亦稱「喬科馬」,史稱「吐谷渾馬」,而俗稱「南番馬」、「轄麥馬」、「唐昆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曾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河曲草原,高大健美的河曲馬。

「河曲馬」是一種古老馬種的後代, 享有「神駿」、「龍駒」之稱,戰功顯赫,千古馳名。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設有專職官吏選育公馬繁殖馬匹。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秦厲公時,河源間羌人首領「爰劍教之田畜」,養馬也在其列。據稱,秦人從羌人那裡得到了河曲馬,並引入戰陣,幫助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河曲馬因其品質優良,被作為歷代朝廷的「貢馬」,直到清末。

秦始皇兵馬俑,馬為河曲馬。

當吐谷渾融合羌人興起於青藏高原後,出現了「吐谷渾馬」。至唐及後,吐番及羌、渾等部族曾多次進入養馬基地隴右帶,據唐史載:「僅在乾元後,隴右、劍川、西山三州七關總鎮,監牧三百所皆失之」,從西域和西南亞購入和接納外國進貢的良馬,如波斯馬、大宛馬及烏孫馬等數以萬計的馬匹散失,據推測部分可能進入河曲地區。元朝,三河馬、伊犁馬及其他多種良種馬隨著軍事行動和民族遷徙,進入河曲地區,雜交繁衍,民間養馬業盛而不衰。

「河曲馬」成為名馬,與其自身諸多特點所決定。相關論文顯示,其體格比蒙古馬高大,肌肉發達,單套大車可拉重500公斤,馱載50-75公斤物品可日行40公里。河曲馬耐持久,適應高寒條件,能翻越4000米以上山地,在低海拔平原川區也有較好的適應能力,同時易恢復體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當地曾經給解放軍提供了大量優質戰馬。據瑪曲縣誌記載。1953年5月,西北軍政委員會畜牧部批准正式將南番馬改名為「河曲馬」。從此,河曲馬有了一個科學的名字而名聞國內外。

據瑪曲縣誌記載,1962年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河曲馬隨騎一師部官兵,深入海撥5000-6000米的中印邊境參戰,因及時收攏包圍圈,將闖入國境線的印軍全部分割、包圍,迫其投降而榮立戰功,其他戰馬如蒙古、山丹等良種馬,在同一條件下均發生高山反應,無法攀上預定地點,極大地影響了戰鬥要求,因此,國家將河曲馬從四類保護馬提升到二類保護馬,並傾注了相當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專門對河曲馬進行改良及保種工作,使河曲馬無論從體質到數量,都有了劃時代的發展。

印度軍隊。

十多年後,河曲馬在自衛反擊戰中再立戰功。據瑪曲縣誌記載,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雲南昆明一馬場引進河曲馬,參加邊境自衛戰,由於戰功赫赫,有關方面給河曲馬場發來賀電和錦旗。

越南軍隊。

據統計,1949年,瑪曲地區河曲馬存欄數為1.49萬匹,1985年存欄數一度升到3.72萬匹;到1990年底,河曲馬存欄下降為3.68萬匹,數字依然可觀。

河曲馬的繁盛,除批量輸送軍隊外 ,河曲馬一般銷往甘南州各地、陝西及鄰近地區,1984年還曾銷往香港和英國。另據統計,1958年-1990年底僅銷往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河曲馬,就多達22964匹。

現代戰爭的發展,註定了冷兵器時代出現的軍馬必將淘汰。昔日軍馬的榮光和繁榮在20世紀90年代末已風光不再,青海、四川兩省的河曲馬場轉向養育經濟效益好的牛、羊,河曲馬場或被撤銷或被解散,到1990年底,全國河曲馬場僅留甘肅瑪曲河曲馬場一家。

馬匹數量也開始下降。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81年統計存欄總量約19.58萬匹,其中甘肅有10萬匹,四川有6萬匹,青海有3.58萬匹。2007年,調查發現甘肅地區大約存欄3.58萬匹,已大幅度下降。據2008年上半年調查,青海河曲馬中心產區變化不大,有3.4萬匹左右。

甘南瑪曲,駿馬嘶鳴。

世紀君日前在藏區採訪獲悉,隨著越來越多的農牧民走進城市,河曲馬數量相比以往已大幅下降,如何做好品種選育,有效保種,越來越多地擺在了各地政府的桌面上。

近年來,賽馬大會、那達慕在川、甘、青三省精彩紛呈,無法在戰場上找回昔日榮光的河曲馬,在賽馬會上摘金奪銀,大放異彩,帶動了周邊地區牧民養馬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河曲馬的馬背上再次陀起了鋼槍。作為甘肅唯一一支高原特殊警種,甘南瑪曲草原騎警大隊的警員們與戰友河曲馬相伴,在瑪曲縣平均海拔3500米,方圓1萬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巡邏護民,再立新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Ri4ZGwBUcHTFCnfMRm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