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問耕·歲物豐成》榮獲2019中國農民藝術節年度「優秀對農電視作品」獎

2019-12-27   農林衛視

12月25日,2019中國農民藝術節論壇暨第十三屆小康電視節目工程榮譽盛典成功舉辦。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參評的《問耕·歲物豐成》榮獲年度「優秀對農電視作品」獎。

2019 中國農民藝術節暨第十三屆小康電視節目工程系列活動於12月25日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視協農村電視委員會、江蘇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共同承辦。旨在通過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盛會,推動中國農民藝術作品走向文化市場、培育新型農民,促進農民文化產業形成,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耕·歲物豐成》在本次表彰活動中榮獲年度「優秀對農電視作品」獎。

頒獎現場

2018年,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及其團隊聯合中化作物,共同策劃打造國內首檔「作物全生長期電視紀錄」活動《問耕》,活動先期圍繞柑橘、水稻兩大作物四個品種展開,兵分五路分別開赴遼寧瀋陽、湖北襄樊、江西贛州、廣西南寧、四川眉山五個區域。在東北、華中、西南、華南等不同作物種植帶,利用視頻記錄方式,針對柑橘和水稻,全程記錄優質農產品種植和誕生過程。2018年拍攝作物為贛南臍橙、沃柑、丑橘、水稻,2019年《問耕》展開第二季拍攝,圍繞馬鈴薯、棉花兩種作物展開拍攝。截至到目前,《問耕》系列片已經拍攝記錄了6種作物,成片共30集節目。

《問耕·歲物豐成》是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2018年推出的大型電視記錄活動《問耕——柑橘篇·贛南臍橙》的最後一集(贛南臍橙共五集,分別是第一集:謝花有意;第二集:青橙初現;第三集:日增月益;第四集:青黃之接;第五集:歲物豐成)。

節目通過果農與臍橙的故事,展現贛州人民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創下的農業奇蹟。贛州臍橙種植面積超過155萬畝,每年有70萬農民從事臍橙種植工作,年產臍橙108萬噸。江西贛州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臍橙年產量世界第三,是中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這裡生產的臍橙,牢牢占據國內消費的高端市場,每年有近30%的贛南臍橙遠銷東南亞、歐盟、中東、北美等國際市場。贛南臍橙已被列為全國十一大優勢農產品之一,榮獲「中華名果」等稱號。贛南臍橙作為江西省唯一產品,入圍商務部、質檢總局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的地理標誌產品清單。

臍橙種植戶——陳雙林

《問耕·歲物豐成》以贛州市一位從事臍橙種植工作的普通農民陳雙林為主角,拍攝記錄其辛苦勞作一年,最後收穫臍橙的故事。科學種植、采果時機、采果要求、對臍橙品質的追求,展示高品質臍橙最後收穫場景,體現新時代農業從業者的匠農精神和對農業的熱愛。

本片以鏡頭為載體,對現實生活進行創造性處理,以具有選擇的、對生活有所發現的、有主觀因素介入的真實紀實,將贛州景色風貌、人文故事在電視上向觀眾進行還原。本片運用延時攝影、升格攝影、航拍、穩定器、滑軌拍攝等多種拍攝技術,增加節目可看性、提升鏡頭畫面視覺衝擊力,全方位紀錄展示還原現場。

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問耕·歲物豐成》

榮獲2019中國農民藝術節年度「優秀對農電視作品」獎

從2018年4月開始到12月結束,《問耕——柑橘篇·贛南臍橙》拍攝時間前後跨度8個月,採訪拍攝、滑軌、升格、延時、穩定器、航拍等鏡頭、撰稿、剪輯均由編導黨毅一人完成。《問耕·歲物豐成》於2019年1月在陝西廣播電視台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首次播出,節目播出後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編導——黨毅

山高路遠,道阻且長。在電視節目製作的道路上,前進才是永遠不變的方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己,追求更好的電視節目作品,服務於觀眾,忠於觀眾,帶給觀眾更好的電視藝術感受,是一名廣播電視編導最大的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檔欄目不變的追求。《中國農資秀》欄目將繼續努力,為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朋友帶來更優質的節目!

晚會更多精彩


整場晚會將在農林衛視播出

敬請期待

內容來源:中國農資秀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