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兒的家庭,父母要讓她從小吃這三種「苦」,將來才能成大器

2020-02-0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在很多爸爸媽媽眼中,女兒就像小棉襖,貼心、曖人心肺。可只要一想到女兒將來要嫁給別人,而我們做父母的只能陪她長大,心裡多少想把最好的都給她。所以很多家長會對女兒百依百順,也總想保護好她,讓她快樂的成長。

陳先生和妻子是經朋友介紹認識,在追求妻子的時候,陳先生對妻子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好不容易將妻子追到手。婚後,陳先生也是對妻子百依百順,每年還會帶著妻子出去旅遊。前年,隨著女兒的出生,陳先生也開始有了責任與負擔。

因為之前妻子是家裡的嬌嬌女,所以對生活也是隨心所欲慣了,好在陳先生的事業還算輕鬆,兩人生活也沒壓力。但是自從女兒出生後,家裡沒有積蓄是萬萬不行的,所以陳先生就每個月只給妻子2000的零花錢,有時候還希望妻子多做一些家務。

可為此妻子非常不滿,認為陳先生不愛自己了,不寵自己了,就總是會經常對陳先生沒有好臉色,只要一不如意就會任性。最後一次吵架,妻子對陳先生說:「我是我爸媽的公主,嫁給你後,給你生了孩子,你還給我委屈受。」

陳先生也很是無奈,大聲吼道:「你就是家裡慣的,婚姻是兩個人一起維持的,有了孩子,更應該有責任。我以前寵你一個,現在還有一個女兒,你不能像以前一樣那樣嬌慣了。」妻子總堅持自己的道理,而陳先生也是越吵越累。

面對這樣的妻子,陳先生不希望將來女兒像妻子一樣,在他看來,教育女兒還是兒子,都應該為了孩子以後的幸福負責,特別是女兒。

所以在教育女兒時,總會適當的地讓她吃一些苦,在他看來,這些苦,對她以後離開父母身邊,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一.從小要女兒吃「做家務」的苦,至少將來她能自己照顧好自己,還更容易成大器

現在很多小女生,在家裡什麼事情不做,即使步入社會,也是除了工作外,什麼事情也不會做。

我曾見過一個女生家裡,地上像很久沒拖一樣,很多腳印,書桌上的書本到處都是,甚至垃圾桶都滿了,垃圾桶旁邊也是一堆快餐盒、泡麵盒。我問她,你平時不做飯嗎?她總會說:「不會,做得不好吃。現在點外賣多方便。」

可憐天下父母心,要是知道自己,寵愛的女兒過得如此,哪有不擔心的呢?所以父母從小就讓女兒,習慣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不僅僅讓女兒能更好地照顧自己,還能讓女兒養成不懶惰的行為,也是讓生活變得更健康、積極。

二.從小要讓女兒吃「人情世故」的苦,能讓女兒今後情商更高,在社會上能混得開

生活中,有很多女孩子都比較任性妄為,什麼都以自我為中心,一點不如意,就能鬧出一件很大的事情。

鄰居有一女孩,畢業後家裡找人花了一些錢,給她找了一份輕鬆又不錯的工作單位。本來很好的工作,因為女孩的任性,得罪了不久少,給工作帶了一些困擾。為此女孩一氣之下,就將工作辭了,現在25歲了,還在家裡吃喝,不願意出去工作。

孩子步入社會後,少不了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但他們都不會像父母一樣,去包容別人的任性。如果你女兒不懂人情世故,在同事、朋友眼中就會顯得矯揉造作,是非常不受人喜歡。所以一定要讓女兒,從小就懂得收斂自己的性格,遇事不要任性妄為,要懂得換位面思考。

這不僅僅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也會讓女兒嫁人後,處理好婆媳和老公的關係。

三.從小要女兒吃「挫敗」的苦,能提高女兒的「逆商」,將來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

現在有很多小女生,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是哭哭啼啼,不知所措。前不久,佳佳剛和男朋友分手,在家哭了好幾天,甚至鬧自殘。面對這樣的佳佳,父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總是開導她,希望她能儘快走出陰影。

生活不可能永遠得順風順水,離開父母以後,要獨自去經營自己的生活,總會遇到各種挫折與失敗。所以一定要讓女兒吃吃挫敗的苦,讓她以後,遇到事情,不會只哭鬧,不知所措,而是會堅強,積極的去面對它。勇於面對生活,才能追求更好的幸福。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有讓女兒吃這三種苦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MgmLHABgx9BqZZItp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