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春暖花開,寂靜許久的校園迎來了復學的學子們。4月13日起,我市實行分批、錯峰開學,第一批返校復學的是高三、初三年級的學生。
那麼,學生返校第一天是什麼樣子?教室座位調整了嗎?學生如何在食堂用餐?住校生怎樣防疫?昨天,記者走訪了多所學校,了解相關情況。
校門口:消毒、測溫、填寫健康申報表
昨天,麗水中學的校門口掛出一條醒目的橫幅——「每次久別的重逢,都是全新的開始」。從8點至16點,高三年級段18個班級的學生分批陸續返校。在踏入校園前,學生需要依序通過行李區、消毒區和測溫區。
12點至14點,是高三10班至14班的入校時間。記者在現場見到了高三10班的蘇曄滔同學,他在家長的陪同下到校,在行李區放下大件行李後,這些行李被學校志願者統一送到了寢室。
隨後,蘇同學在消毒區進行了書包、鞋子、衣物的消毒。然後,他按照班級通道進入測溫區。志願者對其測量體溫後,將結果告知了班主任,體溫正常的蘇同學隨後在自己的健康申報表上簽名,領到了一張「高三報到當天一天學習生活流程」。
「這樣完整的入校手續讓我們回校上課很安心,在返校前我們也準備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到學校後也會遵從老師的安排,相信我們可以順利完成高三學業,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學。」蘇曄滔自信滿滿地說道。
麗水中學副校長應之寧說,校門口是學校整體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關卡,設立這些步驟就是讓全校師生引起重視,也讓家長放心。
和麗水中學一樣,在學院附中、天寧中學、處州中學、梅山中學等學校都採取了類似的舉措,學生到達校門口時,也需經過一整套入校流程後,才能順利進入校園。
教室:一人一桌、佩戴口罩、學習防疫知識
入校後,同學們按照規定線路來到久別的教室里。在多次消毒以及老師精心地布置下,教室煥然一新。在麗水市實驗學校的教室里就掛了許多復學標語:「迎戰中考,信心百倍」「春暖花開,歡迎歸隊,全力以赴,共創輝煌」……
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的教室里實行的是一人一桌。麗水市實驗學校副校長曾黎源介紹,按照班級人數,學校為各班分別「標註」了紅、黃、藍,綠4種顏色,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顏色,然後每個顏色有1至48個學號,同學們來到教室後根據自己的學號坐在相應的位置上,座位是固定的,各課桌間保持著固定的距離。
上課鈴響過,各班級開始了「開學第一課」,戴著口罩的同學們認真聽著班主任給他們介紹有關防疫的知識點以及學習規範。
在蓮都區梅山中學,「開學第一課」也是科普防疫知識。在中午坐班期間,各班的坐班老師還會再次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如發現有體溫異常的,會馬上上報,進行妥善處置。
食堂:排隊洗手再進食堂,單排間隔就餐
「餐前洗手,排隊打飯間隔1米以上,定點就餐……」到了午飯點,蓮都區天寧中學的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化身「秩序管理員」,早早站在了食堂門口,迎接前來就餐的孩子們。
在排隊洗手後,學生們進入食堂,並按照班級有序到相應的窗口排隊打飯,然後在指定位置用餐。原本一張能坐八人的餐桌,現在單排只坐兩人,而且兩個同學間隔至少1米。
在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就餐實施錯時分批定餐制,下課後由任課老師組織學生排隊進入食堂,在指定位置就餐。學生就餐前每個班級安排值日生提前到餐廳把本班同學的飯菜打好,然後統一擺放到本班的就餐區。就餐座位進行了硬性隔離,按原有8位座、6位座、4位座進行桌面擋板隔斷。
在蓮都區括蒼中學,學校採取了無接觸式配送,工作人員把餐食送到教室里,每個同學在保持1米間距的情況下,在座位上就餐。
寢室:保持通風、錯時洗漱
消毒後,學校的寢室一直保持著通風。作為一所寄宿制學校,蓮都區花園中學在寢室管理方面一直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學生返校後,學校在寢室還實行了錯時洗漱,並要求學生不串寢、不扎堆聊天。
此外,學校還在衛生間貼上警示標識,要求學生在排隊等候時保持安全距離。洗手台上也放置了洗手液。
為了更加精準地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花園中學在學生返校前,設置了一份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在居家兩個月中的學習、身體、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通過這個調查,學校全面地掌握了學生的心理、學習、思想動態,他們返校後就可以做好銜接教育,便於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能夠儘快地從居家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
花園中學校長梁一波介紹,學校在做好教學和生活工作的同時,也會繼續做好心理上的引導,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同學們的衛生健康教育,要求同學們做到「感恩、珍惜、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