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更能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實現城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近年來,省會大力發展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網絡,逐步形成了層次清晰、模式豐富、換乘便捷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更好地滿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石家莊智能公交電子站牌,莊裡的小夥伴都見過。
公共運輸站點500米全覆蓋率達到100%
「現在出差回來,在火車站不用出站,就可以直接坐地鐵、公交、計程車回家,特方便。」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市民王先生說,他家住在開發區,小區門口就有公交站牌,可以通到市區的各個角落,一般換乘一趟公交車就到了。
不僅火車站換乘方便,如今,足不出站即可實現各種方式的換乘。白佛、西王兩座客運樞紐站形成了長途客運、地鐵、公交、計程車的換乘;南焦、運河橋兩座客運樞紐站主要是長途客運、公交車、計程車的換乘。
「2019年,我們又開通涵蓋鹿泉區、藁城區、欒城區、正定新區的公交線路13條,讓市民乘車更便捷、舒心。」石家莊市公交總公司運營部副部長王志輝介紹說,近7年來,石家莊共新增80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231條公交線路。
數據顯示,石市公共運輸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了主城區500米上車、5分鐘換乘;開通了旅遊、定製公交、微循環、延時等特色公交線路,形成「公交快線、幹線、普線、支線」四級網絡。
《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第二季度石家莊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數排名第二。而在今年1月份,石家莊市還榮獲了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稱號。
立體規劃構建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1路車,來往於石家莊市中心區域的東西主幹道中山路,多少年來都是這座城市中最繁忙的線路。但近年來,疲累已久的1路車漸漸輕鬆了起來。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石家莊市開通了地鐵1號線。
2017年6月26日,省會地鐵1號線一期和3號線一期中間段載客試運營,運營里程達到30.3公里,兩條線呈「T」字形分布,主要解決石家莊市區中軸線東西向交通需求,並連通鐵路新客站。
今年1月20日,石家莊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北段與3號線一期中間段實現貫通運營通車。3號線向北從市莊、柏林莊、高柱,一直到達西三莊,線路全長5.4公里,共設車站4座。構築起城市西北部至市中心的「十分鐘生活圈」。
目前,石家莊市基本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多模式公共運輸出行體系,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4.27%。
科技升級引領「智慧公共運輸」
不僅公共運輸網絡越織越密,科技升級引領「智慧公交」也讓市民乘坐公交更加方便。
「55路即將進站」「19路即將進站」……在石家莊市「兒童醫院」公交站台,不時有電子語音傳來,提醒候車的乘客注意按需乘車。這是電子智能化站牌,乘客可以從路線圖上很清晰地知道各路公交車與本站的距離、車輛數等信息,讓乘公交不再「盲等」。這樣的電子智能化站牌在石家莊市有210個。同時,USB充電口也能為乘客「應急」。
「我沒辦公交卡。」石家莊市民劉女士說,「現在用手機一掃,就可以通過網絡支付完成購票。」
除了電子支付,石家莊市還拓展了「交通一卡通」功能,完成了公交IC卡收費系統與軌道交通收費系統的成功對接,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便捷更實在的服務。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G5ayHEBfwtFQPkdsH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