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網絡上流行討論在世界上幸福指數高的幾個國家,這也讓汶萊這個亞洲小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在大家的討論中,汶萊被稱為最像傳說中「烏托邦」的國家。
烏托邦的本身語意是「好地方」,當然也可以說是「理想的地方」。烏托邦本身就是人類在哲學角度上所塑造的美好社會。有點像是過去的一部動畫片《君子國》中描寫過的國度。那裡風景秀麗、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和階級。
我國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劉禹錫曾經寫過一篇《桃花源記》。其中所描寫的就是類似於烏托邦的景象。雖然《桃花源記》當中所描述的是一場亦真亦幻的夢境,然而在真實的世界當中其實是擁有這樣的國家的。汶萊就大體是這樣的國度。
汶萊
汶萊一個真實的桃花源
汶萊這個國家的名字的全稱是汶萊達魯撒蘭國,或許大家都以為東南亞國家上去似乎是篤信佛教的國家。但事實上汶萊是個全民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在伊斯蘭世界中汶萊算得上是非常虔誠的一個了。
而且汶萊直到現在依然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君主「專制」,意思就是全國人民都聽「皇上」的。可是這個君主專制國家和以前舊王朝的中國大有不同,因為汶萊國土面積只有5765平方公里,比中國上海還要小一點。
所以這個國家根本就不費錢,人口也才42萬多點,比起新馬泰這種東南亞國家來領土和人口總數都是拍馬不及的。但是在國家民生的發展上,汶萊可是東南亞數一數二的。
汶萊國內人民幸福指數極高,這也跟它的人少地兒小有關。國內收入稍微積攢一些,就夠吃夠喝了。更何況,汶萊有非常良好的旅遊產業。
汶萊
而且整個社會犯罪率極低,教育實行全免費,幼兒園到大學全部報銷,甚至出國留學國家都給出錢。
醫療全免費,進醫院看病象徵性地收一塊錢,國內治不了的病,出國治。國家給交錢而且給報來回機票。家屬探視免費,報銷!總之在汶萊,只要你是公民就可以享受汶萊政府從小到大的全面撫養。
不過汶萊這個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並不是特別好,因為其屬於馬來西亞周圍的一個小半島,不僅和馬來西亞共享加里曼丹島,而且還要和印尼分享領土。
汶萊國內基本上沒有多少軍隊,國王的近衛軍才700人編制,訓練水平基本上和大樓保安也差不了多少。
可以說只要印尼和馬來西亞動動手指稍微派點部隊,汶萊這個小國家說沒就沒。但很奇怪的是,汶萊居然在這種環境當中一直存在,而且還成為烏托邦國家了。有這樣的現象還是要從汶萊的歷史當中尋找原因。
汶萊
歷史上的汶萊
汶萊在古代被稱作「渤泥國」,或許金庸武俠小說迷很熟悉這個國家。在《碧血劍》中,袁承志最後隱居的地方就是渤泥國。而這個國家和中國的淵源非常深,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該國對華的訪問記錄了,而且兩國還有文化和貿易往來。可謂是親切的友邦。
汶萊地圖
早期渤泥國國力並不強盛,經常會受到馬六甲地區的其他國家欺壓。所以渤泥國被迫隨著周圍的伊斯蘭王國信奉伊斯蘭教,最終在14世紀的時候成為了一個伊斯蘭國家。元末明初時期,大明王朝剛剛建立正是需要大量黃金的時候。
朱元璋聽說渤泥國富藏黃金,於是請福建地區的專業人士黃森屏到渤泥國探尋,可惜無功而返。
不過隨著這次探尋,渤泥國的蘇丹覺得黃森屏是個不錯的男人,並將女兒嫁給了他。然後要求駙馬幫他建立一支強而有力的軍事武裝,並以此不斷擴張領土面積。於是才建立了新的汶萊國。
16世紀時,汶萊因為黃森屏組建的強大武裝,更是成為了盛極一時的強大帝國。國土面積也擴張到覆蓋了加里曼丹島和菲律賓群島的部分地區。
只可惜沒過多久大航海時代到來了,西方的一些強大國家開始了殖民亞洲的行動。葡萄牙和荷蘭相繼在馬六甲和錫蘭地區建立殖民地,直到18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勢力覆蓋了整個東南亞。
汶萊地圖
近代汶萊歷史總覽
隨著西方殖民地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在東南亞開始爭奪地盤。他們的互相征伐不僅讓汶萊產生內亂,更是受到了多個西方國家的反覆傾軋。
1578年,西班牙因為不滿汶萊對於菲律賓東部地滲透,於是決定遠征加里曼丹島進而攻占汶萊。雖然最後遠征失敗了,但也給汶萊這個小國帶來了滅頂之災。汶萊帝國逐漸走向衰亡,領土面積也逐漸縮小。
18世紀70年代,英國入侵汶萊。不僅從武力上想要徹底占領汶萊,更是使出了對付清政府的那一套政治手段,妄圖徹底殖民汶萊。首先英國編造了一套為了保護自己的理由,然後迫使汶萊簽訂《英國汶萊條約》。
汶萊
規定英國可以決定汶萊王位的繼承和外交權利,未經英國同意,汶萊不能割讓領土給其他國家。之後還逼迫汶萊王室將巴沙割讓給英國的北婆羅洲公司,還誘騙汶萊王室將砂拉越地區贈與個人。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汶萊本來就不算大的版圖搞得越來越小,只剩下和現在差不多大的區域了。
1906年,汶萊知道無法再和英國抗衡,乾脆和英國簽訂了補充協定,讓英國派駐執政官來掌管汶萊政務。從此汶萊全部落入英國殖民者手中。
英國殖民者手握汶萊的各項國家權利之後,大肆掠奪國內資源。這其中包括東南亞地區盛產的橡膠、森林資源、石油資源等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汶萊經濟受到重創之後,英國也不進行支持和補償。汶萊國只好指著借貸維持財政。
汶萊
直到20世紀20年代,英國在詩禮亞地區發現了新的石油田。於是經過了一番斡旋,汶萊拿到了新油田的豁免權,靠著對英國的石油貿易才慢慢恢復了一些財政基礎。
而這時的英國因為歐洲的經濟大蕭條,也沒有太大的精力來管理海外的眾多殖民地了。於是汶萊靠著銷售石油,人民一度恢復了生活。
但眾所周知沒過幾年二戰爆發,日本人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四處霸占東南亞地區的國家。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婆羅洲英屬殖民地也被日本攻陷。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汶萊正是這其中的一部分,各項國內事務遭到了嚴重破壞。
汶萊
二戰結束之後,日本暴徒自然被盟軍打敗。英國這時就想著摘桃子,但是在反覆的被殖民攻占的汶萊人民明白了西方諸國的醜惡嘴臉。民族意識也逐步開始覺醒,隨著人們對獨立自主的強烈渴望,民族民主運動也愈演愈烈。
1959年,汶萊正式頒布新憲法,確立了新的蘇丹為最高國家領導人,同時成立理事會來打理日常國內的政治事務。英國只擁有保護汶萊國內安全和外交職責,而這一切都與汶萊大規模武裝起義成功有直接的關係。
而且不僅是汶萊,很多在東南亞地區的西方國家殖民地都在搞去殖民化運動。直到1978年,汶萊蘇丹到英國倫敦和英國政府展開談判,並達成了友好合作條約。
1984年1月1日,英國才正式承認汶萊擁有獨立的外交和國防權利。
汶萊
新時代成就世外桃源
獨立後的汶萊終於迎來了新時代的發展契機,雖然領土狹窄但由於國內發現了大面積的石油和天然氣田。這讓汶萊走上了依靠出口國內資源維持民生和經濟的道路。而且作為東南亞地區第二大石油出口貿易國,全球第四大天然氣出口貿易國,汶萊的國家GDP逐年上升。
國富則民強,汶萊人民也因此改善了生活。而且汶萊的石油和天然氣貿易權完全掌握在蘇丹手中,避免了其他國家因為資源貿易而產生的貧富差距。汶萊的油氣福利覆蓋到了國內的每位公民。
直到現在汶萊也沒有向人民徵收其他國家例行的個人稅收,只有一些公司會象徵性地交一些所得稅和印花稅。為了保證民生,汶萊不僅在上文中提到的教育和醫療上擁有全免費福利,更在住房等民生所需上儘量保證廉價,而且還有很多公共房屋分配給公民居住。
甚至據統計,汶萊的42萬人口中,成年公民幾乎每人都擁有一輛私家汽車,幸福指數極高。
2018年東南亞各國的人均GDP情況
總結
如今汶萊又開發了旅遊和科技行業,包括中國的很多遊客非常喜歡汶萊的自然風貌以及各項旅遊服務,而且如今的汶萊王室也是懷柔遠人,蘇丹和王菲對待外國遊客和本國人民都特別和善。
而且前幾年在中國非常火的「飛輪海」組合成員吳尊就是汶萊人,中國人民也因喜歡他而深入的了解汶萊。相信只要沒有特別巨大的動盪,汶萊這個烏托邦國家會一直是人民的理想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1iEtXYBur8RWXSAK0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