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
《美國夫人》由凱特·布蘭切特飾演Phyllis Schlafly
如果還沒看過《美國夫人》這部電視劇的同學,建議現在、立刻、馬上,看起來。
當自認為很懂什麼叫女權的時候,看看這部劇,會挑戰某些可能的刻板思維,更加深刻地思考女性權利這個問題。這部電視劇以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保守黨第一夫人」 Phyllis Schlafly為主角,講述上個世紀70年代關於推進和阻止《平等權利法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簡稱ERA)的故事。很少有文藝作品會以這麼一個「反派人物」作為主角,來講述那段熱血沸騰的歲月。
1972年,美國參議院批准了ERA,並將1979年3月22日設定為各州批准的截止時間,如果在截止日期前有四分之三的州(即在50個州中至少38個州)批准,這項憲法修正案就可生效。在1977年,ERA已經獲得35個州的批准,就在人們都以為ERA正式成為憲法修正案已經毫無懸念時。Phyllis Schlafly橫空出世,她憑藉自己所謂「家庭主婦」的力量,倡導女人生來為女人的思想,硬生生讓女性主義者們本來已經煮熟的鴨子飛了(也有人認為,ERA未獲批准原因複雜,不單單是Phyllis Schlafly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但Phyllis Schlafly一定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人物)。
那是美國憲法離男女平等最近的一次,誰也沒有想到,一個為女性發聲的法案最終被一個女性組織的一群女性所推翻。Phyllis Schlafly總說自己是家庭主婦,養育了6個小孩,最大的愛好就是呆在家裡。但她卻在50多歲的時候獲得了法律學位,並且完成了律師資格考試,她奔走在全國各地,為了反對ERA的通過周旋於權利的中心。最後,連女權主義者都稱Phyllis Schlafly為真正的自由解放,因為她為了一個目的,下定了決心,並且努力達到了。
Phyllis Schlafly在家中撰寫發送自己的Newsletter
接受媒體的訪問,也是日常工作
多說一句我們的立場,Chic Icon一直都在找我們心中喜歡的人物,可以作為偶像的人物。第一次,我們以一個「反派」作為主角,看電視劇的時候也非常討厭她,我們並不同意Phyllis Schlafly的政治立場,我們主張平等。但她確實活出了獨立、堅韌,她有野心,她實踐自己的野心。雖然最後在勝利中慘敗,但這個過程,值得借鑑。
𝗣𝗵𝘆𝗹𝗹𝗶𝘀 𝗦𝗰𝗵𝗹𝗮𝗳𝗹𝘆
出生在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她父親常年沒有工作,而她母親必須要身兼數職用來補貼家用。在電視劇中,Phyllis Schlafly需要準備一場跟Betty Frieden的辯論,Phyllis Schlafly的先生扮演對方角色,上來就直接質問她:當你父親沒有工作的時候,你母親是怎麼做的?她是如何努力工作把你養大的?她直接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丈夫告訴她,這就是贏得辯論的關鍵。她之後也確實將這招用到了對手身上,挑動對方的情緒,然後碾壓之。其實看她的童年生活,她母親的一生,很難想像她會如此堅定地反對男女平等,明明自己也是不平等的受害者。
母親的努力工作,換來了Phyllis Schlafly能夠繼續學習的條件。1944年,她從華盛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獲得優等生榮譽學會勳章。1945年,又在拉德克利夫學院(1999年全面整合到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主修政府管理學。電視劇剛剛開始時,她說她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國防安全上,什麼ERA或者女性主義,她並沒有放在眼裡。所以也有人說,Phyllis Schlafly只是想要借反對ERA反對女性主義,來為自己在白宮獲得一席之地,然後進入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劇中,Jill Ruckelshaus就曾提醒她,如果你想要踩著男人的肩膀往上爬,沒問題,但你要記住,他們會抬頭偷看你的裙底。
《美國夫人》劇照
《美國夫人》劇照
比起Phyllis Schlafly,她的敵人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即使多年過去,人們依然記得在那個時候為了女性平權而戰鬥的戰士們,在此只列舉其中兩位代表人物。
《美國夫人》劇照,Phyllis Schlafly的敵人們
𝗕𝗲𝗹𝗹𝗮 𝗔𝗯𝘇𝘂𝗴
律師、社會活動家,National Women's Political Caucus創辦人。充滿熱情的社會活動家,她樂於被稱做「Battling Bella」。
從40年代就積極參與各種女性相關的社會活動中,並且是美國國會第一批支持同性戀平權的議員。年輕的時候,她站在所有人面前大聲呼籲,走在遊行的第一線。即使已經頭髮花白,臉上生動活潑的笑容依舊如故。她在那個美國人人喊著平權的年代,用自己所有的激情在爭取在對抗。
Bella Abzug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她所有的照片看起來都熱情開朗,永遠都戴著一頂寬檐帽。她說她剛剛考到律師執照的時候,她媽媽就跟她說,你一定要戴頂帽子或者戴副手套,這樣才不會被人誤以為是秘書。手套Bella已經不戴了,但是帽子卻一直留了下來。
𝗚𝗹𝗼𝗿𝗶𝗮 𝗦𝘁𝗲𝗶𝗻𝗲𝗺
社會活動家、作家。她是現代女權主義的象徵,自1960年代起,格洛麗亞·斯泰納姆就成為女權的代言人。
1971年,這位新聞工作者和作家,就站在捍衛婦女權利鬥爭的最前沿,並成立了全美國婦女政治核心小組——全國婦女協會(National Women's Association)。並與其他300名婦女一起,發起了一場關於女性在干預政治事務中的價值和婦女意見的宣傳運動。她是《紐約》雜誌的專欄作家並且創辦了《Ms.》。
1969年,她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After Black Power, Women's Liberation",表達早期對墮胎權利的支持,隨之她一躍成名全美女權主義者的領袖。在ERA未按照時間得到批准之後,有人問她怎麼看Phyllis Schlafly。她說Our movement didn』t start in Washington, it’s not gonna be stopped by it.(我們的運動不是在華盛頓開始的,也不會因它而終止)。
ERA是一個憲法修正案
這個修正案非常簡單,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在法律之下權利平等,美國或任何一洲不得由於性別關係予以否定或限制。
在女性主義眼中,這條憲法修正案將在法律上實現男女平等,不管是在工作職場還是婚姻生活,女性將擺脫男性權利歷史以來的霸凌。但Phyllis Schlafly的解讀是,如果男女獲得了同樣的權利,他們就會要承擔同樣的義務。比如說女人也必須上戰場,所以她有句重要的口號就是:我不希望我的女兒戰死沙場。
Phyllis Schlafly認為,平權就將意味了女人失去了男人的保護,必須一樣出去工作,那孩子誰照顧?如果女人必須工作又要照顧小孩,不就意味著有兩份工作了嗎?但我們知道,她這些立場都是站不住腳的。但這些可能性,成功煽動了許許多多的家庭主婦,她們堅定地跟著Phyllis Schlafly上街反對ERA。
最後,直到今天,ERA都沒有獲得通過。
所以Phyllis Schlafly贏了嗎?關於Phyllis Schlafly的故事到底是HE還是BE?她成功阻止了ERA,並且將保守黨的里根送進了白宮,她踩著男人的肩膀往上爬了。她以為里根會將她一起帶入國會,她可以繼續自己感興趣的國防事業,但事實並非如此。男人們再一次拋棄了她,即使她在這個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里根為了拉攏女性選民,選擇了一位支持ERA的女性主義者代替了Phyllis Schlafly的位置。
Phyllis Schlafly心底真正的想法,大概只能留給後世研究和猜測了,無論如何,當那些跟她鬥智斗勇的男人女人們都漸漸離開,她已經成為美國保守黨派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2015年她為特朗普站台,並出書支持特朗普。第二年,特朗普順利當選。她手上有著多年建立起來的關係網絡,她似乎控制著美國所有的「家庭主婦」。所以,到底誰贏了?
《美國夫人》劇照
為特朗普站台
《美國夫人》劇照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相當沮喪。
Phyllis Schlafly沒有贏,
Phyllis Schlafly的女性敵人們沒有贏,
最後只有男人們贏了,
依然傳統的男性權利贏了。
text: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