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小孩一歲左右的時候,已經可以牙牙學語,說一些簡單的母語了。但是,絕大多數孩子學了5年,甚至10英語,卻只會說Good morning, Goodbye。
有人會歸罪於學校,也有人會怪罪於培訓機構。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家庭英語啟蒙的方法問題。
從兩歲左右開始進行訓練,是外語口語學習的最佳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要多付出數倍的精力和時間。因為幼兒時期的辨音能力特彆強,聽說同步訓練,容易練就地道英語口語。10歲以後的孩子,就不太願意主動說英語了。從理論說,學習者不喜歡被「強迫」講話。
除了時間之外,就是方法問題了。在觀看了一個外教介紹的兩種英語口語學習方法之後,頗有啟發,經過認真思考,結合自家的親身實踐,總結出四個學好英語口語的專業步驟,與大家一起分享。
01
聽和讀 listen and read
聽和讀的大量輸入,是說和寫的輸出的前提。但是,我以前一直局限於這種思維,認為輸出不著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孩子輸入訓練上了,對輸出訓練開始得比較晚。
其實,聽讀和說是可以同步訓練的。
比如,我們在陪伴孩子聽英語兒歌的時候,可以邊說邊做動作。在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利用TPR教學法,更有助於孩子的參與和學習熱情。
有了這種認識之後,再讓我們來說一下聽和讀的問題。在這一領域,比較有名的理論,是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語言輸入假說,可以說是當今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其核心內容是「可理解性輸入理論」,comprehensible input theory,也叫「i+1理論」,即學習者聽讀的材料內容,略高於學習者的現有水平,這樣的材料有一定的挑戰性,容易被學習者接受。
對於聽和讀來說,和「可理解性理論」同樣重要的是,必須自己輸入量和內容的多樣性。只有大量的多樣性的可理解性輸入,才能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聽讀水平。
聽懂是有效溝通的前提。在我上大學期間,有一本暢銷書,叫《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喜歡書里的這樣一句話:「只要是我們夢想得到的,我們就能實現(If we can dream it,we can do it)。」 記得當時我們的一個英語老師談自己第一次去美國的感受,與當地人交流的時候,有許多內容都沒有聽懂。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逐漸適應了。
一位大學英語專業的老師尚且如此,我們普通的英語學習者,更應該重視英語聽讀的訓練了。這個故事同時也說明,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02
模仿 imitate
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僅僅以追求流利為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因為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辨音能力比較強,所以應該注重孩子的發音,以正音為基礎,再最求流利說。
最好的正音方法,就是模仿。分級讀物和動畫片的音頻資料是最好的模仿資料,每天早上跟讀0分鐘音頻資料,一個星期只跟讀一篇音頻資料,不要圖數量,而要重質量。
模仿的時候,要注意語音、語調、連讀、重音、爆破等,特別是元音要飽滿,音長到到位。網上專門有一些外國人教英語48個音素髮音的視頻,可以根據外教的口型模仿。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想到外教口語課,因為每周上課時間次數有限,每次上課孩子較多,外教不可能有時間一對一地糾正發音的。所以,必須利用網絡免費資源,每天糾正一兩個發音,效果遠比大班上課要好很多。
跟讀模仿的時候,必須反覆、大聲、逐句練習。把每一句話讀到幾乎一模一樣,再開始讀第二句。跟讀的時候,必須要大聲,這樣才能專心致志,並且使口腔肌肉達到充分伸張,更有利於肌肉記憶。
有些軟體有跟讀對比功能,將自己的發音和原聲進行對比,這也是非常不錯的正音方法。
03
影子跟讀法 shadow
英文叫,shadow reading,shadowing, 即目的語或源語複述練習,是指以落後於聽力資料1~2個單詞的速度,在「聽」的同時,口中同步「跟讀」,同時感受每一句話的意思,做到在大腦中「看到」話語所表達的畫面。
時長:這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注的練習,剛開始建議選擇3分鐘長度的資料,每天練習10遍。
時間:固定訓練時間,容易養成習慣。比如每天上學的路上、中午晚上飯後等。
選材:高中生建議選擇歷年各省市的高考英語聽力材料,口語和聽力同步訓練。根據自身的水平,以「可理解性輸入」為選材標準,逐漸增加難度。
影子跟讀練習是對耐心和記憶的極大挑戰,但是非常有助於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
04
自言自語 think aloud
在沒有外國人和口語陪練者的情況下,就自己創造一個場景,在大腦中想像生活中的可能出現的各種交流場景,自言自語練習。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每天堅持自言自語說英語。
為了提高效率,建議每天選定一個主題,然後開始練習。訓練這初,不要太注意語法是否正確,只要能夠不間斷的說下去,就可以了。馬雲至今在演講的時候,還會犯一些簡單的語法錯誤,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流利和影響力。
其次,最好在練習之前,上網收集一些當天訓練主題相關的英文資料,列出一些常用詞彙和短語,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家庭教育相關的乾貨。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