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多服裝類資料教程,加入服裝微學院社群
01 :了解你的人台
140多年來,為了適應變換莫測的時裝發展,人台在不斷地修正形狀來滿足變化體型所需要的尺寸。
最初時期的人台是用柳藤編織填充成的獨特規格模型,但並不是完美的身體形狀。
現在的人台有一部分為手工製作,採用金屬做構架,用紙做塑性,並在其表面緊緊包裹一層亞麻材質的畫布,能夠被大頭針穿透卻不傷及模型。
人台具有從兒童到成人,從男人到女人,不同的身材比例效果,還包括可拆卸的手臂、腿以及用來放鬆量的可拆卸墊肩。
標準人台適用於設計整身服裝(如連衣裙)、分體上裝和短裙。當立體裁剪褲子並對其進行調整時,一般會選用分體的專用褲裝人台。
人台上參考點的位置和人體上相同。了解這些參考點的名稱並能在測量時識別它們非常重要。
貳:人台標記線
人台上包覆的亞麻布的分割縫線界定上部和下部的軀幹、前後中線、側縫、臀圍線和肩線。經過胸部輪廓和背部肩胛骨的接縫線被稱為公主線,將人體前後分為四個部分。
實際,不同廠家生產的人台尺寸會有差異,需要結合審美找到基點進行標記線位置測量。這不是一項嚴謹的科學標準數據,需要依照美感根據以下規則把位置標記出來。
1. 標領圍: 肩點到後中為8公分,前領圍:肩點到前中為11公分。
2. 標後中心線:取後領圍弧長的1/2,取胸圍線的1/2前垂直胸圍,腰圍,臀圍的圍線。
3. 標前中心線:取前領圍弧長的1/2,取胸圍線的1/2前垂直胸圍,腰圍,臀圍的圍線。
4. 標臀圍線:從前中腰圍線下量19公分,後中腰圍線下量19公分,正側腰圍線下量19公分水平一周。
5. 標腰圍線: 從後中點下量37.5-38公分,再從前肩點下量49.5-50公分。
6. 標胸圍線: 從前胸圍線上量17公分,後腰圍線往上量16.5公分,再側腰線上量16.5公分水平一周。
7. 標正側縫線:取1/4的胸圍往後移動0.5~0.7厘米並垂直三圍。
8. 標前公主線:從領肩點過5公分,在胸圍線由前中往側量8.5公分,在腰圍線由前中往側量7.5公分,在臀圍線由前中往側量9厘米。
9.標後公主線:由前小肩縫的起點,在胸圍線由後中往側量9公分,在腰圍線由後中往側量7.5公分,在臀圍線由前中往側量10厘米。
10. 標肩線:一端取後中到肩點8公分處,然後人台前方一步位置餘光目測肩膀成一線。
11. 標肩寬線:後肩寬37公分,要兩邊對稱量。
12. 標袖籠弧線:袖肩點往下量13.5~14厘米,袖籠夾寬11厘米做橢圓形13.5~14厘米,袖籠夾寬11厘米做橢圓形。
貼標記線注意事項
1. 將肩線和側縫線連接成一條完整的線,這條線始於側頸點,經壁盤的軸心,在腰線結束。
2. 從腰線與側縫線的交點到軀幹底部結束的側縫線應該呈現為一條垂直於地面的鉛垂線。
3. 檢查腰部的標記膠帶,使其成為一條水平圍線。確保其通過腰部最細的位置。
4. 人台上標記膠帶的交匯處要用大頭針固定,同時要保證其準確性。
叄:測量人台
人台的測量對於立裁的校準和製版很重要。相關數據是通過所測量的部位的數字記錄下來的。除了胸、腰、臀的維度尺寸和不對稱的模特外,其餘部位只需測量一半。
捲尺:當測量時將金屬頭端放在一個參考點上,然後延伸到另一個參考點。
長度測量:在腰圍標記帶的中間或底部做標記,一旦決定了是在中間或底部做標記,就要保持一致性。
9. 胸弧長:前中線的胸圍處到側縫。
10. 背弧長:後中線到袖窿底部側縫處。
11. 腰弧長:前中線到側縫。後中線到側縫。
12. 省道位置:前中線到公主線| 後中線到公主線。
13. 臂弧長:前中線到側縫處。後中線到側縫處。
14. 臀高:前中線到水平平衡線,後中線到水平平衡線。
關鍵符號
在測量人體時,會使用這些符號加快記錄
AH=袖窿
BP=胸點
CB=前中線
CF=後中線
HBL=水平平衡線
SH=肩部
SH-Neck=角點(肩頸點)
SH-Tip=肩點
SS=側縫
SW=側腰
肆:補正人台
零售市場的服裝是基於由製造商和人台公司選定的尺寸來製造的,這些一般不包括那些「特殊身材」的尺寸。有一些人台公司會可以根據特殊模特尺寸定製出一個人台,但價格昂貴。
有一些人台公司會可以根據特殊模特尺寸定製出一個人台,但價格昂貴。
因此,作為一種替代方案,可以通過給人台加墊的方式作出需要的模特體型,保持精確的適體性。
立體裁剪時如果需要可以用墊肩或文胸來加墊達到適合的體型。一般情況下基礎款服裝在台的右側進行立體裁剪,如果款式不對稱則需兩邊都做立體裁剪。
簡潔的女裝基礎樣板是介紹立體裁剪的最佳選擇,有效的掌握基礎的立裁過程後,才能優質的完成更為複雜的設計。
02 :女裝基礎樣板立體裁剪的原理和技巧
女裝的立體裁剪就是要符合模特或人台的尺寸需求,符合胸部、臀部和肩胛骨之間凹凸連接。放鬆量是為了增加穿著運動的舒適性。用省道收去不需要的多餘分量,控制服裝的合體性。
製作基礎原型時,衣身的合體度必須控制精確,因為作為整個服裝產品線的版型基礎,少許偏差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季服裝產品的著裝效果。
1
收省原理
省道是一個使服裝適體的手段,控制著在立體裁剪標記線內多餘的分量。在立體裁剪過程中形成的楔形形狀就稱為省道。省寬依賴於多餘分量的多少,省長取決於與省道來源的距離。
2
橫絲縷原理
橫絲縷與直絲縷是垂直的,當放置在人台上,平行於地面,橫絲縷標準線就會有高於或低於參考線的放鬆量,降低橫絲縷線產生的餘量,可以形成褶、襉、碎褶等。
3
袖子平衡原理
一個非常平衡的袖子應該與女裝人台側縫對準或稍微向前,或者袖子應該和模特手臂的角度和位置保持一致。如果人台的肩線或者側縫沒有校準,袖子就不能夠準確地對位,或者不能夠旋轉。
1
省道移位
將白坯布平滑的從胸部或任何凸起的部位推向按照設計所指示的部位時,布的餘量就會沿著人台上的縫線(21975851096邊界)進行移動。這些餘量就可以根據設計需要以省或者跟省差不多的其他形式收掉。
2
增加寬鬆度
想要比基礎省道多的寬鬆度是可以提供的,在指定的位置沿著縫線將白坯布剪開,按照所需要的寬鬆度將絲縷降低或抬高。寬鬆度用來產生波浪、皺摺、碎褶、折襉或任何設計需要。
3
廓形修整
為了顯示人台或人體的輪廓,胸部連線要去除,以便將面料能夠懸垂到胸部凹陷處。對於無肩帶的禮服來說,側面的松量也要去除。
【第一次立體裁剪】
白坯布是用來製作立裁最適合的材料,因為設計師在整個立體裁剪過程中,要在人台或模特上標記所有的參考點,建立界限。當立體裁剪完成時,針被去除,線條被混合、校準、剪切和縫合,最終將縫好的服裝穿在人台或模特上進行評論和適體性評價。
1
重疊針法
別針垂直或以一定的角度將兩個重疊在一起的接縫別住。
2
固定針法
針的針尖扎到人台上暫時固定白坯布。
3
增加寬鬆度
經常用於胸部,以確保進行立體裁剪時其位置不變。
為了得到立體裁剪衣身準確的外輪廓,用鉛筆或尖的劃粉以點線/點畫線、交叉線清晰準確地在白坯布上標記出關鍵的參考點,或者畫出完成的立體裁片的輪廓線。
白坯布從女裝人台或模特上取下來後,上面的標記點要連接起來,準備粗縫起來預先看適體效果,或者轉移到紙上形成紙樣。
步驟如下:
把白坯布固定在人台上
做領線和肩部的立體裁剪
連接凹陷處
袖窿松量
摺疊縫份
以標記線為參考沿著肩線和側縫線摺疊縫份;立體裁剪的前片可以拆下來,或剝下後片,以給後衣身進行立體裁剪時留出空間。取下固定松量的針。
一個具有很好適體性的立體裁剪,應該當固定的別針從前後中線去除後,能夠對準女裝人台或人體模特上的線。應該不會出現壓力線、間隙、或者圍繞著領線、袖窿或衣身服裝出現鬆弛,如果適體性問題很明顯,就需要調整服裝了。用紅色的筆標記出調整的區域,以便後面進行修正。如果出現很多適體方面的問題,則需要重新製作。
03 :女裝基礎裙子的立裁
基礎裙子/半裙,可以和第二講的上衣身合併,成為連衣裙,如果加一條腰帶就成為單獨的半身裙。
準備白坯布
(1)測量:首先,定好裙長,測量人台的臀高,前/後臀圍,計算餘量,放鬆量,縫份,得出要準備的半裙的前/後片白坯布的尺寸。
(2)畫好輔助線:腰線,臀圍線,側縫線,前中線,後中線,縫份線。
前裙片的立體裁剪
(1)白坯布放置人台上,前中線與人台前中線垂直對齊,臀圍線與人台臀圍線水平對齊,用針在腰線、臀圍線,裙長線固定。
(2)將白坯布平滑的推向側縫,白坯布臀圍線和人台臀圍線重合一致,在側縫處暫時固定。
(3)從臀圍線向上平滑的推白坯布,在人台側縫線×腰線處固定,打剪口。
(4)從前中線在腰的位置平滑的推白坯布,然後打剪口,繼續推到公主線處,在腰線的公主線位置用針標記固定(半裙前片第一個省道的位置)。
(5)第一個省道的位置向側縫方向量取1.6cm省道量標記,然後摺疊省道,省道量從內部倒向前中。
(6)第二個省道的位置,從第一個省道向側縫方向量取3.2cm標記位置;省道量及倒向同第一個省道。
(7)省道調整,在省道內用針順著坯布直絲方向移動,使省道順滑並終止在省道的端點。
(8)省道的長度大約在7.6~8.9cm之間。
(9)摺疊省道,用針別住省道,不要別到人台上。
(10)釋放鬆量,從臀圍線水平移動釋放臀圍區的松量;使臀圍區坯布側縫與人台側縫重合。
(11)在省道和側腰之間別住0.3cm的松量(總共0.6cm),如果不夠可以從側腰調整。
(12)臀圍曲線的鉛筆擦標記作為別住側縫線的指導線。在坯布上畫出側縫線、腰線、省道線。
(13)修剪多餘的量,臀圍曲線上保持5cm,腰線上保持2.5cm的餘量為後期修剪縫份。
後裙片的立體裁剪
(1)白坯布放置人台上,後中線與人台後中線垂直對齊,臀圍線與人台臀圍線水平對齊,用針在腰線、臀圍線,裙長線固定。
(2)將白坯布平滑的推向側縫,白坯布臀圍線和人台臀圍線重合一致,在側縫處暫時固定。
(3)從臀圍線向上平滑的推白坯布,在人台側縫線×腰線處固定,打剪口。
(4)第一個後片省道
從後中線腰線處平滑的推白坯布,打剪口,繼續推到公主線處,用針固定第一個省道位置,向側縫方向量取2.5cm作為省道量。再向側縫方向量量取3.2cm標記處第二個省道的位置。
(5)第二個後片省道
釋放臀部松量,從臀圍線水平移動,使臀圍區坯布側縫與人台側縫重合,固定。然後量取第二個2.5cm省道。
(6)摺疊省道,省長14~15.2cm,省道餘量從內倒向後中方向。
(7)在省道和側腰之間別住0.3cm的松量(總共0.6cm),如果不夠可以從側腰調整。
(8)修剪多餘的量,臀圍曲線上保持2.5cm,腰線上保持1.3cm的餘量為後期修剪縫份。
(9)臀圍曲線的鉛筆擦標記作為別住側縫線的指導線。在坯布上畫出側縫線、腰線、省道線。
... ...
(10)將裙的前後片用針在新的側縫線別在一起,不要別在人台上。
半裙的適體性分析
允許裙子自由的懸掛在人台上,保持前中線,側縫,後中線處用針固定在腰部。查看會出現的情況。
裙子要和人台的中線對齊,使得從臀部至下擺筆直懸掛,證明橫絲與地面平行,直絲與地面垂直。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省量太多或不足,或側腰標記不正確。
(2)白坯布或人台上的水平線與地面不平行。
解決問題:
去除針,調整校正這些問題,別好,在白坯布上畫出新的線,修剪多餘的量。
PS:
半裙立裁的後期工作是裙片的校正,和裙片轉移到紙上,成為紙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