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挺身而出的你!

2020-03-05     蕭山發布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所有人都經歷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在這場戰「役」中

人人都是「雷鋒」

日日都是3月5日

這些匯聚著各方愛心的「故事」

終將匯聚成2020不可磨滅的記憶

「我們能在後方做好支援,便是最大的支持!」

這個春節,河南小哥劉復成沒回家過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順豐蕭山幾個快遞網點的派件量爆增。原本打算初七回家的他,自覺留下來繼續忙碌。

蕭山各個快遞網點的快遞小哥,大多數來自安徽、江西、河南,不少已結婚成家,他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放棄與家人團聚主動應戰,為蕭山打好防控疫情阻擊戰、順利復工復產作出快遞小哥們的貢獻。

26歲的徐曉東也是其中一位。這個春節,已放假回安徽過春節的他,初三得知網點運送醫療物資任務很重,人手不夠,他立馬與家人說要回單位上班。這段時間來,他每天派送的物品達兩三百票,工作時長平均12小時。

「前方醫生們在與病魔戰鬥,我們能在後方做好支援,便是最大的支持!「這是蕭山快遞小哥們共同的心聲。

「他們會說句你們辛苦了,我們就感覺心裡暖暖的。」

2月15日晚上,蕭山冷到下起了雪子,而在各個小區門口執勤查崗的志願者們依舊堅守。他們中有年輕的90後,也有50多歲的大伯大媽,從下午4點開始值守,要一直到晚上12點鐘才下班。

現在返工返鄉的人比較多,這些志願者們也沒時間歇一歇,「特別是一些租客回來了,需要填寫承諾書、健康碼一系列東西,事情多繁雜。」一位年輕志願者說,「大冷天大家都不容易。有的時候很晚了,一些業主看見我們還在守著的時候,會說句你們辛苦了,我們就感覺心裡暖烘烘的。」

「這段時間鄰居們有需要,我就送菜到門口。」

疫情期間,聞堰東方海岸6號樓的裴大媽一家「承包」了整棟樓鄰居的新鮮蔬菜。

裴大媽平時在黃山村農貿市場賣點菜,都是自家地里種的,量不大。面對鄰居們買菜的困難,她主動站了出來:「要是大家需要,就報個數,我送到你們門口。你們也不用出門,我們也不用見面。我家地里別的沒有,芹菜、青菜、蘿蔔、白菜是有的。」

裴大媽的兒子和媳婦正好放假在家,每天早上10點他倆戴上口罩,挨家挨戶送到門口,也不按鈴也不打招呼。送完就在微信群里打個招呼讓大家開門自取。

「我自己親身經歷了,就想為蕭山做一點貢獻。」

2月3日,在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群里,發布了一張特別的匯款單。一張1月31日列印的匯款單,收款人杭州紅十字會,金額是5萬元,備註里寫著:指定捐贈與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這是剛剛在醫院結束醫學留觀隔離的朱先生捐贈的。朱先生是蕭山本地人,今年32歲,是一家建築公司的年輕老闆。「我自己是蕭山本地企業,就想為蕭山做一點貢獻。我自己親身經歷了,醫院飯都是免費的,醫護工作人員都是忙到深夜,太辛苦了。」朱先生個人出了5萬塊,通過杭州紅十字會定向捐給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朱先生還聯繫了醫院工作人員,「我們工廠買了一萬個口罩,留足公司人員用的。明後天,我準備和同事一起再跑趟醫院,給醫院再捐6000多個口罩。」

「只是想在這個特殊時期,傳遞一點正能量,僅此而已。」

2月22日的晚上,蕭山姑娘俞博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我和先生決定取消婚禮,並把此次婚禮的費用捐獻給此時此刻比我們更需要的那些人。」

俞博雅與愛人陳敏在去年9月9日領了結婚證。如果沒有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將按原計劃舉行婚禮。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揪住了全國人民的心。

小兩口在得到雙方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後,在2月20日下午,向杭州市紅十字會捐出20萬元。

俞博雅:「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善舉,我們做這件事情,只是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個特殊時期,傳遞一點正能量。僅此而已。」

「一個月少收萬把塊錢,但我不後悔!」

住在新街街道新盛村的81歲大伯呂聲浪,給自己租客手寫了一封公開信:「2月9日至2月底沒有返杭的直接免除房租,大家不用著急趕回來,安全第一。」

這樣的一封信會讓呂老伯少收萬把塊錢,但他沒有一點後悔,「他們也不容易,本身工資也不高,現在疫情一拖這麼長時間,不能開工他們就沒有收入。再說他們提早趕回來,對疫情的控制也不好。人嘛,要互相體諒的,是不是?」

不止是呂大伯,蕭山多個鎮街的房東也紛紛響應號召,減免租客的房租,大家都說:「希望盡點自己的責任,疫情面前人人有責」。

「退休金加上壓歲錢,不要寫名字,就是做點貢獻。」

「這是我和老伴的退休金,還有今年兩個兒子給的壓歲錢,我們想捐出來也為社區做點貢獻。平時都是黨和國家照顧我們,現在國家有難,我們也應該出點力的。」蕭山瓜瀝鎮城中社區6組的70歲老人施雨水來到瓜瀝鎮城中社區居委會,給社區工作人員送來2萬元現金和一批口罩。

「不要寫名字,不要寫名字。」 老人擺擺手。

「一線人員才是辛苦,送口罩只是出一份綿薄之力。」

1月28日,蕭山公安分局保安室門前,一個不留名的小伙子放下一箱口罩就走。等值班民警追出來時,小伙子已開車離開。這暖心的一幕被分局門口的監控記錄了下來。民警一番追蹤後確認,小伙子叫張霆,是一家文創公司的CEO。

除了蕭山公安分局,蕭山消防大隊、北干派出所、城廂派出所、蕭山交警、河莊街道、環衛部門……不同地點、不同行業,張霆給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了口罩。

疫情期間,還有無數的不留名的愛心人士,給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口罩等物資。

「你們救了我,現在是我盡一份力量的時候了。」

2月27日下午,在浙江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小艾(化名)在完成了填表、健康諮詢、血液初篩等環節後,成功地捐獻200毫升血漿。

小艾是武漢人,因發熱於1月31日入院,2月12日在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治癒出院,她也是該院第一例在恢復期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她說:「感謝蕭山的醫護人員救了我,現在也是我盡一份力量的時候了。」

「我只是萬千騎手當中的普通的一個而已。」

大家還記得去年報道過的「寧圍單王」外賣小哥姚權剛嗎?他在蕭山寧圍片區工作,剛當美團外賣小哥兩個多月,就成了寧圍一帶的單王。疫情期間,他默默在做的這件事,溫暖人心。

在他看來,自己就是杭州城裡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外賣小哥,只不過做了一些「微小」的事情:在疫情最緊張的時間,他挺身而出,義務出門為鄰居們買菜、送菜。這件「小事」,他整整堅持了兩個多星期。

「我沒錢也沒資源也沒什麼特長,但是專業送貨送菜還行。而且我有工作證明,和大家不一樣能每天出去。所以就在群裡面發消息,幫鄰居們代購物資,讓大家可以吃到新鮮想吃的東西。」

「我是『熱血蒙面俠』,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區無償獻血服務中心的血液庫存急劇下降,臨床用血面臨嚴峻挑戰。在蕭山區無償獻血服務中心發起緊急招募後,不少人立即響應號召,趕來獻血。

疫情以來的每一天,你都能感受到蕭山這座城市的溫度和善意。

給一個個卡口執勤人員送包子的建築公司老總,取消婚禮給各個卡口志願者送喜糖的新人小夫妻,給派出所送來消毒用品的小姑娘......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

蕭山「戰疫」的背後

有很多的普通人

他們可能是挺身而出的志願者

可能是疫情期間還在崗位上的

快遞員、外賣員、口罩廠的工人......

還有更多的人

都默默地用自己平凡卻堅定的力量

守護著蕭山這座城市

春天已到

萬物復甦

帶來生機與希望

摘口罩的日子

一定不會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v3WqXAB3uTiws8KBW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