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喪屍廠牌,是它

2020-03-19     第十放映室

2020之前,或許沒有多少人能想像得到:

喪屍群體的成功再就業,會發生在韓國。

就像《王國》剛剛上線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能預料到它的出圈。

用CNA Lifestyle的評論來說就是:

「誰能想到一部背景設置在朝鮮中世紀李世王朝的喪屍劇,能成為全球爆款?」

有此感嘆,自然與去年歐美喪屍產業圈的晚景淒涼密切相關。

前有《喪屍未逝》,活死人沉迷詩朗誦,起范兒文藝咖,看得人迷茫;

後有《喪屍樂園2》,全員奧斯卡,加持十年情懷,抵不過冷飯回鍋的俗套;

更別提拖,拖,拖到第十季的《行屍走肉》,24k純棄之可惜,看之無味。

瞄準歐美喪屍行業疲敝,Netflix加速了東亞風格新廠牌的鋪設。

早在《王國》第二季開播幾個月前,就開始全球範圍的預熱。

從裴斗娜「你們是不是在等我們」的預告片;

到最近紐約和洛杉磯街頭立起的大幅廣告牌。

賣力宣傳之後,終如願喚醒了一票期待。

資源釋出的那個夜晚,觀眾便急吼吼欣賞到了韓式喪屍百米衝刺、健步如飛的追逐。

並再次重溫了一遍牙牙到肉、剛健樸實、血糊淋剌的節奏。

而這場體驗,只需四個字就能總結:

有內味了。


01

若飢餓使地獄無處容身——

死人便會復活

《王國》這部韓式網劇,是以15到16世紀的朝鮮為背景。

當時的社會環境,是自上而下都處於一片「飢餓」中。

頂層政客貪戀權力,渴求慾望,殘酷無情;

而他們的人民,也是國家的根,卻飽受饑荒之苦。

即便民眾成千上萬的死亡,史料除了潦草幾筆,再無更多記載。

所以在劇里,喪屍攻擊就成了一個假想緣由的觸發點。

一邊,是廟堂之上——

權臣趙學洲為了與世子李蒼爭奪王朝權力,一手製造出國王喪屍。

因國王駕崩在先,按照正常的宗廟禮制,本是李蒼繼承大統。

可趙學洲卻想撐到他身為中殿娘娘的女兒生產,廢長立幼。

於是,民間奇術生死草應勢出現,國王之命得以拖延。

但這生死草的作用並非死而復生。

而是使其淪為嗜血如命的行屍走肉。

另一邊,是市井之間——

飢餓的百姓吃下了被國王喪屍咬過的屍體,爆發異變。

東亞喪屍廠牌,是它

海源趙氏家族安排的面診中,醫員李承熙的徒弟因國王喪屍殞命。

徒弟的屍體被帶回醫館,有人將他煮成肉粥分發給前來看診的難民。

不知情的百姓食用難得恩賜的「肉粥」,相繼被感染。

李氏王朝的喪屍之亂,正是起於廟堂之上與市井之間這兩端。

當喪屍咬死饑民,饑民變成喪屍,活死人軍團的數量不斷增加。

他們不懼刀劍,沒有痛感,失神的雙眼只剩「食物」。

從感染前看見貴族要實行跪拜,飽受蔑視還得面露敬畏;

到異變後肆無忌憚地吃貴族的肉,飲官僚的血。

劇里不乏位卑者掙脫身份桎梏,暴打高高在上「天龍人」附帶的爽感。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違背人性,再無人倫,以大寫的悲劇將人間拖入煉獄。

兒子跑來告訴老父親快逃,可自己卻被咬了。

變異後轉而撲上前,咬死了老父親。

母親把小女兒藏在柜子里,轉身去找大女兒。

可她身上傷口發作,變異後立刻咬死了大女兒。

甚至連那力保獨子屍身的貴婦人,也死於自己孩子之手。

「瘟疫」四散,沒有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更沒有公序良俗,全部撕咬不誤。

生死邊界,社會秩序全盤皆亂,就像海嘯席捲了一切。

而王朝世子李蒼,便是於此時登場。

憑心而論,這個主角起初不起眼得有些過分。

他血肉之軀,平平無奇。

不僅沒有《生化危機》里女武神的開掛神力,還頻繁被虐菜。

論牆內宮斗,先被年紀比他還小的後母羞辱到下跪;

後被構陷謀反,還打不過來捉拿自己的武官。

論野外求生,被一大群喪屍追得無力招架,只能反覆拚命逃跑。

不逃怎麼辦?

古代爆發喪屍之亂,光憑冷兵器能抵禦?

和歐美喪屍現代派喜好一槍爆頭不同,李蒼在逃跑中積累起了別樣經驗。

他帶著倖存者刀劍砍,弓箭射,甚至用削尖的竹子刺。

冷兵器爆頭的操作花樣繁多,效率又跟熱兵器相近。

而張牙舞爪的喪屍衝到主角面前,觀感上又將離觀眾更近。

看到李蒼一路奮戰,自會有很強的代入感。

如果是西方化喪屍爆發的故事,那必然是一出以逃生為主的傳記。

畢竟他們的產業圈,往往都關注末世人類的未來。

喪屍元素只是用來插科打諢的背景。

就像英國片《驚變28天》,送貨員突圍喪屍,駕車公路逃亡。

讓我們留神的,是世界末日他居然還大心眼地聽著搖滾找漢堡。

而美國派《喪屍樂園》,狙屍小分隊專注打出驕傲,打出精彩;

打出整套生存指南,打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然而喪屍怎麼來的?怎麼解決?Who cares?

這點上,東亞喪屍廠牌《王國》就很不一樣。

與妖魔奮鬥,不再僅僅針對泯滅人慾的喪屍,還有更為關鍵的癥結——

目中無人的權力擁躉。

當末日喪屍與古老王權結合,前者便作用在了主線劇情上。

活死人不再是末世的風景,而是少數人與戰爭的武器。


02

有人倒下,有人崛起——

血染大地

《王國》第二季,談論的儘是有關血的母題。

這血,除了意味著喪屍撕咬一切的猩紅畫面,還包括兩個關鍵詞——

血脈和血統。

首先,海源趙氏的血脈,象徵王朝權力,由領相趙學洲緊緊握住;

再者,李氏王族的血統,象徵王朝階級,則由世子李蒼苦苦相撐。

而這場血脈與血統的糾葛,說白了,就是權力與階級的較量。

先看趙學洲這一方,整個海源趙氏。

雖身為人臣,但這個派系已掌控了朝鮮王朝的一切。

論財力——

當百姓還在為活下去而不得不分食人肉的時候,趙氏即便一個小小縣官,也可以將酒肉肆意揮霍。

論權力——

家主趙學洲是領相,他的女兒又是一國王后。

兩重護身符,讓海源趙氏可以對寫下自己罪狀的儒生、軍士動以極刑。

排除異己,造下無數冤獄。

相較趙學洲一方隻手遮天,李氏王族就未免有些單薄。

儘管變成喪屍的王依舊是王,地位仍安置於王座之上。

但毫無疑問,這位王已淪為權力的傀儡。

而世子李蒼,便是這世上最後的威脅。

這個一身反骨的年輕人,暗中聯絡著各種反對海源趙氏的勢力。

他要撥亂反正,重振王族的階級權威。

矛盾之下,雙方几度波譎雲詭的算計,終催化出了一樁重要的流血事件:

趙學洲誘騙李蒼到聞慶鳥嶺。

在這裡,他放出早已變為喪屍的王,令父子自相殘殺。

最終也如他所願,李蒼砍下王的頭,天下皆將因子弒君父而憤然。

但他卻沒想到,世子之師安炫半路殺出,送了他一招不破不立的狠棋。

安炫激怒趙學洲,在眾人面前被滅口。

臨死前,他附耳向學生李蒼留下遺言——

這才有了化為喪屍的安大人,身插帥旗,狂奔而來。

徑直撲向台階之上,一臉震驚的趙學洲。

狠狠撕咬那張虛偽的面孔,報血仇。

那一刻,堂堂老將,殉節社稷;

那一刻,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穩坐釣魚台的趙學洲為什麼會輸?

安炫只是撕開了他敗局的一角。

如獅子一般高傲的他,怎麼也想不到會真正栽在自己的血脈手裡。

這個他從小看不上的女兒,他一手送進宮的王后,在他不知道的角落——

對他敲骨食髓。

權力的誘惑之下,中宮娘娘的一盞毒茶,送走的不再是生身父親。

而僅僅是一道邁向王座的障礙。

趙學洲敗了,敗得有些可笑,敗在對血脈一詞太過執著。

中宮娘娘瞞著他假懷孕,抱來的孩子是野種,會攪亂王朝的血統。

王朝的血統?笑話,從來與他無關。

畢竟他想要的就是保住權力,順便將李氏王朝踩在腳下。

可當局勢已微微轉變,自己地位不穩之時——

他仍不能忍受扶持一個陌生的孩子,讓趙氏血脈的純凈不再。

這是對血脈的潔癖,亦是對權力獨攬的極致理想化。

另一邊,起先一無所有的李蒼又為什麼會贏?

他心軟、重情,這本是我們印象中為人君王的弱點。

但正是這弱點,一路扶持著他攬獲人心。

即便老師生前已告知他身邊侍衛有異心;

即便他清楚是武英幾度泄露消息給趙學洲;

他始終不忍也不願放棄他。

這個會為了讓懷孕妻子吃飽,冒滅三族之罪偷他茶果的下屬;

跟他出宮經歷了重重坎坷,落魄時依舊敬重他的護衛;

答應了他回去後要一起吃肉的朋友;

只是又一個被權力摁住了軟肋的可憐人。

樹林裡,李蒼抱著武英滿身是血的屍首痛哭崩潰。

空曠的雪地,早已失去太多的他卸下了世子的尊嚴。

一聲聲哀呼,叫囂著內心的辛酸與迷茫。

《王國》里充斥著直白的生離死別,以及熟悉的飲恨長嘆。

鮮血一遍遍浸染大地,仇恨積累到如山般沉重。

這個本質爭權奪利的故事,瀰漫的正是這種東亞均能共振的情緒。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歐美喪屍產業圈,總偏好爽文系路線。

《生化危機》看的是什麼?

看的就是愛麗絲單方面血虐喪屍,一路升級,酣暢淋漓。

但到了東亞喪屍廠牌,韓國人反倒把「怒而不爭只能恨」當作了精髓。

悲而不哀、因悲而振的糾結情感,則成了《王國》鮮明的個性。

活死人也好,政權黨也罷,甚至是殉道者——

他們盲目、狂熱、殘忍,對他們的殺戮同樣也無情、犀利。


03

民以食為天

當李蒼來到王叔處尋求點撥,整部劇最核心的主題才得以解開:

權力與階級的爭鬥,遠猛於喪屍之亂。

陰謀權術一旦荼毒了黎民蒼生,整個國家也將潰爛。

在這樣的處境下,原來他一直看重的血統,根本不值一提。

而嘗過了來自權力誘惑的貪嗔痴恨,一路浴血成長,李蒼終於悟得成王之道: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此話一出,一切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當都城王宮因趙氏一黨最後的瘋狂被喪屍侵襲;

當宮外百姓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李蒼學著像老師安炫那樣,捨身取義。

放下生命在所不惜,何談那虛妄的血統與階級?

一個人究竟是為什麼而活?

劇里很多角色都有自己的堅守、目標,以及他們的心之所向。

他們仁義、無私,將個人置於集體之前。

所以我們應該記住這些頂住大門的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而戰。

東亞喪屍廠牌,用兩季的長度穩住了腳步。

節奏之快、內容之成熟令人咋舌。

但撇去這些來看,這部劇仍留有不少不足。

說個製作上最大的觀感——畫面太黑。

尤其一到晚間戲,天曉得想看清主角表情是件多費眼睛的事。

背景就不提了,迷之打光加黑衣只能看見半邊臉

還有醫女舒菲這個角色。

從第一季開始就是工具人,到了第二季仍沒發揮效用。

看不清人物性格,只是在世子一派呼喚「奶媽」時出現,推進劇情。

對裴斗娜這樣級別的演員來說,確實是種浪費。

不過最讓人意難平的,還是結尾收線太勉強。

讓整個故事出現了拖戲的嫌疑。

兩季歷練,李蒼已然知曉王族血統與百姓孰輕孰重,離成王就差最後一步。

結果,他卻把王位讓給了一個抱來的嬰孩。

歷史上幼童即位致使天下大亂,朝代更迭的例子不勝枚舉。

世子卻能得出讓元子繼位才能維持國家穩定的結論。

豈不匪夷所思?

第二季結尾,女神全智賢領到了十幾秒的戲份。

這十幾秒里,寫滿了「第三季一定要看」的潛台詞。

可全新篇章開啟,推翻宮斗探索黑市,還能不能穩住步調?

誰都不知道。

既然一切待定,惟願替你說了這麼多好話的東亞喪屍廠牌,別 打 臉。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to_9nABfwtFQPkdD3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