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酸溶屍、連環殺人,這部台劇尺度這是要破天!

2020-05-26   美劇鋪

原標題:強酸溶屍、連環殺人,這部台劇尺度這是要破天!

近兩年,台劇的勢頭,可謂越來越生猛。

隨著身後HBO和網飛兩大金主的加入,題材、尺度和深度都得到了令人咂舌的拓展與提升。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再到《用九柑仔店》、《噬罪者》、《想見你》……

一部部熱映作品不僅品質優良,有些更直擊社會痛點。

在讓人看爽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這不,最近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劇——

誰是被害者

The Victims' Game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復劇名,即可獲取~

這部劇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家徐瑞良的作品《第四名被害者》。

目前豆瓣8.1。

這是現在網飛製作的華語劇里,評分最好的一部。

近年來,網飛在亞洲地區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華語劇的成績總是不好。

《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莫不如此。

沒想到這一回,《誰是被害者》全八集一次性上線後,口碑竟然還不錯。

相比《罪夢者》的「拖沓混亂」,《誰是被害者》明顯更符合觀眾的看劇習慣。

此外,劇中的演員,都是老熟人。

男主張孝全,之前和網飛拍了《罪夢者》,《誰是被害者》是第二次合作。

女主角許瑋甯,還記得她在《目擊者之追兇》里的黑化微笑嗎?

……當時小編就一哆嗦。

還有彩蛋人物,林心如。

素顏妝、扮丑,扭曲惱怒的咆哮。

讓人過目難忘。

作為網飛出品的懸疑劇,一開頭肯定免不了重口味大場面。

不到十分鐘,第一樁殺人案,來了——

溶屍案。

過氣女歌手蘇可芸被發現在一家酒店的浴缸中死去。

屍體被強酸溶解,身體內含有大量的麻藥。

被強酸腐蝕而死,想想就要人毛骨悚然。

而這僅僅是本劇一連串殺人案的開始。

當你剛從溶解的屍體中緩過神時,本劇又送上來第二個「驚喜」——

焚屍。

一幢尚未竣工的大廈頂樓發生火災,現場僅有一具屍體。

屍體全身焦黑,殘留的衣服和身體呈現出炭狀,而且死後維持著怪異的跪姿。

死狀堪稱慘烈。

連環殺人案,節奏緊湊,花樣百出,格外下飯。

一樁死亡案件,是大尺度和獵奇。

但連續不斷的詭異死亡,就將懸念直接拋出:

被害者到底是誰?他們之間有哪些關係?兇手又到底是誰?

追查這樁連環殺人案的人,正是法醫方毅任(張孝全飾)和新聞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

兩位主人公,同樣都不是普通人。

法醫方毅任,患有亞斯伯格症,屬於自閉症的一種。

興趣狹窄,工作起來廢寢忘食,人際交往能力極差,妻離女散,連同事也不愛理他。

而新聞記者徐海茵呢?

美貌幹練的表面下,裹藏著一顆「嗜血」的心。

找上訪談對象,隨意撒謊,淚水說來就來。

碰到獨家新聞,她如同只螞蟥,不逮到點什麼決不罷休。

為能搶要聞,常常遊走於法律邊緣。

「連環殺人案」這種大案子,立即就引起了她的注意。

然而,警方迅速斷定:溶屍案死者是過氣歌手蘇可芸,自殺身亡。

但在法醫方毅任再一次檢查後發現,浴缸中的死者,屬於一名男士。

大庭廣眾之下,大變活人?

還是個男的?

他殺還是自殺身亡?蘇可芸是被害者,還是兇犯?

還沒等警方醒神,第二具屍體和反轉就已經出現——

只差一秒,「殺人嫌疑犯」蘇可芸在警方的瞠目結舌中,化為一具焦屍。

到底是誰殺死了浴缸中的男人?又到底是誰殺死了蘇可芸?

證據將箭頭指向下一個人:地產銷售張聰健。

而張聰建的死,同樣來得飛快——

張聰健被發現死於一座倉庫……

故事到這,是不是有一種台版《輪到你了》的感覺?

這場連環殺人案里,一個謎團接著一個謎團,案件仿佛已經滑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殺人者在被懷疑的下一秒,立刻被殺。

被害者,一個,一個,又一個,接連出現。

死者身份,推翻,推翻,再推翻。

警方和觀眾好像是上了死神來了的雲霄飛車,暈頭轉向,迷惑不解:

上一件案子還沒有查明。

下一秒便是急轉彎:死亡已經來臨。

只有法醫方毅任和記者徐海茵,在重疊如山的死亡中,搶先發覺了一個並未死亡的核心人物——

方毅任已經離別多年的女兒:江曉孟。

和妻子離婚以後,女兒被帶走,他們便再沒有聯絡。

想不到多年後的再度「重逢」,居然發生在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地方,命案現場。

方毅任悄悄掩藏了這條線索,開始獨自找尋女兒的下落。

而在追尋女兒的蹤跡時,方毅任也漸漸地感悟到一件事——

他真不是個東西,前妻得病過世,他不知道。

女兒被送進少輔院,他不知道,女兒從少輔院逃跑,他不知道,女兒去夜總會坐檯,他依然不知道。

他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對女兒數年來的情況不管不顧。

更諷刺的是,有關女兒他唯一能找到的有效信息,來自於一篇新聞報道——

酒店妹狠砸酒瓶,男客險喪生。

通過這條報道,他找到了起初採訪女兒的記者,徐海茵。

徐海茵對這件兇殺案很感興趣,想獲取更多的內幕信息,寫進自己的獨家報道。

二人互相利用,開始結伴調查。

而隨著情節的不停展開,隱藏的秘密也逐漸浮現。

在調查檢測中,方毅任發現,除了蘇可芸、張聰健,第一具浴缸男屍也在後續調查中確定了身份——

方毅任女兒的好友,一同在夜總會工作的「少爺」,游成皓。

在不斷更新的案件線索中,我們知道了他們三人的故事——

過氣歌手蘇可芸,為了能復出,甚至是把毒都戒了。

在老友的幫助下,她錄製了新唱片。

一切看上去都在變好。

可她無意中聽到老友的閒聊後,卻只剩下失落。

「看起來怪怪的,樣子都變了,不行了……」,「都老朋友了,幫他最後一次吧……」

全是很正常的談論,也不是嘲笑的口吻。

但就是這平白的事實,深深刺疼了蘇可芸的心。

而雜誌由於吸引眼球,更直接對她進行人身攻擊。

而張聰健則曾是譽品公司的銷售冠軍,同事羨慕嫉妒,領導賞識,春風得意。

公司還許給了他豐富的獎金。

可也正是由於工作的過度勞累,他得了癌症,胃癌晚期。

打這以後,一切都變了,公司要求他自行離職,許下的獎金也遲遲不到位。

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由於家中老年痴呆的父親,他決定去和公司討說法。

但原先總是笑面相對的經理卻變了臉——

說實在的,業績獎金都是提供給那些,能夠持續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人,你現在這個狀況,怎麼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利益啊?

游成皓的故事較為簡單。

他是個男人,但他想當一名一個女人。

父母不理解他,和他斷絕了關係。

他們三人都嘗夠了世間冷暖,失去活下去的動力。

但卻又都在死前完成了自個的「遺願」——

游成皓想像女人一樣活著,要不然那就像一個女人一樣死去;蘇可芸在死前見到她的個人專輯因為「她」的慘死而大火;張聰健的公司也被舉報、立案調查。

他們在別人協助下達到自個的遺願後,又用自殺滿足了他人的遺願。

說到這,故事還未進行一半,還有許多迷題尚待揭開。

但帶給我們生死與人性的思索已經夠多。

一個人的死亡反而成為了另一個人生命結束前的光。

自殺不是軟弱,反而是一個絕望之人能做出的僅有選擇,是他對全世界所做的最後抗爭。

當我們了解了他們的故事,我們或許就能理解他們選擇死亡的原因。

有些人選擇活著,有些人選擇死去,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生存或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連莎士比亞都沒有答案的問題,《誰是被害者》或許不應該魯莽地給出一個想當然的雞湯式答案。

就像劇中所說,「死亡不可怕,毫無希望地活著才可怕。」

只有給予絕望之人了解和希望,讓他們感受到哪怕一分一毫的溫暖,我們或許才有資格勸他們活著。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復劇名,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