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龍 李凱文 王子琦
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如何因地制宜,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通過就業致富,一直是門學問。而在新鄉衛輝,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衛紅花這一特色產品,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特色的扶貧路。
在衛輝市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再過一段時間,就會生長出一株株像這樣集藥用和食用價值為一體的衛紅花,而這種花呢,也被當地村民視作為增收脫貧的致富花。
紅花在衛輝市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歷史上,衛輝府的紅花、懷慶府的菊花、彰德府的棉花被譽為「豫北三花」,所以衛輝市的紅花被譽為「衛紅花」,是河南省歷史悠久的名優特產,憑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和「藏紅花」一樣馳名全國,並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為了培育和壯大這一歷史品牌,09年成立的衛輝市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根上開始用心培育、種植和加工。十年時間,徹底打響了衛輝衛紅花的名聲,產品遠銷國內外。
衛輝市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李保林:十年來,我們圍繞衛輝衛紅花這一歷史品牌,叫響衛輝農產品質量,如今不僅拿到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又和北京同仁堂簽訂了長期合作。
合作社的逐步壯大後,李保林又將衛紅花變成帶領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花。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和銷路,在每年收花、摘花時節,帶動數百人次前來務工,截至目前,已累計帶動200多人脫貧。
品嘗到種植甜頭的衛輝市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向我們介紹, 剛開始時候種的是玉米,一年就是1000塊錢左右的收入,現在一直都是種的紅花。這個紅花一年一畝地的凈收入是4000多塊錢左右,然後毛利潤下來是5000多塊錢。
如今,盛名在外的衛紅花肩負著傳承歷史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任,李保林說,他們將繼續不遺餘力地把名貴中藥衛紅花傳承和發揚下去,努力把這朵久負盛名的「豫北名花」做大做強。
衛輝市鑫福林衛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李保林: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將產品做大、做廣,同時也做精、做細。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通過就業增收,共同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