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這裡的人們用花的艷麗創造奇蹟

2019-08-09     後宮地圖三千

既然江里沒有金子,那麼多人涌這裡做什麼?

多年前,一位攀枝花詩人如此叩問這座萬里長江第一城。

在中國的幾百個城市中,輕易就可以數出好些個攀枝花的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它是全國唯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座在60年代以前的地圖上找不到的新興城市,一座因大型企業而興建的城市,一座建立在自然環境惡劣地區的城市,等等。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攀枝花離它所在的四川省省會成都已經十分遙遠,它就那麼有點離群索居地落在了川西南伸向滇北的角落裡,這裡地處攀西裂谷中南段,山高谷深、盆地交錯是它的地理特點。這一點,只要到過攀枝花市區的人都能從城市沿著狹窄而陡峭的河谷一層層地分布在河谷兩岸中感覺到。

無論從乾熱的氣候還是從多泥石流的地理條件來講,攀枝花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但由於有了地下的礦產,這裡在50多年的時間裡被建成了川西南和滇北幾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最大的城市而且,它的偉大設想還更要雄心勃勃,那就是建成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域市,要蓋過相距不遠的西昌、麗江、大理和昭通等古城。

如果選擇在夜晚信步走到攀枝花市區的某個較高位置的空地,可以看到金沙江兩岸燈火通明,一座座高大的煙鹵像一些黑乎乎的巨手伸手天空,終年不斷地噴吐著黃色和灰色的煙霧。要是居住在靠近這些煙囪的地方,剛洗過的衣服放到露天裡,要不了半個時辰,衣服上就會落滿了細小的灰塵。每一座煙囪下都有一些車間在晝夜不停地生產著,機器的轟鳴聲和鐵道專用線上火車的呼嘯聲,二者含混地夾雜著金沙江的咆哮聲此起彼伏。50多年來,這個城市天天如此,夜夜如此,仿佛一座永遠不會熄火的巨大工廠。

1954年6月,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許克勤帶著一些學生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一帶普查找礦。就是這次原本為學生實習性質的普查,他們發現了攀枝花地表下深埋的礦產。他們在報告中指出這一帶蘊藏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估計在1億噸以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1964年,國家三線建設進程中,開發攀西礦再次提上了議事日程。據說,毛主席在此前聽取地質部長李四光有關攀西地區發現大量礦產的彙報時,曾隨口問那裡叫什麼名字?彙報的人都回答不上來,因為那時的攀枝花還是完全沒影兒的事。人們只好回答主席說,那裡是一條裂谷,只有七戶人家和一棵大樹。毛主席饒有興趣地問那是棵什麼大樹?人們回答說,那樹的名字叫攀枝花。主席想了想說,那就把那裡命名為攀枝花吧。

如同當年大慶和石河子等性質相近的幾座資源城市的初建一樣,建設者的大軍開進了攀西的這條陡峭河谷。今天,當年荒涼的河谷兩旁已見縫插針式地建起了眾多的廠房、宿舍和公共設施,但仍可從不遠處的山坡上遙想原初的攀枝花是何等模樣。這裡是水土流失極其嚴重的金沙江乾熱河谷,每年的漫長夏季里,悶熱的風順著河谷吹拂,讓人感覺到的不是涼爽,而是難以承受的氣悶。兩岸都是高聳的山峰,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幾乎全是些光禿禿的連草也不長的荒山,每到雨季,失去了森林羈絆的泥石流便橫衝直撞地滑進了湍急的金沙江。

這的確不是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但礦石在這裡,資源在這裡,除了讓人去適應環境並改造環境,建設者們沒有其它辦法。最終,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就建在了金沙江畔一個叫做弄弄坪的地方。這是一個小山坡,長不過三四公里,寬不過一公里,高差卻達80多米,它的陡峭可想而知。

就像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以色列,竟然通過他們的聰明才智成為世界上出口鮮花創匯最多的國家之一一樣,在攀西大裂谷這個不宜人居的地方,攀枝花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它原有的模樣。儘管這種變化還無法和以色列在沙漠裡培育鮮花的人間奇蹟相比,但攀枝花,它不僅在狹長的河谷地帶擺開了現代鋼鐵企業的陣勢,並在30來年的光陰里成為西部最重要的資源基地。而且,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裡已成為四川的熱帶亞熱帶農業大本營。每年初春,當成都平原上的蔬菜還是細小的幼苗,水果還是花褪殘紅時,憑藉全年2300~2700小時的日照和從河谷到高山具有的亞熱帶至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攀枝花的番茄、辣椒等喜溫蔬菜,以及香蕉、石榴、葡萄、芒果、番木瓜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紛紛通過成昆鐵路一路北上,帶著陽光的鮮活生動,出現在了霧靄蒙蒙的老成都和四川其它城市市民的餐桌上、果盤裡。

那株陪伴著大裂谷七戶人家休養生息的攀枝花,它既是這個城市的名稱,也是這座城市的象徵。攀枝花又名木棉,高大、筆直,紅碩的花朵具有一種普通的花兒所沒有的陽剛之氣。也許,它正好象徵了這座城市:作為西部鋼城,攀枝花是工業的,雄性的,甚至也是粗魯的,帶著烈火淬過的堅硬質地。但是,當這座城市在這條不宜人居也不宜農耕的河谷里建立起了現代化的亞熱帶和熱帶農業,當鮮花從這裡託運到遙遠的大都市,甚至,當群下了晚班的年輕女工洗盡了身上的灰塵,行走在金沙江邊那一方方雖然稱不上寬闊,但卻十分秀美的花園裡,你沒法不感到這個城市那勃勃的生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FB5fGwBvvf6VcSZQO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