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韓九叔 圖 / 網絡
本文系國學文刊原創,轉載請註明
佛說:「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人世間,所有的遇見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相識都是緣分一場。
茫茫人海中,有的人成為過客,有的人記恨了一世,有的人攜手相伴了一生。
無論遇見誰,高情商的人都能遵循以下三個原則,與人相處舒服,自己活得自如。
以貌,不可取人
《增廣賢文》有云:「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要想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往往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相處,人心難測,不可透過外貌去隨意揣摩。
穿著打扮只是風格,長相如何只是遺傳。
有的狼,只是披著羊皮,有的天使,只是不幸被惡魔換了臉,落入凡間。
生活中,那些看起來貌不其揚,甚至是衣衫襤褸的人,也許有著一顆無比高貴的心。
曾看過一個報道:
一流浪漢來到派出所,掏出了一千元,說:
「我在報紙上看到你們在搞助學活動,我也想捐一筆錢,你們幫我轉交一下。」
「錢可以少捐點,馬上就冬天了,你給自己留一些啊。」民警說。
「我能照顧好自己的。」
在竭盡所能的善良面前,外表早已變得無關緊要。
拋開固有思維,摒棄以貌取人,把看人表象的程序一鍵刪除,和時間一起,才能看清人間的善惡真假。
交淺,不可言深
人人生而孤獨。
因為孤獨,所以生成彼此的圈子,也因為害怕孤獨,容易讓人卸下防備,犯下交淺言深的錯誤。
年輕人與網友聊得水深火熱,到頭來才發現是詐騙集團;
老年人與小伙一見如故,幾番閒聊便覺慰籍了心靈,掏出大半輩子的積蓄買下成本廉價的保健品;
中年人與酒局上萍水相逢人的稱兄道弟,講了許多掏心的話,其實,很多酒局上的相見恨晚只是摻了酒精的互相吹捧罷了。
《菜根潭》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與人交往,分寸感十分重要,戒備心不可或缺。
很多笑,裡面是藏有刀的,殺人於無形,對交情淺的人下手,可以減少感情成本。
生活中,有的人會替自己的知己保守秘密,但會將交情淺的人所謂的秘密踐踏,公之於眾,獲得利益上的好處或是八卦後的快感。
說話保持理性,衡量清楚與對方的關係,才能不落人話柄,不惹火上身。
語言,不可傷人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幫助別人,也可能誤傷別人。
生活中,總有一些口無遮攔的人,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說盡傷人之言。
他們自以為從上帝角度看待問題,作出理性分析,實則是貧嘴餓舌。
惡言出口,久而久之,被眾叛親離。
與人相處,不可口吐惡言,傷害別人,不僅如此,說好話時也要心中有尺,把握分寸。
有的良言也會帶刺,有的玩笑也能揭人傷疤。
勸誡別人的話沒經修飾,激化了風暴;
讚美的話語氣不對,成了揶揄;
好心提醒他人之言時機不對,被誤解為嫉妒。
正所謂「刀瘡易沒,惡語難消」,所有讓別人不舒服的話,都能稱為惡語,惡語傷人者必自傷。
鄧析曰:「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嘴上積德,不說傷人的話,換位思考,心中有數,才能擁有好人緣、好運勢、好風水。
人活一世,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好有壞,有愛有恨。
在對待這些人的態度里,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不以貌取人,不交言淺深,不惡言傷人,值得所有人奉行一生。
謝謝您的閱讀。
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我會根據要求後續聲明或第一時間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