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王建林的一句:「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而今變成了員工先貪它一個億。
01
王健林這兩年在忙什麼?除了一邊「賣賣賣」,就在忙著反腐了。近日,鳳凰網的一篇報道再次讓萬達反腐進入觀眾眼帘,借著這個話題,今天CEO君想和大家聊聊萬達反腐那些事兒。
時針撥回8月30日下午,一場全集團被要求觀看的廉潔自律警示教育大會上,王健林表情嚴肅,對近期發生的貪腐事件怒斥近半小時。
這起貪腐案差點毀掉了王健林引以為豪的漢街萬達。公開資料顯示,漢街萬達是萬達集團目前投資額最大、定位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業內朝拜之地」。
開業時,雖然包括Prada,LV之類的品牌都失約了。但是漢街萬達還是迎來了萬寶龍、Frankie Morello等品牌,很多都是武漢首店或者二店,也算風光一時。
但在兩年後,這其中的大多數品牌就撤離了萬達,品牌固然有自己的考慮,但是很難說沒有商場的因素。比如,商場的活動,會被管理人員層層轉包。王健林生氣地說,連做表面樣子都不做,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這是黑社會啊。
在萬達內部,貪腐是條不能逾越的高壓線,去年八月,一名跟隨自己17年的老臣也栽在了腐敗上,現在又爆出大案,王健林能不氣嗎?
02
在地產圈,很多業務埠的從業人員都直接和錢打交道,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可能性極大。截至2018年,萬達資產6257億元,收入2143億元,員工數量超過10萬,項目分布於上百個城市、業務部門多、管理鏈條長。在萬達這樣一家巨無霸公司,貪腐行為時有發生。
梳理近年來萬達的反腐歷程可以發現,「商管」二字出現頻繁。2015年,萬達審計部門曾查處一起18人的貪腐行為,牽涉的部門包含了百貨總部、商管系統、牡丹江項目公司、西安項目公司,前三者所涉及的人員最多。
招商是一塊大肥肉。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新開的萬達廣場,品牌商往往考慮到「場子」需要養幾年,會謹慎抉擇是否進駐,但對於一些城市核心地段的成熟場子,很多品牌商趨之若鶩。這中間便存在「尋租」空間。
一位要求匿名的品牌商透露,品牌要入駐購物中心中什麼鋪位、租金怎麼談,內幕交易很難防範。此外,購物中心會定期對品牌進行調整,調整的內容可能涉及位置、面積甚至去留,這些權限也在商管高層手中,所以不處於強勢地位的品牌商往往會與這些高層「搞好關係」,由此可見,腐敗案件的發生也不足為奇。
王健林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在萬達2014年工作報告特別提出,要「強化對商管的監督審計」。王健林說,「我們發現,萬達廣場火了,到期調租金的時候,有個別管理人員吃回扣,審計一查人就跑了。跑了就行了嗎?如果金額大,照樣移送司法。事後調查發現部分商家敢怒不敢言。為什麼敢怒不敢言?萬達有投訴部門,今年審計部門要對所有商家做一次普及教育,告訴投訴辦法,可以直接投訴到集團審計中心。」
03
軍人出身的王健林眼睛裡容不下沙子,審計部也是王健林唯一直管的部門。然而萬達還是接連曝出大案,王健林的震怒可想而知。
在官微中,萬達稱審計部門為「福爾摩審」,提起審計部門,員工紛紛表示「權威專業,讓人特別害怕」。
這支審計隊伍成立於2001年,其成員由財務、工程、預算、土水電各專業人才組成;如今從零到有,逐步擴容至6個部門。審計部門的帶隊人,是萬達集團黨委書記兼審計中心總經理高茜,她也是王健林特別信任的人之一,是萬達商業當時上市招股書中唯一的女性高管。
萬達審計到地方去,地方員工紛紛表示怕了怕了。通常的情景是,審計到各地,都會舉行一個全員的審前會議,包括打掃的阿姨、司機都得參加。隨後,審計人員會拿著王健林的審計指令,然後把這張紙往總經理的桌子上一放,上面寫著「審計指令」四個大字,哪個公司委派什麼人到你公司進行例行審計,請接待配合,落款:王健林。
之所以叫「福爾摩審」,審計部門還擅長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突破口。如在幾年前,審計人員去成都某國際酒店審計,在一個星期時間裡,審計人員從上萬張單據裡面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些進口的原材料的入庫單和出庫單經常會出現一個人的字跡,而這個字跡又不完全一致。就憑著這個字跡,他們一直摸下去,發現這個人會趁著出庫員不在的時候,模仿簽字,一出一進,監守自盜,多餘的錢都歸他了。上萬張單據屬於大海撈針,但是即便是這些細微到別人不會注意的地方,也難逃萬達審計的法眼。
04
前媒體人羅昌平曾將萬達反腐模式總結為「中央集權模式,輔以高薪養廉。」此話不假,早在2015年,萬達每年都有一半員工能晉級,加薪幅度高達20%。除此之外,每個高管都簽合同,不准推薦任何親戚來萬達工作,包括王健林本人。
除了這些常規途徑,萬達項目公司人員甚至曾到監獄參觀。2016年,呼和浩特萬達廣場置業有限公司的中高層員工們就走進呼和浩特市第二監獄,參觀監獄監管教育設施、服刑人員生活園區及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
即便如此,貪腐行為依然如燒不盡的野草般生長。其實擁有同款苦惱的不僅是萬達,眾多民企也相繼自曝內部腐敗事件。僅在今年,螞蟻金服2位80後員工利用負責支付寶客戶的准入、投訴管理的職務之便,受賄超過1300萬元;小米公司也發內部稱其內部的內審監察部發現並查處了多名小米員工違規舞弊事件……
而民企反腐也帶有鮮明的公司特色:萬達依靠位高權重的「審計部」,360有個「監察部」,百度成立了一個由檢察官、警察出身的員工組成的「職業道德建設部」。
民企腐敗為何會野火燒不盡?這一點與民企的「家天下」模式息息相關。比如民企高管多是自家人或是歷經創業艱辛的手足,實在是很難下手。即便有下手的決心,也會面臨輿論和道德上的巨大壓力。其次,民企的壯大往往從原罪開始,當主政者被貪腐者抓了小辮子,對高管貪腐下手就成了雙刃劍,一發力,既會傷著別人,也會傷著自己,說不定分分鐘會拼個魚死網破。
儘管如此,像萬達集團等民企對於反腐的態度仍是勢在必行,正如9月19日,在2019年萬達商業年會的場外,豎立著一塊看似與會議主題並不相關的牌子,上面寫著,「萬達集團對商業腐敗始終保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