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的壺吧!」「別擔心,我教你」

2019-07-02     紫砂壺記

紫砂壺之於其他茶具,最大區別該是理、趣二字。理的是品茗特性;趣的是包漿之美。在喝茶的過程中,紫砂壺因茶湯的滋養而變得光潤似玉,越發精神別致。



未包漿(左)已包漿(右)

但世上事,倘若皆如人意,豈非無趣?

有些壺友就在養壺的過程中,就常常因為包漿不夠漂亮,而顯得和旁人格格不入。

錯誤的養壺方式


1、淋而不擦

泡茶後將茶湯淋在壺上,確實可以養的又亮又快。

但有的人既不擦又不刷,認為可以多吸收一些營養,久而久之,一層又一層不均勻的茶垢包裹,使得壺身表面膩黑而無美感。


供春

2、乾擦壺身

擦壺一般是選擇在壺濕的時候,才能讓紫砂壺充分吸收茶汁。

但很多人在壺乾的情況下也喜歡拿茶巾反覆擦拭,這種做法往往會因為摩擦而對壺造成傷害。


西施

3、用手擦壺

在文玩界有這樣一個說法:用手去把玩摩擦,更容易產生包漿,這個在紫砂壺上往往行不通。

紫砂壺的雙氣孔特性,使得它的吸收能力很強,經常性用手擦壺很容易被汗水污染,導致包漿不均,從而影響茶味。


秦權

4、長久浸泡

長時間把茶渣茶水浸泡在壺中或者直接泡在茶湯裡面,能快速把壺養出光澤,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長此以往,一把滿身餿臭味的紫砂壺。


匏尊

養好一把壺,需要的是時間,切忌急功近利!

養壞了,如何補救


1、針對發霉

有壺友會因一時疏忽,未將茶渣倒出,茶壺又長時間不用就會產生霉變,出現異味。


建議:壺內注滿沸水晃數下傾出,反覆幾次,霉味全無。



2、針對茶垢

這就是上面錯誤養壺的第一點導致的,長期用茶湯淋養紫砂壺不清理。茶垢的堆積還會影響紫砂壺的透氣性,出現衛生問題。

建議:用海綿蘸鹽摩擦,可去。


3、包漿不均

由於清理不當,形成的茶垢或茶漬線,茶巾無法擦掉。

建議:一旦產生一般是很難清除的,使用過程自行注意!




5、碰到油漬

紫砂壺靠近油煙,油漬會吸附上去,很難清理掉,久而久之不用養,滿身「賊光」,令人不適。

建議:重新開壺,文火小煮,但此法未必完全適用,還需平時多加註意儘量避免靠近油煙。

6、吐黑

「吐黑」問題,段泥類的壺最為常見,經過熟普泡養的段泥,更是會形成不規則的一團團黑暈。

建議:「回爐」重新燒結。(注意:回爐有風險,燒損率在10%左右。




「吐黑」是對身體完全無害的,反而證明了你所使用的是真正的紫砂壺,所以一般建議不要回爐。

包漿這件小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不是特難,對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253pWwBvvf6VcSZ0U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