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中午,位於江蘇的盱眙縣天都幼兒園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
四個小朋友因為沒有按照規定午休,頑皮打鬧,影響到了其他的小朋友的正常休息,所以大一班的老師陳麗珠便對四人進行了體罰。
排隊輪流扇耳光。
真可謂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體罰孩子這件事情在社會上屢見不鮮。
位於西安北郊的一所幼兒園——西安市方新路謙合國學幼兒園,六一兒童節當天傳出了三段讓人揪心的視頻。
流出的視頻顯示,在一所幼兒園當中,一堆五六歲的孩子排著隊,一位穿著紅色大衣的老師拉拽著其中一名男孩並教訓著什麼,隨後又對另一名趴倒在地的孩子連續踹腳。
有一個穿著紅色大衣的老師拽著一名女孩的辮子,然後走開。
第三段視頻則明顯看出來老師拽著另外一名女孩的辮子。
整段視頻總共43秒。
而同樣位於安徽的一名名叫佳佳的7歲的女孩,在一天夜裡突然暴病身亡,而以其原因是因為佳佳作業做了很多錯題,加之其父親工作不順心,順手打了一下後腦勺,導致孩子顱內挫裂傷,從而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
很多家長和老師「恨鐵不成鋼」,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至理名言。
確實,當孩子們不聽話時,老師和家長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責罵就是體罰,卻沒有想過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孩子又不是機器人,並不會一直聽話,難道我們做父母的除了「棍棒」再無其它辦法?
打罵孩子,除了身體上的傷痛以外,最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
1.孩子自信心會受到很大傷害
雖然兜媽理解每個家庭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但是體罰孩子會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極度匱乏,缺乏安全感,遇到任何問題也不會再尋求父母的幫助,甚至極端一些的孩子還容易在長大後走上犯罪的道路。
2.學習分心
孩子在被父母體罰後,往往會心情變得極差,落差感會很大,在上課過程中會出現分心,無法安心學習的情況,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會越來越差。
3.逆反心理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逆反心理,當我們小時候被父母或者老師打罵後往往不會想自己哪裡做錯了,而是會變得越來越倔,開始不停的在任何事情上反對父母。逆反心理的加重會不知不覺中惡化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4.仇恨心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於父母的依賴性會很強,父母對於孩子的體罰會導致我們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孩子會認為父母越來越不喜歡他們,導致他們性格開始變得孤僻,開始慢慢疏遠父母,情緒累積到最後很有可能使孩子仇恨父母。
「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也是從孩子的年齡一點一點成長的,小時候我們也會不理解父母,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注意當孩子犯錯之時,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體罰,應該多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要拉近我們與孩子的距離
作為孩子,他們很多時候無法感同身受作為父母的我們的不容易,同樣我們也從來沒有換位思考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候的樣子。孩子什麼時候最不聽話?那一定是他的內心感受被忽略的時候,他們不是我們成年人,沒有辦法做到像我們一樣理性思考。
我們做父母的要多與孩子溝通,遇到困難我們也要幫助孩子分析,而不是一昧的打罵。
然後我們要學會給孩子講道理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因為小而沒有思考的能力,只要犯了錯就是「貪玩」、「愛胡鬧」,真相卻不是這樣的。孩子們的思考方式和大人不同,並不是不會思考。
當我們的孩子犯錯後,我們要先問清楚「為什麼會犯錯」,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假如孩子真的貪玩,我們可以給他講道理,告訴他這樣不對。如果孩子犯錯的出發點是出於好意的呢?我們要學會給孩子講道理,這很重要。
最後我們要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必須要求自己先變成什麼樣的人。
父母沒有耐心,經常對孩子輕則吼叫,重則打罵,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本加厲。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在教育這條長久之路,我們要做的是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孩子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