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兩軍會戰卡昂,手握重兵的蒙哥馬利,為何無法按時奪取卡昂?

2019-10-17     歷史皇太后

卡昂是法國北部海岸的一個城市,位於諾曼第大區卡瓦多斯省中部的奧恩河河畔。卡昂這個名字是由古凱爾特語裡的「Catumagos」衍變而來,意思是「發生戰鬥的地方。」

如名所示,在二戰歷史裡,這裡確實爆發了殘酷而血腥的卡昂戰役,也是諾曼第登陸期間,英軍傷亡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役。那麼到底英軍是因為什麼,而在這裡損失慘重呢?

一、焦點,卡昂

1944年6月6日,盟軍實施代號霸王行動登陸法國北部,在海灘上實施代號為大君主行動的登陸行動。數千艘船隻在大約3,000架飛機的支援下進攻在諾曼第的海灘,可以說D日的登陸行動基本上是成功的。然而,未能攻取卡昂,卻成了盟軍所遭遇的一個威脅。

儘管盟軍投入如美軍第101空降師和第82空降師、還有英軍第6空降師(配屬有加拿大空降營),等一系列精銳傘兵部隊,試圖深入德軍戰線後方作戰,並奪取重要的據點。

比如英國和加拿大傘兵在寶劍海灘背後的任務是攻占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樑,如霍薩和飛馬橋,以及消滅在梅維爾的炮兵組,以阻止實施反擊的德軍。按照計劃,這些傘兵部隊應該設法在卡昂以北、奧恩東岸建立1個橋頭堡,這樣盟軍可在優勢下進攻卡昂。

然而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盟軍在諾曼第區域的登陸行動仍舊顯得緩慢了一些。雖然說盟軍所選擇的並非德軍的主要防禦方向加萊,而是防禦較為薄弱的諾曼第海灘。但是就算是這樣,盟軍也沒有快速突破,而是在整體上被卡了足足一天。

而就是這一天的時間,徹底壞了盟軍的事情。因為按照盟軍原本的計劃,他們應該是快速突破諾曼第,然後奪取卡昂。因為卡昂是德軍的交通樞紐,且因為奧恩河和卡昂運河形成了卡昂的天然屏障,這就讓這裡本就變得易守難攻。

同時卡昂附近地形開闊,方便構築機場,尤其是諾曼第以西的小林地域,更是天然的機場構築地。可以說,如果奪取了卡昂,那麼盟軍就能將自己的機場前移,更好的打擊德軍。

然而也就是因為在諾曼第絆了一天,所以現在德軍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向卡昂方向推進,並能夠在卡昂構築一道堅固的防線。而在盟軍的計劃里,是不應該在卡昂遭受到過多抵抗的。

當然為了阻止可能的德軍增援部隊,和粉碎卡昂可能存在的工事,盟軍對卡昂和向諾曼第增援的盟軍實施了轟炸。然而這一切都阻止不了,卡昂已經成為雙方焦點了。

二、德軍防守,黨衛軍第12師

而最初防守卡昂的是黨衛軍第12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團」,這支部隊在世界軍隊里都是十分特殊的。它是由希特勒青年團的年輕孩子組成的部隊,所有士兵的平均年齡只有17~18歲。 與黨衛軍前11個師不同,這個師絕大多數都是德國人,而非外籍志願者,在充斥著外籍人員的黨衛軍中,算是獨樹一幟了。而他們的師長弗立茨·維特,也是一位東線老兵,曾經服役於黨衛軍的警衛旗隊裝甲師,算得上「戰功赫赫」。

該裝甲師下轄第十二裝甲團,第25、26裝甲擲彈團和第12炮兵團。如果從編制上看,這個師就是個棘手的存在。雖然說因為全師官兵年齡偏小,尤其是士兵年齡,所以被戲稱為奶瓶師。不過也恰恰是這個「奶瓶師」,在卡昂給盟軍造成了足夠的麻煩。

為早在盟軍登陸前,該師的師長維特和第25裝甲擲彈團的團長,庫爾特·邁爾就是視察過卡昂,並判定卡昂將是一個盟軍十分感興趣的位置。因此在戰鬥爆發之初,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事實上這就是邁爾和維特的聰明之處,他們曾經視察過諾曼第一帶的防禦,並得出了結論,那就是灘頭部隊,無論如何也是守不住防線的,並且盟軍會快速的向內陸發動突擊。而卡昂的北方和西北方非常適合坦克作戰,因為這裡地勢平坦,所以他們認定了,在盟軍登陸後,卡昂就會成為主戰場。

基於這麼一個結論,維特將他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部署到了奧恩河口和塞納河口之間,且大部分部隊都在卡昂的北方和西北方的位置上。換句話說,一旦戰鬥爆發,他隨時可以把部隊調往他所認為的熱點地帶,也就是卡昂。

所以儘管在6月6日,盟軍登陸開始後,德國B集團軍群沒有給他們立刻前往前線的權利。但是這個師仍舊做好了準備,因為集團軍群並沒有禁止他們自行向前線靠攏。而也正是這個態度,讓德軍免於了一次巨大的失敗。

當然,這次行軍無疑是災難性的,因為盟軍的空中力量無時無刻不在襲擾他們。時任第25裝甲擲彈團指揮官的庫爾特·邁爾評價為:「這是一場死亡之旅」,這是因為,連他自己的指揮車,也被盟軍的飛機炸掉了,幸運的是他自己在爆炸前逃出了車子。

在6月7日,黨衛軍第12裝甲師大部分部隊都抵達了卡昂以北區域,而且經過情報證實,盟軍已經突破了海岸防線,並且在向內陸推進。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個爛攤子,因為卡昂幾乎被盟軍的轟炸機變成了徹底的廢墟,道路被建築物的殘骸堵塞,車輛無法行進,建築也不能作為防守之用。

這時維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決心不在卡昂市內防守,而是在卡昂城市外圍布防,將盟軍擋住,並反推回大海之中。

三、蒙哥馬利的失敗

最先投入戰鬥的就是邁爾的第25裝甲擲彈團,該團第一營於上午九點左右和英加部隊於卡昂-貝葉公路爆發了戰鬥。偽裝良好的四號坦克和黑豹坦克伏擊了英加部隊那些「橄欖綠」塗裝的謝爾曼坦克,這些盟軍坦克被打的措手不及,紛紛起火爆炸。在短短一刻鐘的戰鬥里,英加部隊損失慘重,在損失了28輛坦克後不得不放棄進攻。

而邁爾部隊的戰鬥就如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盟軍部隊紛紛和第12裝甲師各部隊交火。戰鬥對德軍十分有利,因為英加部隊根本沒有預料到會遭受如此嚴重的反擊,所以損失慘重。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英國和加拿大部隊的進攻是十分草率的進攻。除去早期的轟炸外,再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火力準備了。而英軍的指揮層,尤其是蒙哥馬利,可以說是被盟軍登陸諾曼第的勝利沖昏了腦袋。

他在6月6日,盟軍整體沒有完成登陸的情況下,發動了這次輕率的進攻。諾曼第戰役的原本計劃是在這2個地區實施強烈攻勢,其中邁爾斯·登普西爵士中將的英國第2軍團將攻占卡昂和其以南地區,奧馬爾·布萊德雷中將的美國第1軍團將渡過羅亞爾河。

然而很不幸,他草率的進攻,導致了盟軍的計劃幾乎全盤失敗。儘管蒙哥馬利希望在D日攻占卡昂,並在在15天後占領瑟堡。他派出第2軍團去攻占卡昂,希望其可以在卡昂東南部組成一個戰線,延伸至科蒙萊旺泰,以取得機場和保護盟軍在向瑟堡前進時的側翼。

卡昂的誘惑力如此之大,因為卡昂的周圍地區是大片開闊地,這可以使第2軍團取得一塊合適的中轉區以向南攻占法萊茲,這裡可作為紐帶的向右出擊,以推動至阿讓唐,及向圖克河前進。如果計劃成功,那麼最終部隊可以在法萊茲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然而蒙哥馬利草率的進攻最終造成了一個悲劇的現實,在D日第1軍最初到達該市的企圖被德軍部隊阻止,和德軍通過派出大量增援部隊——包括送海灘區域撤出來的德軍——加強了該市防禦以應付入侵。

而於D日後一個星期實施的高處行動和葉森行動,雖然攻占了一些地區及消滅了一些守軍,但卡昂仍在德國人手中。而在強恩伍德行動發動時,德軍的主力都已經匯聚到了蒙哥馬利的主攻方向上。

事實上,雖然蒙哥馬利可以說,他在卡昂的進攻,成功幫助了布萊德利等人在瑟堡等地的行動。畢竟德軍精銳大多都集中到了卡昂附近,英軍面臨的阻力很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是蒙哥馬利前期草率的行動,以及後續中不斷的在正面實施添油戰術,所以英軍遲遲不能得到突破,也最終使得法萊茲口袋的形成被大大推遲。最終卡昂的失敗,成了德軍在諾曼第潰敗時,唯一逃出生天的理由。

結語

蒙哥馬利的失敗,導致了英加軍隊在卡昂和德軍血戰了33天。當德軍在7月9日撤離時,疲憊不堪的英加軍隊才占領了已經化為一片廢墟的卡昂。

儘管德軍和英加軍隊都分別投入了十六個師,但英加軍隊在技術裝備和空中力量占優的情況下,仍舊損失了五萬餘人,這實在是令人沮喪,儘管德軍的損失和他們相同。

而更為嚴重的是,這次失敗,大大影響了法萊茲口袋戰役。現在盟軍不得不面對一個,因為卡昂戰役的失敗,而出現的一個超級爛攤子。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蒙哥馬利回憶錄》

《西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qvK3G0BMH2_cNUgrf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