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榮譽之夜揭曉各項大獎。第一次來平遙的小編還挺不習慣這麼早就把獎發了~但該看的電影都看了,回頭想想,此行確實無憾。
非常開心的是,笑到最後包攬大獎的幾部電影,如《熱帶雨》《海面上漂過的獎盃》《日光之下》,也正是小編本屆電影節最心水的幾部佳作。看著這些電影經歷首映、口碑爆棚,再到斬獲大獎,這種仿佛一路陪伴的感覺,是與遠程報道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平遙的日子是匆忙的,每天三四部電影,還要趕場去發布會、大師班;但也是充實的,在這裡,電影是每次相遇時的話題,是每天早起的動力,也是所有人在此匯聚的原因。
今年的平遙影展主海報是「電影小星球」,賈樟柯解釋:「寓意電影是一個獨特神奇的星球,所有電影創作者、電影觀眾都是這個星球上的居民……因為十天的電影展,平遙也變成了一個星球。」
身在平遙,尤其能感受到這種氛圍。在這個電影星球之外的一切,都可以暫時與我無關。
1
大家和大家
「One To Everyone」,大家和大家,是今年平遙影展的主題,也是電影和觀眾的某種關係。在這裡,你能遇到創造光影奇蹟的「大家」,也能遇到為電影而來的大家。
在這裡的電影人,都表現出對於電影的極大尊重。電影節的前三天,每個首映場,影展創始人賈樟柯或藝術總監馬可·穆勒都必定出席,為觀眾做電影推介。為了體現國際性,賈樟柯都還會用英語重複一次,每每令全場歡呼。
大牌電影人隨處可見,江湖兒女餐廳門口,管虎導演步履匆匆走過;票證中心門口,駐足打電話的是張一白導演。但也很少有人貿然打擾或偷拍。
而這裡更多的,是為了電影而來的普通人。這幾天攀談的,有在太原上學的學生請假來看電影的,也有從陝西翹家跑來的中年發燒友。他們對電影的熱情,甚至有時讓小編自愧不如。
平遙影展進入第三年,各方面也在越來越成熟,從2018年開始堅持「回歸市集」的平遙影展,在陽春白雪與人間煙火上達成了某種奇妙的平衡。
今年不再進行嚴格的門禁與交通管制,市民和遊客可以隨時隨地進出園區觀影、購物和休閒,向全民開放的「每日紅毯」成為本地市民最為期待的環節。
小田切讓、賈樟柯、馬可·穆勒在「每日紅毯」
尤其是第一天到達平遙的時候,小編趕早去取票,結果被排隊的人群嚇了一跳!長長的隊列從最大的「小城之春」影廳一直排到電影宮大門口(大概五百米以上),瞬間反應過來,這天是張藝謀大師班。十點半開始的大師班,凌晨五點已經有人排隊。
最終這場活動不得不從500座的小城之春影廳換到了1500座的站台露天劇院。發布通知的時候,排了幾個小時的人們一通跑,隊也算是白排了。但活動開始之後,賈樟柯的道歉和張藝謀的感謝撫平了一早上的奔波。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今的平遙影展已經有了迥異於其他電影節的氣質。它是如此本土,也是如此國際。
2018年,平遙本地的電影消費暴漲550%(數據來自貓眼,不包括影展票房),對於一個只有50萬人的城市來說,這個數字甚至有些超現實,但這個在平遙紮根的電影節,就是如此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個兩千七百年的古城。
2
每天都有大新聞
在影展期間,項目的公布和各類媒體見面會自然是司空見慣,小編在平遙也開心地吃了許多第一手的瓜。
比如第一天的張藝謀大師班,他首次公開了自己繼《一秒鐘》之後的下一部作品《堅如磐石》,這部在重慶拍攝的犯罪片目前已經進入送審階段。此外,他的下一部電影《懸崖之上》也進入籌備,將在東北拍攝。
對於《一秒鐘》的進展,張藝謀表示「還不知道,希望能早日和大家見面。」
此前爆出身體出現問題的小田切讓,也帶著新作《一個船夫的故事》在平遙做亞洲首映。
在發布會上,他正面回應了傳言:「說實在的,那個報道可能有點誇張,實際上我去體檢的時候第一次是有一些不好的結果出來;然後我又進行了第二次的精密檢查,結果是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這真的讓大家都鬆了口氣,畢竟此前媒體渲染的仿佛這就是遺作了……這位日本明星的亮相可以說是點燃了首映式,現場還有位女觀眾套路了一把,先是提問關心他一天之內從日本趕來是否勞累,跟著來了一句「可是你已經在我心裡躺了一天了」……?!?!
小田切讓在新聞發布會
本屆影展還公布了「平遙期待」片單,推出了如程耳導演、賈樟柯主演的新片《不浪漫》,王晶(賈樟柯長期的副導演)執導新片《不止不休》,以及賈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等。
這些作品目前推進程度不等,《不止不休》在平遙剛剛宣布啟動,而《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已經進入後期。幾部電影的預告片每次電影開場都會放,從第一天大家在看到賈科長和裸背女郎同框還會鼓掌,到後來已經相當熟悉,甚至會跟著背預告片的台詞。
《不浪漫》預告片劇照
當然,新聞也未必都是正面的。平遙電影節的電影都是亞洲首映,因此嚴禁攝屏。但帶恐怖新作《犬鳴村》到平遙的清水崇導演,在被影迷搭訕的時候,對方居然當面拿出手機給他看了錄下來的電影片段還說特別喜歡這一段云云!
這當然是令人憤怒的,賈樟柯隨即發出呼籲拒絕攝屏:「電影工作者與製片公司的創造跟勞動需要得到尊重,謝謝大家的理解。」贏得了極大的回應,不過媒體還流傳著故事的後續,據說清水崇和那個影迷說,如果你今晚還留著這個視頻,我就帶你去犬鳴村……
清水崇大師班對談現場
在這裡,除了新聞,還有舊事。到此與公眾見面的諸多電影人,有著一種回家的鬆弛。比如張藝謀,對於諸多舊時記憶的重現引來陣陣掌聲和大笑,但卻如實呈現了一個電影人漸漸走上電影之路的過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回顧國產大片《英雄》誕生的時候,有他對於武俠的嚮往,也有陰差陽錯之下超級班底的形成。包括他想要秦人幾十匹黑色的馬,製片人居然安排給馬焗油。「焗完之後油光鋥亮是真好看,結果真到開拍的時候都掉差不多了。」
陳沖的大師班也是乾貨滿滿,她回憶了自己剛剛到美國時候的艱辛,以及當時打算告別電影,卻最終回到這條道路的心路歷程。
尤其是她回憶《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姜文直接給了時間地點讓她去演戲,結果拿了劇本就想「原來我在姜文腦子裡就這麼一個十三點」,也讓現場一片笑聲。
無論是大師班還是頒獎,他們都帶著一種仿佛到家了的鬆弛。在這個屬於電影的空間裡,電影人或許都會有安全感。
3
大獎實至名歸
在榮譽之夜,巴西電影《高燒》斬獲羅西里尼榮譽最佳影片。而最受矚目的大贏家是《海面上漂過的獎盃》和《熱帶雨》,都拿下了3座獎盃,還平分影帝影后。
這種獎項相對集中的情況,首先是電影的質量確實突出,另一方面,未嘗不是影展的擔當。不分蛋糕,不講面子,純以質量論高下。惟其如此,電影人服氣,獎項也有重量。
拿下兩項大獎的《日光之下》導演梁鳴,在台上一度哭到說不出話。女主角呂星辰在他的邀請下三步並兩步走上前去,擁抱了他。
《日光之下》是梁鳴的導演處女作,劇本從2012年開始寫,到今天拍完參展,走過了整整六年時間。走到這裡的每一位電影人,都走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日子。
這部有濃郁「婁燁風格」的電影,最終拿下了費穆榮譽·最佳導演和羅伯特·羅西里尼榮譽·評審榮譽,兩項重獎。也是當晚唯一一部橫跨兩個重磅單元的影片。
不過後台接受採訪時,梁鳴很堅強:我不能再哭第二次了!
導演雎安奇憑藉《海面上漂過的獎盃》也拿了兩次獎,該片還讓王學兵斬獲了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獎,王學兵剛上台就喊了4個「Yeah」!
「我的腦子一片空白,我在電影里演了一個失敗的演員,但是今天我卻得到一座獎盃,我覺得這是給一個所有路上失敗人的獎勵,這一次獎盃沒有漂過海面,這一次一定要封神,yeah!」(第5個yeah!)
他在媒體見面會上說「這是我得過最重要的一樽獎盃,我很想感謝我這幾年的投資方、導演和製片人,是你們的勇敢,對我的選擇,才支撐我走到現在。」
2015年他因誤解身陷「涉毒」醜聞,事業一度沉入低谷,走到今天,也有太多的感慨。
也請允許小編沾沾自喜一下,畢竟在平遙這些天,小編對外推薦最多的,就是這些獲獎最多的作品,可見小編的眼光也還可以~
接下來,小編也想和大家分享下在平遙這些天的觀影手記,喜歡或質疑,都是小編的私人口味,如果有觸動你的,不妨關注起來,今明兩年肯定會看得到。
《高燒》
A Febre
獲獎:羅伯托·羅西里尼榮譽·最佳影片
導演 / 編劇: 瑪雅·達-林
主演: 瑞吉斯·梅魯普 / Rosa Peixoto
製片國家/地區: 巴西 / 德國 / 法國
港真,今年所有獲獎作品裡,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相對是比較不舒適的。小編中間甚至晃了一會有點困……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足夠深刻,也有著相當深刻思考的一部電影。這是近年來南美影壇流行的「人類學電影」又一株新芽,導演有著相當強的把控能力,用一個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溫柔地完成了自己的政治表達。
電影角色的選擇很有代表性,一個在城市生活的土著人,發現自己正和同族裔的人有著越來越不同的生活,當他的女兒即將在巴西利亞讀醫學,他突然陷入了一場高燒。
電影有很多非常有懷舊意味的橋段,那些具有自然風情的叢林和草地,帶著對於前現代化生活的記憶和感慨。此外,土著人和外來人的交往,也帶著某種不能宣之於口的避諱,當外來人提到「馴服」這個詞,土著人立刻給了一個危險的眼神。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導演此前的紀錄片,他在和城市居住的土著人交往時,發現他們對於現在生活的種種不習慣,透露著當代文明和土著文化的種種不兼容。民族的,未必都能是世界的。
《我們的母親》
Nuestras Madres
獲獎:羅伯托·羅西里尼榮譽·最佳導演
導演 / 編劇: 塞薩爾·迪亞茲
主演:Armando Espitia / Emma Dib / Aurelia Caal
製片國家/地區: 瓜地馬拉
電影獲得今年坎城的金攝影機獎(最佳處女作),至少在平遙看過電影之後,感覺甚至比獲評審團大獎的《大西洋》更為觸動人心。
故事以2013年的瓜地馬拉內戰期間的大屠殺為背景,法醫中心的年輕人類學家伊涅斯托的工作,是確認在戰爭中失蹤的受害者的身份。而在一次詢問中,他意外得知了自己父親的下落。
或許可以用「瓜地馬拉版《二十二》」來描述這部電影。在內戰過去二十多年後,當年留下的痛苦依然折磨著從那時走過的每一個人。電影的鏡頭長久地觀察著歷盡苦難的女人們溝壑縱橫且平靜的臉。
經歷過苦難的人們並不想面對真相,因為真相里有太多令人無法面對的沉重;堅守正義的年輕人們想要真相,因為他們並不知道真相的代價。你固然可以認為電影是奇情的,但其在情感和心理上的震撼是真實的。
聽過這部電影劇透式介紹的朋友,無一例外地想看這部電影。有機會的話,大家千萬別錯過。
《熱帶雨》
獲獎:費穆榮譽·最佳影片
費穆榮譽·最佳女演員
迷影選擇榮譽
導演 / 編劇: 陳哲藝
主演: 許家樂 / 楊雁雁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新加坡 / 中國台灣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最新電影《熱帶雨》,是多倫多電影節「站台單元」中唯一入圍的華語片。雖然沒有成為最後贏家,但依然得到了場刊3分以上的好成績,妥妥的年度華語佳作。
這部電影被戲稱是陳哲藝2014年作品《爸媽不在家》的續集,因為女主角楊雁雁和男主角許家樂依然不變,不同的是二人不是母子,而成為一對師生戀的不倫戀人。正因如此,電影里二人那段床戲讓小編有點笑場。
排除場外因素,其實楊雁雁和許家樂的演出相當到位。楊雁雁和許家樂在前作之後一直以母子相稱,但這一次進組的時候,她告訴家樂,以後我們是同事了。
很驚訝於導演選擇了這樣一個女性中年危機的題材,但他對於生活確實有非常令人驚訝的把控。兩個主角都不算討喜,但鮮明,尤其是家樂那些充滿孩子氣的話,幾乎每次開口,現場都一片笑聲。而老師對於二人關係的沉淪,不美好卻情有可原。
電影也一如既往加入了新加坡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中文教學在N代華裔群體的窘境,政治氣候和女性地位在社會裡的影響,將角色和觀眾拉入了一個無比潮濕的新加坡雨季。
《海面上漂過的獎盃》
獲獎:費穆榮譽·最佳導演
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
費穆榮譽·特別表揚
青年評審榮譽
導演 / 編劇: 雎安奇
主演: 王學兵 / 曹衛宇 / 王小歡 / 李沫頷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海面上漂過的獎盃》此前並沒有太多關注,但是媒體場之後直接引爆了口碑。這實在是太奇妙的一部電影,全片是黑白色調,卻在回憶的部分呈現為彩色,似乎帶著現實的某種無奈。
這是一部相當諷刺的電影,一事無成的演員,風流債無數卻事業失敗的導演,愛丈夫又恨鐵不成鋼的女人,每個人都帶著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成功的追逐,但獎盃終究不是人物命運必然的一部分。
電影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或許是裡面宛如錫蘭的對白,甚至帶有某種實驗意味,他們長篇大論地聊電影本體、巴贊、普多夫金,帶著某種信仰般的熱情,但人生就是在這樣的喋喋不休里耗盡。
該片也不是沒有問題的,比如製作上或許刻意營造的某種簡單,以及劇情上的邏輯漏洞,但並不能掩蓋導演和演員們的才華。
王學兵的影帝實至名歸,沉澱下來的他帶著中年危機的頹唐和迷茫,帶來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敗者形象。令人驚喜的還有出演妻子的李沫頷,22歲的她卻出演了一個陷入情感困境的人妻,形象相當立體。
《日光之下》
獲獎:羅伯托·羅西里尼榮譽·評審榮譽
費穆榮譽·最佳導演
導演 / 編劇: 梁鳴
主演: 呂星辰 / 吳曉亮 / 王佳佳 / 陳永忠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梁鳴歷時六年打磨的《日光之下》成為今年平遙的一個驚喜,人物關係會讓人想起《戲夢巴黎》。少女谷溪和哥哥有著疑似父女又超越親情的某種關係,當從韓國歸來的女孩慶長作為哥哥的女友進入家庭,這種依賴遭遇了某種危機。
劇情隨著人物關係的建立與深入不斷推進,影片的另一條線索則是一出去懸疑化的命案,這條線索處理稍微平庸,閃光點則是將底層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的苦悶,外化在隱去的暴力中。
呂星辰飾演的谷溪是推進電影劇情的核心力量,情緒刻畫上精準而動人,混亂而頹廢的情感刻畫內嵌在大量的搖晃跟拍鏡頭裡,頗有幾分婁燁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婁燁導演長期的合作編劇梅峰是本片的劇本監製。
影片的大部分情節發生在陽光缺席的白天,許多場景中的茫茫雪地與蒼白天光,賦予了影片肅殺陰冷的底色,而配合影片中做舊的年代感,很容易令人沉迷。
在這部小而美的電影背後,是劇組整體在零下25度的東北堅持拍攝,女主角呂星辰回憶,攝影、燈光等長期站立的工作人員眉毛上甚至掛了冰。每一部好作品的背後,是無數人的付出。向為電影奉獻的人們致敬。
除了這幾部獲獎電影,小編在平遙也看了不少佳作。這些電影在大眾視野里或許有些冷門,有些題材也顯得小眾,但他們確實是觸動心靈的好作品,有些更有令人潸然淚下的力量。
建議必看,每一部都是好作品!
《氣球》
入圍單元:影展之最
導演:萬瑪才旦
主演:索朗旺姆 / 金巴 / 楊秀措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相比於《撞死了一隻羊》,氣球顯然更萬瑪才旦,更接地氣也更有文化衝突上的無奈和尷尬。
所謂「氣球」的故事,實則是開始於兩個保險套。電影的第一幕,達傑氣急敗壞地斥責兩個孩子,他們把枕頭底下的套套吹起來當氣球玩,達傑只能承認那是氣球,但又把「氣球」都扎破了,結果讓不明所以的爺爺好大不滿。
這似乎預示著電影里的某種衝突。現代人的現實生活,和傳統藏族的風俗再度產生了巨大的反差,最後這種衝突甚至也是沒有答案的,或許導演也不知道該給電影怎樣一個結尾。
依然有大量萬瑪才旦式的符號和彩蛋。那個被念叨了一部電影的氣球,最終卻一個沒拿住而遠遠飄走,似乎是一些存在的消逝,也帶著某種戲謔的無奈。
另外,《塔洛》的主演西德尼瑪也客串了這部電影,不妨試試看你能不能找到。
《一個船夫的故事》
ある船頭の話
入圍單元:臥虎
導演 / 編劇: 小田切讓
主演: 柄本明 / 村上虹郎 / 川島鈴遙 / 伊原剛志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小田切讓的導演處女作,這個名頭已經讓《一個船夫的故事》在今年威尼斯廣受關注。來到平遙,依然風頭無兩。
許多人認為這部電影似乎只能顯示小田的好人緣和表演上的熟稔,故事確實有些乏善可陳。但小編認為,前半部分真的是令人非常舒服的日式電影,日復一日的渡船充滿詩意,可惜最終的收尾,戲劇化痕跡有些太重了。
但必須說的是,所有看過的電影的人,無一例外地必須承認,畫面真的美爆了!這種美,在電影開場之後幾乎奪走了小編的呼吸。
甚至有些不像凌厲的杜可風,倒像是《聶隱娘》的李屏賓,而調色宛如油畫的厚重和立體,令人想起朴贊郁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電影的主題是一次在舊時文化與新時代文明交替的過程中,所帶來的道德困境和個人迷茫。可惜,前者的美好和後者的醜惡是如此面貌分明,沒有咀嚼的餘地,而後者的醜惡更是有種刻意為之的刻板。
《犬鳴村》
Howling Village
入圍單元:類型之窗
導演: 清水崇
主演: 三吉彩花
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曾經拍攝《咒怨》的日本恐怖片大師清水崇,此次帶著新作《犬鳴村》在平遙全球首映,堪稱本屆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而且,女主演三吉彩花剛剛通過周董的新歌MV在華語區大火,此次也在平遙引來迷弟迷妹無數(本人真的好美啊啊啊啊)!
不得不說清水崇對於恐怖類故事的把握堪稱出神入化,尤其第二天晚上的放映在露天劇場,晉中的蕭瑟秋風加上螢幕上的幢幢鬼影,看得人那叫一個內外冰涼。高潮部分,現場一片女孩紙悽厲的慘叫(也可能是凍的吧)。
大師級人物出手確實不凡,這部根據日本靈異傳說改編的電影,充滿了日式恐怖對於觀眾心理的精準把握,營造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恐怖之地。
電影的奇妙之處在於,除了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恐怖橋段,更通過時空的錯位,勾連起現實與往事,完成了女主家族事實上的贖罪,更通過不同側面揭示了社會某些令人齒冷的陰暗。尤其是那個為續集伏筆的結尾,神來之筆。
令人遺憾的,或許是日本電影慢節奏的敘事,讓前半部分稍顯平庸,或許明年二月上映的時候會有剪輯上的調整和壓縮。不過,這無疑是清水崇的又一部得意之作,明年的成功幾乎是可以預期的。
《拉姆與嘎貝》
入圍單元:影展之最
導演 / 編劇: 松太加
主演: 索郎尼馬 / 德姬 / 賽卻加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拉姆與嘎貝是村子裡最美的姑娘和最帥的小伙,也是一對即將結婚的戀人,結果結婚前卻發現,嘎貝的大舅幾年前給他攛掇了一門親事,雖然雙方沒當回事,但可是有真的結婚證的!
相對於導演的前作《阿拉姜色》,這部電影顯然有更多奇情的成分,更像是在藏語環境里講一個情感困境的故事。藏戲等西藏文化元素並沒有形成衝突,似乎止步於一種奇觀的呈現。
雖然有著不錯的鏡頭質感,故事本身似乎停留於一個略顯狗血的故事,後半部分的轉折也來得有些一言難盡。值得肯定的是,電影的人物確實有著相當複雜的探索。他們以為的愛情,經歷的不只是彼此的考驗。
比起萬瑪才旦,松太加的電影更關注一些家庭情感的私密敘事。如《拉姆與嘎貝》或許故事並不出奇,但松太加寧靜平和的鏡頭語言,讓故事仿佛一首長詩。
《少年與海》
入圍單元:影展之最
導演: 孫傲謙
主演: 於坤傑 / 李蔓瑄 / 孫心福 / 蘭海隆
類型: 劇情 / 兒童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非常可惜的是,《少年與海》並沒有作為今年的競賽單元電影參加平遙影展,因為電影此前已在釜山做過亞洲首映,否則,相信這部電影是有實力斬獲獎項的,小編大愛!
這是一部反常規的兒童電影,男孩小傑為了完成作業,希望大舅為他買一本海洋百科,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不但讓家庭的經濟環境陷入窘境,更需要小傑作偽證。
看過電影之後,沒有人會忘記那個充滿江湖氣的孩子。第一個穿過整個酒館的長鏡頭,讓他看起來儼然是個社會人。一些人或許會因此反感,孩子的個人氣質太過油膩,但一個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這或許是他最好的保護色。
這依然是關於成長的故事,雖然這個孩子顯得成熟,但他終究只是個孩子。電影的最後,當小傑默然低下頭,進入人生第一次艱難的抉擇,我們都希望他能有一個正確的選擇,雖然我們不確定我們所謂的正確,是否正確。
導演孫傲謙的處女作是足夠驚艷的,超現實的空間與遼寧營口的現實維度,構成了我們熟悉卻陌生的成長環境。觀影的前一半時間,你會被東北人的戲劇化日常逗得前仰後合;後一半時間,你會希望自己不曾如電影般的成長過。
以上這些電影,都是今年平遙小編親測之後,最值得關注的一批佳作。而其他作品,也都有著相當鮮明的亮點,品質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進入第三年的平遙電影節,正吸引越來越多的華語電影人到此聚集。這是電影的小星球,更是電影的洄遊區,是電影精神的回歸,更孕育著電影在未來的希望。
除了在此展映的電影,創投單元的電影也吸引了許多關注。走向成熟的平遙影展,書寫著華語電影更多的可能性。
平遙,明年再見!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