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
截至9月3日,A股市場收盤價格低於1元的上市公司合計有5家,分別是雛鷹退、*ST印紀、*ST大控、*ST華業以及*ST神城。其中,雛鷹退進入退市整理期,進入退市整理期以來股票價格出現連續跌停的走勢,9月3日收盤時股票價格僅有0.37元。
時至目前,A股市場已有三家上市公司觸及面值退市的條件。其中,中弘股份已經終止上市,而雛鷹農牧正處於退市整理期,當退市整理期結束後,將會面臨摘牌處理。至於*ST華信,目前仍在等待深交所的最終決定。
然而,對於A股市場,大機率不會止步於三家面值退市股票。從目前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來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處於面值退市的邊緣。其中,*ST印紀已經連續十四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的水平。按照規則,當上市公司股票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均低於每股面值時,就會觸及面值退市的條件,但最終上市公司會否終止上市,仍需要由交易所決定。由此可見,對於*ST印紀來說,未來六個交易日的市場走勢將會頗顯關鍵,假如某一個交易日股票價格無法漲停,乃至出現橫盤或下跌走勢,那麼*ST印紀觸及面值退市的機率就會相當大了。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近年來觸及面值退市問題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離不開ST股以及*ST股的身影。與此同時,對處於債務危機、問題類的上市公司,同樣存在著股票價格陰跌不止的問題,甚至最終觸及面值退市的條件。
時至目前,雖然收盤價格低於1元的上市公司僅有5家,但1元股上市公司的數量依舊不少,這與往年的市場情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實際上,面對近年來面值退市風險的持續增加,不僅僅是收盤價格低於1元的上市公司存在著很大的投資風險,而且對股票價格長期處於1元區間的上市公司而言,同樣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壓力。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思考,在面值退市壓力明顯增大的背景下,未來退市常態化的現象有望得到實現,投資者的避險需求卻高於資產增值的需求。或者,換一種角度思考,如果投資者不懂得資產避險,那麼就很難享受到資產增值的成果。在退市常態化的背景下,有幾類上市公司還是不能碰。
其中,第一類上市公司,當屬價格偏低的ST股以及*ST股票。實際上,站在穩健的角度思考,在未來殼資源價值逐漸縮水的背景下,殼概念炒作的空間也會趨於弱化,未來垃圾股實現烏鴉變鳳凰的可能性也會驟然下降,對於ST及*ST股票來說,未來發生命運扭轉的機率也會驟降,投資者仍需要儘量迴避這一類上市公司。
再者,第二類上市公司,則是股票價格處於1元附近的上市公司,對長期價格處於1元區間內的上市公司,仍需要謹慎迴避。其中,對於股票價格一直徘徊在1元邊緣的上市公司,基本上要放棄投資幻想,這類上市公司隨時會觸及面值退市的條件。至於1元區間的上市公司,大多數存在股票質地較差的問題,有的存在債務風險壓力、有的存在業績持續虧損壓力,而有的則屬於質押率過高、資金連結近斷裂的狀態等。除此以外,則可能屬於傳統夕陽行業,未來可想像的空間也是非常狹窄的。
此外,第三類上市公司,則是屬於典型的問題股上市公司,期間可能牽涉到巨大的輿論壓力、實控人股份遭到凍結乃至司法處置、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等報告結果。對於這類上市公司而言,後續解除危機風險的難度很大,而股票價格也是企業經營狀態的晴雨表,股票價格陰跌不止,即使沒有觸及重大退市風險,但卻可能觸及面值退市等條件。
隨著中弘退、雛鷹退以及*ST華信先後觸及面值退市的條件,且中弘退以及雛鷹退已經確立退市,緊隨其後的,則需要緊盯接下來幾個交易日內*ST印紀的股票價格表現,面值退市的壓力確實不低。但是,在A股退市常態化的背景下,未來股票市場的退市率也會水漲船高,績差股、垃圾股終究離不開價值理性回歸,藉助市場化的手段提升股票市場的優勝劣汰效率,對市場的長遠發展未必是壞事,但對投資者來說,更需要做足功夫,增強股市避險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