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先生》主演其實是錢小豪,結果被林正英搶戲,後者因此走紅

2019-07-23     麥克瘋說電影

去世二十幾年後又「火」的香港演員沒幾個,林正英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如此緬懷他的原因,其一是因為靈幻片的沒落,其二是因為影壇再也沒有像林正英這麼成功的「殭屍道長」扮演者。特別是《天師歸來》《新殭屍先生2》《四目先生》相繼撲街後,不僅讓人感嘆林正英後繼無人,同時也增加了對他的懷念之情。小編相信喜歡林正英的朋友絕不在少數,但或許大家對他的了解更多隻停留在靈幻功夫片層面,那麼其生前所取得的成就難道僅限於塑造出了「殭屍道長」嗎?那靈幻片又是否因為林正英去世而走向沒落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關於林正英你不得不知道的6個小故事。

1.「殭屍道長」曾是李小龍身邊的得力助手

因家境不好,林正英11歲時就被家人送進戲班,跟隨京劇名伶粉菊花學藝。17歲時,他進入電影圈做起了武行,因功底紮實,因此於1971年被嘉禾電影公司挑中,開啟了他的武術指導生涯。

拍攝《唐山大兄》時,林正英與李小龍因戲外切磋反結緣,並得到了李小龍的賞識,提攜他做本片的副武術指導(也順便在片中出演了阿英一角)。此次合作後,林正英深得李小龍信任,與陳會毅一起成為了他身邊的左膀右臂。

1972年林正英又參與了《精武門》的武指工作,這也是他首次獨立擔任武指。不過遺憾的是,1983年和1992年金像獎和金馬獎才分別設立了最佳動作設計獎,林正英雖然很早就在武指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沒法獲得「獎項認可」,否則也許他早就名聲大振了。

後來林正英一直在為香港功夫片默默地付出,他先後在李小龍的《龍爭虎鬥》、《死亡遊戲》以及袁和平執導的《林世榮》等經典功夫片中擔任武指或聯合武指,因此當時香港影壇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即沒有林正英在片場,李小龍寧可不開機。這並不難看出當時的林正英在業內早富盛名。

2.他是「洪家班」的拚命武指

李小龍於1973年去世後,林正英跟了老大哥洪金寶,成為其團隊的核心成員,此後洪家班擔任武術指導的影片,基本上都有林正英的重要參與。

1978年到1985年,林正英以主演、客串、武術指導等不同身份參與了十多部洪家班電影的創作工作,並4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提名,兩次獎盃在握:第一次拿獎是1982年的詠春題材電影《敗家仔》,它擊敗了劉家班、袁家班、成家班等入圍者的作品,第二次是他與洪金寶、元彪、陳會毅共同擔任武指《奇謀妙計五福星》。

根據曾志偉回憶,因為林正英在片場沉寡言少語,執行力強,敢於拚命,所以深得洪金寶器重。倘若金馬和金像的動作設計獎能早設立幾年,也許他在武術指導方面的成就還會更高,拿獎的次數肯定還會更多。

3.靈幻功夫片「鼻祖」並非《殭屍先生》

有很多人誤將《殭屍先生》當作是香港靈幻功夫片的開山之作,也誤將林正英看成「殭屍道長」鼻祖,其實這是不準確的。這一類型電影的開山鼻祖是1980年由洪金寶自導自演的《鬼打鬼》。他將當時流行的功夫、喜劇和靈幻等電影元素相結合,拍出了香港電影史上首部靈幻功夫片,尤其是片中的茅山術鬥法的橋段更是新意十足,深受當時觀眾的歡迎。本片在1980年港片票房榜名列第三位,不僅票房口碑雙豐收,也啟發了後來無數同類之作的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道長的扮演者是鍾發,反派茅山道士是陳龍,雖然林正英也在本片中露面,不過角色並非道長而是一個捕快。

4.《殭屍先生》林正英只是配角,卻意外走紅

林正英雖不是影史上首個扮演殭屍道長的演員,但無可否認的是他讓靈幻功夫片「活」了起來。他真正讓觀眾銘記,且真正一舉成名的道長形象無疑是《殭屍先生》中的九叔,這個角色雖嚴肅古板好面子,但法力高強精通茅山術,具有如此「宗師範」的道長形象還真是沒法被複製。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林正英在自己的這部「封神之作」中,居然並不是主演——因為在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他和片中飾演徒弟文才的許冠英均被提名最佳男配,都知道許冠英因堅定認為自己是主角最後拒絕了該提名,也就此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唯一一個拒絕提名的演員,而該片真正的男一號是飾演秋生的錢小豪。

當時的香港電影圈,一個人在電影中身兼多職並不稀奇,林正英就是因為做武指做著做著就開始在台前露面,早在《殭屍先生》之前,他便在《人嚇人》中飾演過老道長,洪金寶覺得他將道長塑造得有模有樣,所以在《殭屍先生》中便讓他延續了該角色,除了考慮到角色形象外,本片中的道長角色也有不少的打戲,有豐富武指經驗的林正英當然是首選。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真正的男一號錢小豪並沒得到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在戲裡還被「九叔」的氣場蓋過了風頭。林正英本是將這個角色當作是玩玩而已,沒想到意外走紅,還改變了自己的演藝生涯。《殭屍先生》之後林正英人氣猛漲,接連出演了《殭屍家族》、《靈幻先生》等數部經典靈幻功夫片,一方面迎來了自己電影事業的巔峰,一方面也將香港靈幻功夫片推向輝煌。

5.靈幻功夫片的沒落,和林正英去世無直接關係

很多人將靈幻功夫片的沒落原因歸結為1997 年林正英的去世,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靈幻功夫片已開始呈現出衰敗之勢:1991年林正英出演了7部靈幻片,只有一部票房剛剛超過千萬港元。1992年有8部,幾乎每部都只收百萬票房。其中除了1989年由林正英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以及1990年洪金寶執導的《鬼咬鬼》票房成績相對不錯之外,絕大多數的票房成績慘不忍睹。但這兩部片子與那幾年動轍票房超過三、四千萬的賣座港片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懸殊。

小編認為靈幻功夫片走向沒落的主要原因在於《殭屍先生》成功後,無數電影公司爭相模仿和跟風茅山殭屍片,一時間湧現出了大量粗製濫造的同類電影,雖說在此期間林正英和其他電影人們都在不斷努力拓寬靈幻功夫片的思路,但還是難以抵擋觀眾對其熱情的消磨殆盡。再加上九十年代初「雙周一成」的崛起和李連杰功夫武俠片的大熱,進而導致了殭屍片越來越沒人問津。

可惜最具本土特色的靈幻電影,最終「毀」在了喜歡「跟風」的香港電影人手裡,從1985到1992年,靈幻功夫片從興起,輝煌到衰落只有短短7年時間,電影人們還沒來得及研究如何讓它良性發展,便匆匆退出了歷史舞台。後來隨著林正英的仙逝,殭屍片更是難以復興了,這也是我們今天無比懷念林正英,懷念港片黃金年代的直接驅力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fvrKmwBmyVoG_1Zm0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