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拳——李香遠
李寶玉,(1889-1961年),名景清,字香遠,乳名寶玉 ,第四代武式太極拳傳承人 。河北邢台會寧村人氏。父李德恆,中醫。李寶玉先生初隨任縣劉瀛洲鏢師習三皇炮捶, 他看李寶玉聰明伶俐,沉靜內秀,心裡十分喜愛,將自己平生本領盡授於他。民國初年,劉贏洲帶李寶玉隨他去太原,初試愛徒身手。李寶玉便教訓了不法的太乙拳場掌門牛天祿。 後經劉瀛洲推薦先後拜在楊兆林和郝為真門下學習太極拳,因基礎好、天分高,又尊師肯學,遂得授真傳,李寶玉揉合楊氏太極拳和郝氏太極拳為一體,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名震一時,在南京、蘇州、河北、山西等地授拳時獲有「太極聖手」之稱。
因李先生1923年輕鬆擊敗過駐防邢台的靖國軍第一師師長鬍景翼,後又南下蘇州、南京等地教拳,因而名氣很大,民間留傳有不 少他的軼事。例如,1932年,英國大力士艾斯波爾在南京擺擂比武,李寶玉帶徒弟董文科(即董英傑)前去打擂。開始幾天,李寶玉在台下觀察來自各地的武術高手同艾斯波爾的較量。當他決定上台打擂時。不料在頭天晚上被人暗算,用石灰燒傷了雙眼。無奈之下他只好讓徒弟董文科代他上台比武。李寶玉將自已多年揣摩的絕技和幾天裡觀察到的艾斯波爾的拳術破綻,秘授於董文科。打擂那天,董文科依照師父的指點,始終占據主動,最後將艾斯波爾摔出一丈多遠,又上前劈手一掌,打得艾斯波爾好半天爬不起來。董文科力挫英國大力士,大長國人志氣,擂台賽後,南京的各大報紙均以頭條登載這一消息,全城轟動。國民政府蔣介石親自給李寶玉送匾曰「天下第一拳」。
李香遠本身已是太極拳大師,這是無可置疑的。至於南京打擂和送天下第一拳牌匾這事,不管真情如何,總是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也許是這麼多年來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和宣揚的原因。
李香遠
董英傑
天下第一刀——張樾丞
張福蔭(1883-1961年),字樾丞,名福蔭,以字行,河北邢台市新河縣南小寨村人。14歲在北京琉璃廠「益源齋」刻字鋪拜師學藝,18歲出師後在琉璃廠「來薰閣」掛筆單,民國初年籌資開設北京「同古堂」圖章墨盒店,以刀代筆,推陳出新,其刀法遒勁,圓潤純熟,獨具神韻,譽滿京城,美名為「天下第一刀」。
1908年,張樾丞為梁啟超所書的"龍飛虎臥"刻字,此字刻出,名聲大振。孫殿起在《琉璃廠小志》中讚嘆:"真銀鉤鐵畫也。"張樾丞由此一舉成名。
1909年,張樾丞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製作"宣統御筆"、"宣統御覽之寶"、"無逸齋精鑒璽"等8枚印,尤以"無逸齋精鑒璽"最為精到。
1910年,他為載濤、載澤、榮臻、寶熙等皇親貴胄治印,也為當時的內閣協理大臣、後來任過北洋政府總統的徐世昌治印。
1912年,民國肇始,張樾丞此後為歷任北洋政府元首和首腦治印多枚,如段祺瑞、朱啟矜、陸征祥、唐紹儀、黃郛、吳佩孚、曹汝霖等人,後來,張樾丞也為馮玉祥、胡景翼、張宗昌、商震、白崇禧、黃紹翃、王陵基等民國將領治過印。
20、30年代,張樾丞還為故宮博物院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章"印;為清華大學刻制"游美清華學生監督之章"、"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藏"等印;為北京大學治"國立北京大學授予學位之章"、"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等印;為北京圖書館治"北京圖書館藏"印,治"國立北平研究院理化部藏書"等印。
從1912到1926年,魯迅去琉璃廠近400次,張樾丞為其治印幾十枚。
僅1929年到1933年,周作人就在同古堂張樾丞刻制了各種材質的印章25枚。
解放後,張樾丞給周恩來、朱德刻篆字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印也出自他的手筆。1949年6月,張樾丞為新中國設計製造了開國大印。文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現在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