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黃河與長江的戰「疫」——蘭大二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2020-02-18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

在武漢戰「疫」前線,來自蘭大二院的醫務人員與病人一起加油!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占東 通訊員朱帆

蘭大二院,黃河之濱,立春時節。

整裝待發的白衣戰士,誓師出征。

「祖國的需要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再度披甲赴江城,不破新冠誓不還!」……

2月17日下午,第五批甘肅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集結,蘭大二院院長王琛領隊出征,這是省內首位三級甲等醫院院長挂帥出征武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支援湖北疫情防控,蘭大二院已派出5批醫療隊共29人參加武漢最前線的戰「疫」。他們中間,有抗擊過非典的戰將,有重症醫學的專家,有技術精湛的護師,還有正在醫學道路上冉冉升起的90後才俊。他們以救死扶傷的勇敢和智慧,奮戰在ICU病房、方艙醫院,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急診ICU副主任醫師張蓓的鼻子、下巴、臉部被厚重的護目鏡壓腫了,依然目不轉睛地工作;90後普通外科ICU護理蘇艷在半夜休息時,還念念不忘自己的病人;同樣是90後的魏翠翠、李麗、陳姣姣,在方艙醫院忙得24小時連軸轉,不僅不喊累還經常為病人做心理疏導……他們日夜奮戰,展現出了跨越黃河與長江的抗疫力量。

不僅如此。

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甘肅重要醫療陣地,蘭大二院在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同時,還承擔著甘肅疫情防控賦予的重任,指導甘肅部分地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醫療救治工作,在湖北和甘肅同時打響了兩場跨地域的「戰役」。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景永鵬攝製

出發!出發!出發!白衣戰士,為國出征!

蘭大二院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在蘭大二院致公堂前舉行出征儀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1月25日下午,蘭大二院召開第三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防治工作專題會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防治工作進行系統部署,並於當天快速集結呼吸、重症、院感等專業人員組成第一批醫療隊,支援武漢!

「支援武漢,我請戰!」急診ICU副主任醫師張蓓聽到要支援武漢,立即主動請纓帶隊出征,他說:「面對疫情,我們要主動出擊!疫情就是命令,祖國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

請戰書

得知要組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蘭大二院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踴躍報名,請戰一線。很快,經過挑選,業務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的急診ICU副主任醫師張蓓、呼吸專業副主任醫師魏海東、院感管理專業梁嵐、呼吸護理專業王應芳、感染性疾病護理專業張麗萍、重症護理專業梁玉瑛和蘇艷共7人組成了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

1月27日晚7時,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召開了隆重而簡短的動員會,7名隊員換上戎裝,整裝待發。

隊員出發

1月28日,這些新時代的「白衣戰士」從蘭州啟程奔赴湖北武漢。抵達武漢後,他們被分配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參加救治工作。

2月4日,為進一步支援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省衛生健康委組建甘肅省護理專業醫療隊中,蘭大二院立即組建了由神經內科ICU護師魏翠翠、呼吸內科護師李麗、消化內科二病區護士陳姣姣組成的醫療隊出征。

出發前的叮囑和擁抱

作為蘭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魏翠翠、李麗、陳姣姣都是90後的醫務工作者。

「疫情發生後,我看到有人為武漢捐資、捐款,我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我就決定一定要去武漢支援」。1992年出生的陳姣姣在接到醫院支援湖北的通知後,主動報名。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盡己所能,貢獻力量!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定能夠圓滿完成此次任務。」出征送別會上,魏翠翠如是說。

抵達武漢後,經過專業培訓後,這群巾幗不讓鬚眉的鏗鏘玫瑰,正式入駐武漢客廳東西湖方艙醫院。

截至2月17日,蘭大二院已派出五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奮戰在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最前線。

隊長張蓓的二次「逆行」

為方便他人辨識,張蓓讓隊員們在防護服背後寫上了來源地和姓名,還寫滿了加油打氣的話語。

張蓓是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從事重症醫學工作13年,擅長各種休克、嚴重創傷、各類中毒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較多的急危重病搶救與治療經驗,在甘肅省首家開展了經皮氣管切開術。

1月28日,張蓓抵達武漢後,立即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參戰。工作時,厚重的護目鏡常把他的鼻子、下巴、臉部壓得紅腫,耳朵也因被防護服包住,常常聽不清楚。為了避免感染、節約防護裝備,張蓓不敢吃、不敢喝,以減少上衛生間。因為醫護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全副武裝後往往無法辨認,為方便相互辨認,張蓓讓隊員們在防護服背後寫上了來源地和姓名,還寫滿了加油打氣的話語。

2月8日,當張蓓得知國家衛健委要從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抽調10名重症專業的隊員前往防控疫情最前線的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時,他又一次主動請纓:「我作為隊長,帶蘭大二院的隊員們來到武漢,有任何事情我先上,這也是對我的隊員的保護。」

張蓓又一次「逆行」。

來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他立即在九樓病區投入到救治中。九樓病區帶頭人是武漢協和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全國委員金陽,與他並肩戰鬥的是齊魯、中山、湘雅的精兵強將,該病區還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抗擊疫情的「黨員先鋒崗」。

張蓓說:「和業內翹楚、先鋒模範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我能學到很多,也對抗擊疫情充滿了信心。」

九樓病區有50張床,張蓓負責25張,他每天都要進行數次查房。4天一輪班,白班、白班,然後白加夜,在之後下夜班的那天下午才可以休息一下,每個班是12個小時,早八點到晚八點。因為住地離醫院還有一段距離,張蓓一般早上6時30分就出來了,換好隔離衣,交完班,一小時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生命之「艙」 我們來了!

隊員一起做好防護工作

2月8日清晨,蘭大二院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成員魏翠翠、李麗、陳姣姣早已準備完畢,他們正式入駐武漢客廳東西湖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內現設有A、B、C、D四個區,其中甘肅省醫療隊負責的是A區。方艙醫院的工作是24小時連軸轉,魏翠翠、李麗、陳姣姣等醫護人員被分為了7組,一組14人左右,一天4班倒,每班6個小時,全面負責病區患者護理工作。

由於患者周轉快、護理人員班次不同,每一名隊員負責管理的患者有20至30人不等。從辦理入院、采血、測體溫、測生命體徵、發口服藥、上氧氣、肌注、心理護理,到統計住院人數、留觀人數、空床人數,再到發放午餐、清理病區污物以及患者病情加重時聯繫轉院等一系列工作,都由這些「白衣天使」們負責。一系列工作再加上厚重的防護服,一個班下來,貼身衣物幾乎就沒有干過。

「在方艙醫院裡,有時會有情緒比較激動的患者,我們接管後,就不斷地為他們做心理輔導,積極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經過大家的情緒疏導,患者們也能夠以平和心態配合治療。」在講到為什麼還要給患者做心理疏導時,李麗提起了心理輔導治療的重要性。

讓李麗欣慰的是,隨著患者病情好轉,大家的心理狀態也更加穩定,看書、打遊戲、跳舞等娛樂項目也逐漸在這個「小小」的房間蔓延,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來自蘭大二院的醫務人員為病人服務

「現在是凌晨四點,我們來到武漢的第五天。剛剛結束了一個6小時的護理班,沖了半個小時的熱水澡,換了乾淨的便裝,坐在僅有的一張椅子上,睡意全無。在此之前的一個半小時,從病房出來,一直到進入休息區,我們用了至少兩刻鐘的時間褪去一層一層的防護品,雙手也被含氯消毒劑擦裂。」這是90後普通外科ICU護理蘇艷,在凌晨四時寫下的日記。

「六個小時對於ICU日常搶救工作,是轉瞬即逝的區間,然而在這全副武裝的隔離區,六個小時,似乎很是漫長。口渴、憋尿,甚至有人出現了輕微缺氧。這是我來到這家醫院的第一個夜班,然而病房愈是安靜,我愈是覺得不安。我不知道我在害怕什麼,但是我深深地記著,我得守住這些病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平平安安地回家!」

提交入黨申請書 90後白衣戰士向黨員看齊!

90後「白衣戰士」的入黨申請書

與蘇艷一樣,在目前蘭大二院三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中,每批都有90後的身影。

如第一批的梁玉瑛,第二批的魏翠翠、李麗、陳姣姣,第三批中的李學蕊、馬鴻翔、樊智磊。他們不僅是醫療戰線上充滿青春激情的精銳,還是一心向黨的白衣戰士。

2月3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張蓓、梁玉瑛、梁嵐,鄭重地向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用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義無反顧地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

「在這場與疫情頑強鬥爭的阻擊戰中,我們看到很多黨員同志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義不容辭挺身在前,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更堅定了我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和信念。」張蓓說。

蘭大二院工會發起了走訪慰問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家屬活動

奮戰在抗「疫」前線的「戰士」們,不僅受到病人的稱讚,也得到後方醫院的默默支持。連日來,蘭大二院工會發起了走訪慰問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家屬活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力量。

隊員王應芳在《春回大地花會開》的「戰疫日記」中寫道:「現在春天來了,花慢慢地開了。我們感覺來武漢也並不是那麼沉重的一件事情。病魔什麼的,沒再怕的!終有一天,我們會跟『新冠肺炎』說拜拜!等到疫情結束,我們平安回家,那時候我們可以放聲高歌:我們不辱使命,蘭大二院,我們的家,我們平安回來了!感謝在微信和電話里,擔心我、鼓勵我、祝福我、等待我們的大家,謝謝你們!看啊!武漢的花,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d-kVnABgx9BqZZIfC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