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嚴密布防,正是為了給小區居民帶來安全感。而在不少小區,還有一些居家隔離的居民,他們的生活如何呢?近日,中山街道的南門居委會就發生了這樣的「小故事」。隔離在家的徐先生想出門,居委會這樣做
春節期間,家住茸南苑的徐先生主動找居委會彙報了情況,因妻子與湖北人員有過接觸,夫妻二人居家隔離觀察。同時徐先生名下的私家車也被物業列入「特別關注」名單。
一天徐先生心中煩悶想出門,開車一到門口,就被門衛處識別攔下。正在門衛執勤的社區工作者江雷立即上前詢問,得知系居家隔離人員後,嚴肅批評了徐先生不負責任的行為,並與保安一同將徐先生送回家中。
工作人員執勤中
「每天兩次測量體溫,我們沒有什麼症狀。這些天情緒一直緊繃著,隔離久了想出門透透氣。」徐先生有些氣悶,心裡頭很難受,情緒也上來了。
對此社區工作人員也十分重視,應該對居家隔離的居民多一點關注。於是,社區針對居家隔離人員特別成立了關愛小組,通過微信電話等對居家隔離的居民進行安撫。
面對情緒激動的徐先生,工作人員主動打電話發微信對他開解。隨後作為關愛小組的副組長,南門社區主任徐水娥每天都會進行問候,聊聊家常,問問還缺什麼,有什麼需求。徐先生從牴觸到接受,逐漸放下了心防。
近日,徐先生一家正式結束了居家隔離,在接到通知後,他鬆了口氣,回想居家隔離的這些日子,又感動又不好意思,「為社區工作人員們辛勤工作點贊。」
平日裡小組成員身兼數職,對樓道噴洒消毒藥水,確保防範措施到位。根據隔離人員的需要代購生活品提供生活垃圾處理服務,對他們提出的不同需求認真確認。
樓道消毒
代購小組回來啦
南門居民區書記何偉、主任徐水娥等多次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
關愛小組也經常與隔離居民打電話發微信,有時候會微信視頻。在昨天元宵節,還鬧出了一個暖心「烏龍」。
想著元宵節了,被隔離的吳先生一家提出要買些湯圓,還備註了要某品牌。結果「收貨」的時候發現不是自己特意叮囑的品牌,有些不快地找小組的工作人員溝通。
「沒買錯,您要的湯圓放在另一個袋子裡了,你拿到的是我們送的,祝您元宵節快樂!」聽到這裡,原本還有些火氣的吳先生一下子就氣消了,十分感動,特意又通過微信打視頻電話給工作人員表達感激。小組成員不好意思又感到窩心:「我們也理解他們隔離在家難免煩悶不安,也有人找我們抱怨過,氣氛這麼緊張,他們覺得被區別對待,心裡也難受。關鍵時候需要我們多溝通,多開導,平日裡多關心一點,節日裡想著他們,大家都是一家人。」
為居民登記預約口罩、為進出小區人員測量體溫,全力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後勤保障,在南門居民區,社區工作人員站到小區防疫的最前線。從大年三十起,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放棄休息,全員上崗,對轄區人員去向開展摸排,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重點排查湖北回滬人員情況,成為一顆顆「螺絲釘」堅守崗位。他們的努力都是為了留住小區居民的安全感。
文字、編輯:王姝姝
資料:中山街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bnnMXAB3uTiws8KBmF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