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因厭學而被父親踢死的皇子——道光帝長子愛新覺羅·奕緯

2020-01-11   生活百態你我他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皇帝駕崩,皇二子智親王愛新覺羅·旻寧繼承皇位,是為道光皇帝。道光帝繼位時的清王朝已經日益衰弱,社會矛盾尖銳。為了挽救帝國的衰落,道光帝施行了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嚴禁鴉片等各種舉措,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清王朝此時已經是積重難返,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另外,道光帝在立儲的問題上又做了一件令自己終生後悔的事情----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的意外死去。


愛新覺羅·奕緯,道光帝長子,生於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生母為和妃那拉氏。和妃出身卑賤,先以官女子入侍,後因產下長子奕緯被晉封為側福晉,道光三年封和妃。身為皇長孫奕緯一出生就得到祖父嘉慶帝的特別喜愛,嘉慶帝冊封其為多羅貝勒。但身為父親的道光帝卻並不喜歡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他登基後把自己的兒女統統晉封,唯獨只有奕緯一如既往地是「多羅貝勒」。道光三年才勉強封那拉氏為妃。道光帝並不寵愛這母子倆,奕緯也在父親的冷漠中慢慢長大。


道光帝

得不到關愛的奕緯自幼頑劣,不喜讀書,且性格易怒。道光二年(1822年),14歲的奕緯大婚,但遺憾的是直到他死去也沒能育有子女。奕緯在父親道光帝的冷漠下,度過了人生中的二十餘年。直到道光十年(1830年)冬,冷漠的道光帝突然開始關心起長子的學業和生活。因為在不久之前,靜妃(孝靜成皇后)所生的皇二子奕繼和皇三子奕綱相繼去世,此時道光帝只剩下了一個兒子,便是和妃那拉氏所生的皇長子奕緯。


然而天意弄人的是奕緯並沒有為自己和母妃帶來轉機,他沒能當上皇太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在一次大臣為奕緯授課的過程中,厭學的奕緯坐立不安,心神不寧。授課的大臣對他說道:「阿哥好好讀書,將來好做明君」。沒想到的是奕緯直言不諱答了一句:「將來我為帝,必先殺汝!」。得知此事的道光帝大怒,氣極之下踢了奕緯幾腳,但這幾腳卻踢到了奕緯的下處。巨痛之下,幾日後奕緯就疼痛而死。道光帝後悔莫及,追封他為隱志貝勒,終年二十四歲。咸豐帝即位後,追封多羅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