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復緩慢,疫情影響下的豆粕行情難有突破

2020-04-10     農產品期貨網

短期供給緊張,長期原料充裕

3、4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較少,導致沿海大豆庫存下降,目前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240.93萬噸,較去年同期372.04萬噸減少35.24%,為近7年以來新低。短期來看原料供給趨緊,令油廠開機率下降,豆粕產出量亦下滑,提振連粕價格出現階段性反彈。然而目前巴西大豆壓榨利潤良好,中國買家積極採購巴西大豆,周度購買量高達35船較高水平,3月份巴西大豆對華裝船量創歷史新高的1000萬噸,4月份目前排船量已經達到932萬噸,如果物流沒有受到疫情影響,4月份巴西大豆裝船量也將超高,正常情況下,巴西大豆到中國的時間為45天根據,最新裝船及排船情況,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預估5月份大豆到港量960萬噸,6月初步預估950萬噸,7月份初步預估930萬噸,8月初步預估850萬噸,9月初步預估750萬噸,後期大豆到港量龐大,對連粕價格形成不小壓力。

生豬產能雖有好轉,但是恢復速度緩慢

雖然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養殖利潤高企的刺激下,養殖戶積極補欄,去年10月開始能繁母豬環比轉正,今年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7%,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生豬產能逐步恢復,但是整體恢復速度緩慢,首先,現階段能繁母豬存欄中三元母豬占比較高,特別是後備母豬中絕大多數為三元母豬,由於三元母豬配種難,且繁殖效率低(僅為二元能繁母豬的60%~70%)和生長速度慢等因素制約,預計將延後行業產能恢復時間。其次,從新生仔豬數量上看,新生仔豬數量開始增加,據統計全國10萬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2月仔豬存欄環比增長了3.4%,這是第一次出現環比增長,但是對應生豬出欄預計要在8-9月份左右,因此2020年仍是生豬供給緊缺的一年,預計其對豆粕需求恢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完全恢復往年正常水平至少要等到四季度甚至明年。

豆粕庫存或低位回升

一季度因春節假期、復工延遲、原料短缺等因素共振,使得豆粕庫存長時間維持在低位,另外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好轉,近期發改委稱全國除湖北外復工率達90%,部分省份接近100%,終端需求較前期已有所好轉,豆粕現貨成交量高企,亦支撐豆粕去庫存。此外由於巴西雷亞爾疲軟,大豆進口成本優勢明顯,使得油廠壓榨利潤豐厚,若二季度油廠壓榨利潤持續良好,將刺激企業加快壓榨進度,而生豬產能恢復尚需時日,4月份之後豆粕庫存或從低位回升,將限制連粕價格上漲空間。

行情展望與操作策略

3月份大豆到港量較少,且受疫情影響導致巴西、阿根廷農產品運輸、裝船及檢疫時間延長,4月份大豆到港量或低於此前市場預期,導致國內油廠開機水平偏低,豆粕短期供給偏緊,刺激連粕價格快速拉升。但是巴西大豆壓榨利潤豐厚,吸引中國油廠積極採購大豆,同時國內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豆粕終端需求恢復緩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市場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或限制連粕上漲空間。綜上所述,建議二季度重點關注海外疫情對大豆物流運輸的影響,如果大豆出現階段性到港推遲,油廠缺豆停機增加,可能會進一步推升豆粕價格,豆粕價格有望突破3000元/噸一線,下方關注2700元/噸一線支撐。(農產品期貨網分析師李宏磊、王艷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X1wY3EBnkjnB-0zSn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