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首度聯合召開「年度發布會」。在這一節點,不論是從「融合」的綱領作用與象徵意義上,還是在實操中對分工乃至方法論的總結上,發布會都成為了一個合理的交匯點:它既是對既有工作的總結,也是下一步工作方向和方式的一個起點。
作者 | 周亞波
程武並不迴避近兩年閱文和新麗在某些方面的「不成功」。某種意義上,這種「不成功」正是程武個人在2020年成為「新聞焦點」的動因之一。
2020年4月和6月,程武在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騰訊動漫董事長之外先後多出了兩個重要頭銜:閱文集團CEO,以及貓眼娛樂非執行董事。
以程武個人為焦點的頭銜疊加被更多人看到了一體性:不論是作為控股方(閱文),還是重要的戰略投資方(貓眼),騰訊都在加速整理在IP與影視產業鏈條上的力量。
而這種「整合」的信號,在10月的一場發布會上被進一步釋放。
10月19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合光·向融」2020年度發布會(以下簡稱「發布會」)在上海展覽館召開,電影《1921》、劇集《人世間》、《慶餘年》第二季、《贅婿》等重點三方聯合項目得到發布。
這是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首度聯合召開年度發布會。在這一節點,不論是從「融合」的綱領作用與象徵意義上,還是在實操中對分工乃至方法論的總結上,發布會都成為了一個合理的交匯點:它既是對既有工作的總結,也是下一步工作方向和方式的一個起點。
為什麼是在這樣的時間點,做出這樣的變動?「我覺得是基於泛娛樂、和基於泛娛樂升級的『新文創』戰略,希望在把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垂直領域做好的前提下,以IP為核心、為主線,大家聯合起來取長補短。」在發布會前的採訪中,程武告訴《三聲》。
01 | 「第三步」
無論是從2020的「事件線」上,還是從產業發展的整體時間線上,亦或是從IP改編由淺入深的的邏輯線上,發布會都恰好處在了「第三個步驟」。
發布會涵蓋了諸多電影和劇集作品的亮相,《一人之下》、《藏地密碼》等IP更是同時宣布了網劇和電影的改編計劃。在眾多作品的加持下,以影視內容為主題的發布會,展現影視在IP當中「放大器」的作用的意圖相當直接。
程武表示,從文學,到動漫,再到影視作品,創作的複雜程度遞增,受眾的認知難易度遞減。其中,文學作品是構建IP的基礎,是人物和故事的源泉;動漫作品則在固定形象的加持下,強化IP在視覺上的價值;影視作品則是IP的「終極形態」,受眾範圍最為廣泛,但周期最長,成本和複雜度最高,風險也最大。
IP是多種內容形式的連接載體,但過去多年的實踐證明,並非有了IP就可以獲得成功。程武表示,一方面,文化產業作為創新產業,面對喜新厭舊的受眾,其本身的特質就決定了鋒線遠高於標準工業品的製造;另一方面,在過去很多年的發展中,在IP的階段性開發上,也一直存在著「系統性問題」,它來自本身的特質,並在受眾的需求和分割的產業模式下被放大。
「我9年前在做泛娛樂調研的時候就覺得,要通過不同文化產業鏈內容的互相的助力和組合,去把產業的生態做好,從而分別為不同的相關產業鏈帶來更大的機會,同時降低風險。」程武告訴《三聲》。
程武口中的9年前的調研,成為了一個長線布局的開端,從文學到動漫再到影視,從「泛娛樂」到「新文創」,以不同內容形式為基準的布局正是在數年內次第展開。
「三駕馬車」當中,閱文影視背後的閱文集團脫胎於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在歷經整合、上市後國內規模最大的網文平台、最大的IP「富礦」,擁有890萬創作者和1340萬部作品儲備;騰訊動漫平台則已擁有超過3萬部在線漫畫,其中1500部點擊量過億。
在2018年被閱文集團全資收購的新麗傳媒,一直是中國影視製作公司的頭部力量,擁有最優秀的影視創製團隊之一;成立於2015年騰訊影業,則在主控和自制能力逐步提高中,成長為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開放的內容平台。
「我們想把各個領域都布局出來,才能圍繞用戶不同的需求去滿足。」程武在接受《三聲》採訪時表示,「不要各自為戰,要整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比如用文學驗證的精彩的人物、世界觀,在動畫和漫畫領域進行視覺的驗證,取得大家的認可,通過已經驗證的故事在影視環節展現出來。」
而現在,時機已經到來。
02 | 融合
「合光·向融」這四個大字貫穿了19日發布會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在頗有年代感的上海展覽中心現場,從與穹頂交互的額LED屏到海報主視覺,「融合」的主題均一以貫之。
《慶餘年》第二季的啟動成為了發布會的「壓軸」,不論是作品在大眾層面的認知度,還是作品身上所具備的象徵意義,都讓它成為一個經典的樣本。
它是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聯合打造的第一個項目,但它的成功具備著偶然性:2017年,在《慶餘年》項目宣布啟動開發之時,新麗傳媒的身份還是騰訊影業的戰略合作夥伴,而導演、編劇、演員按部就班的工作,分別為項目的成功加碼。
一方面,它的成功實際上成為了「三駕馬車」的第一個實踐樣本,影視作品的熱度反過來帶動的文學作品的本身的現象,也加粗著「影視作品在IP成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只有一部《慶餘年》」也帶來了新一輪的反思:變偶然的成功為必然的成功,更多的變化必須跟進,更深的融合必須到來。
19日的發布會上,程武在演講中用「滴水藏海」比喻這件事的邏輯。「讓好內容不斷湧現的關鍵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好比問:如何能留住一滴水?最好的答案,就是滴水藏海。我們只有搭建好廣闊的內容產業生態,才能讓好內容源源不斷生長出來。」
與9年前自己提出「泛娛樂」戰略相比,不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框架,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需求側,人們對優質影視作品的需求日益提高,與此相伴的,是中國文化內容產業最近十年左右時間內在網際網路力量進入後的成長,好的內容已成梯隊,網絡版權市場達到了9300億,「新基建」已經基本完成。
而在新的階段,程武需要完成的,顯然是儘可能降低系統性風險所帶來的影響,用一種新的、融合的體系,取代此前分散的、各自為戰的體系,這成為了當下的實踐點。
「過去我們沒有完成到第三個階段『真正的融合』,所以閱文(一度)比較孤立,哪怕閱文收購新麗之後,閱文和新麗之間也沒有做到『真正的融合』。」程武表示,此前閱文所缺乏的,是「把優秀的網絡文學家的作品體系化、新麗的創作能力轉化」的能力,而這,構成了4月閱文組織架構大調整的背景。
更密切的組織關聯,意味著業務的整合將更為高效,體系融合更加直接,這對成為了整體項目水位提高的關鍵。在19日發布的諸多作品當中,電影《1921》,劇集《慶餘年》第二季、《人世間》、《贅婿》都是三方深度合作的項目。
這種融合也不僅僅發生在騰訊新文創生態內部,發布會的野心並不止於此。與愛奇藝合作的漫改劇集《塗山小紅娘》、與優酷合作的漫改網劇《一人之下》,都成為了開放的、行業心態的產物。
「這是一個從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的過程。」程武將融合的整體過程形容為「三級跳」,並希望將這種融合的思維與成果帶到整個產業當中。「內容源頭與影視行業的耦合,是中國數字內容產業下一步探索的關鍵命題。」
03 | 委員會
融合基礎邏輯既定,具體執行的方式就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在回答了融合「是什麼」、「為什麼」的提問後。圍繞「怎麼做」的核心命題,將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三駕馬車」具體實踐的方向。
在IP的「熱錢收割」時代結束後,尤其是所謂「影視寒冬」發生後,IP的泡沫和溢價基本消失。但程武認為,這只是一種模式的結束,其代表的,只是孤立開發、短線開發、認為「可以用IP挽救其餘方面缺陷」時代的結束,圍繞IP價值本身的新模式則尚未建立起來。
總體綱領上,從「泛娛樂」進化而來的「新文創戰略」已經逐步浸入到了融合的過程;具體實踐中,一個從名稱上向迪士尼「IP委員會」、日本「ACG委員會」模式看齊,但在實踐中又以自身特點的「委員會制度」已經擺在了台前。
9月,程武已經在閱文集團內部信中表示,面對集團目前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成立「影視業務方面的創作委員會」,它繼承了此前程武在騰訊動漫和閱文動漫「網文IP化」合作的中「聯合決策委員會」的基本模式,而後者本就旨在「夯實動漫放大IP的關鍵環節,為閱文IP後續在影視、遊戲、實體衍生等領域的開發奠定IP視覺化基礎」。
程武在發布會上
「我們會在內部,包括新麗傳媒和騰訊影業和閱文影視,成立一個影視委員會,我和曹華益任聯席主席,推動IP影視化改革。包括標準的制定和判斷和把握,下面會有不同的委員會,我們會有IP的創作委員會創作小組,哪些IP適合哪個團隊,大家怎麼樣協同、分工、把關,這是我們在做的事情。」程武在具體解釋「委員會制度」時表示。
在組織的進一步調整、對「既懂網文、又懂影視」的人才的廣泛招納下,委員會的建立過程,實際上形成了對IP影視化開發供應鏈的改造與細化。
這一體系下,從文學作品的誕生,到市場對故事、人物的驗證,再到影視化改編的模式與框架,將在同一種標準下完成,對IP價值的判斷、改編的方向,以及整體的品控將省去更多的重複的、可能衍生出新風險的環節。通過共識的建立減少損耗,從而讓一個串聯產業各個環節的IP價值更具備「一體性」,進而促進「《慶餘年》們」的標準化、批量化與精品化。
「IP不是熱度本身,是經過市場驗證的用戶的情感的共鳴和承載。」程武用《慶餘年》舉例:「很多人都知道,《慶餘年》這部作品,從我到導演到編劇到主演,都是這個IP的粉絲。」
「粉絲」意味著了解、熱愛與尊重:熱愛本身很難複製,但以尊重IP、尊重行業為基地的「共識」的建立,實際上指向的是一種真正的「工業化體系」:通過熟練流程的實踐的反覆驗證,用無數過程與細節催生方法論。
這正是「從偶然走向必然」、「從風險走向降低風險」所搭建的模式,也是程武「第三步融合」所構想的方向。
04 | 握緊拳頭
相比此前騰訊在動漫產業的動作,影視產業市場更大、更複雜,戰線更長,反過來則意味著更高的天花板與市場空間。
而相比「新文創戰略」此前在遊戲產業的多次成功實踐,騰訊對自身IP產業鏈條力量的聚攏,也有望通過更加批量的產出,彌補影視作品「項目周期長、釋放周期短」的短板。
這成為了一次顯性的進化,在時機到來之際,生長出來的每個手指,正在通過組織架構的調整、新模式的建立等途徑「收成拳狀」。
對外,「三駕馬車」的發布會形式釋放出了一種積極的、面相全行業的信號;對內,不斷的整合和疊代也進一步讓融合的過程更加順滑,更加接近理想的形態。
「握緊拳頭」是更為核心力量的產生。從「泛娛樂」到「新文創」過程的進化,讓程武和他的團隊從投資方、出品方的姿態,進化為兼具全局理念和全局能力的主控方、自製方姿態。
在對影視行業周期的思考後,程武將周期定為5年:「我希望5年內有更多的《慶餘年》誕生。經過下一個五年,我們會有更多進展,不管是具體作品,還是更多的IP的系列化拓展,以及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都會有更多地和大家分享的東西。」
通過積累與疊代,程武手中可打出的牌越來越多,目的是讓自己不僅在牌桌上,更處在牌桌中心;同時,「三駕馬車」也能夠更有效率地為騰訊整體在科技與文化戰略上的長遠目標服務。
「我們也希望在動漫和影視之外,加強和騰訊遊戲、騰訊視頻,包括和騰訊的投資的遊戲的公司,和其他的內容的影視公司的合作。」程武告訴《三聲》,「我們接下來仍然會有非常開放的共享的心態,因為閱文上有這麼多優秀的作品,我們自己的三駕馬車是開發不過來的,和行業共同合作,這樣才能成為中國自己有特色的模式。」
「以IP為基礎的長內容有非常多要去做的事情,文學、動漫、衍生品開發,和線下樂園,包括文化和旅遊的結合。」這是「握緊拳頭」後更加長遠的目標,程武顯然希望,19日的發布會,能夠成為這樣一個開始。
進化是為了「握緊拳頭」,而「握緊拳頭」本身,也同樣是一種進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V6wRnUBLq-Ct6CZve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