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對孩子有難以替代的好處,但這幾種高價魚,娃吃了卻對身體有害

2021-02-25     媽之道

原標題:魚對孩子有難以替代的好處,但這幾種高價魚,娃吃了卻對身體有害

魚對孩子有難以替代的好處,但這幾種高價魚,娃吃了卻對身體有害

文 | 媽之道(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魚如今是很多家庭的常見菜,大部分家長對它們的印象可能就是營養豐富,孩子多吃一點會更加聰明。

實際上,魚對孩子身體的發育好處比家長想像中得更多,而且是 其它肉類比不上的

吃魚的幾大好處?

營養結構更加均衡

魚肉還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脂肪和能量的含量都比較低,與豬肉相比,更 不容易讓孩子長胖,且 蛋白質更豐富

讓孩子心情變好

英國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雜誌》刊登過這樣一個調查結果:吃魚較多的人比吃魚少的人,心情更好,更不容易患抑鬱症。

因為魚肉中的 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刺激大腦 多巴胺和血清胺的分泌。

讓孩子更聰明

多吃魚確實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因為魚肉中含有「腦黃金」 DHA,是 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家長也不能為了讓孩子吃更多的魚,補充更豐富的營養,選購比較貴的海魚或口味更好的加工魚。

貴的和味道豐富的魚不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可能對孩子的身體有害。

碰到這幾種魚最好不要買,孩子吃了身體可能被損害

野生魚

這裡的野生魚指的是 江、湖裡的魚,海魚基本是野生的,不在此列。

國內的家長好像特別喜歡野生、農家的食物,認為它們更有營養。

其實就拿雞蛋來說,土雞蛋和白羽雞蛋在營養上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土雞蛋的口感可能更好,但是口感依個人而異,說不定有人更喜歡普通雞蛋的口感呢。

而且野生的食物可能因生長環境的問題以及 沒有經過安全的檢測,隨意的食用,可能對身體產生比較大的危害。

就連魚也是,在被污染的水質中養出來的魚,體內含有的 重金屬等毒素也比較多。

孩子免疫力較弱,身體更容易被傷害,比如孩子被 影響的可能是成人的 30倍

因此,那些在街邊突然出現的野生湖魚,家長就不要搶著去買了。

那些在 小池塘里飼養的魚也不要買,基本是 用藥喂大的,比野生湖魚更危險,還是應該買在大湖泊里喂養大的魚。

腌制的魚

被腌制過的魚,維生素會流失,不過也生成了新的 胺基酸等營養,還讓食物產生了特殊的風味,很受大眾的喜歡。

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給小孩子吃了,因為魚類腌制不當,會產生 亞硝酸,會 損傷腎臟含量 超標對血管不好

而且因為調料豐富,鹽放得很多,還會導致孩子養成 重口味,不利於培養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

以其他魚類為食的魚

吃其他的魚為生的魚,容易吸收小魚體內的毒素在自己的身體里積累,身體越龐大的魚,可能越有危險。

比如鲶魚,不僅吃其他的魚,還在污水中生活,很容易有 寄生蟲和病菌。家長的口味再怎麼獵奇,也請不要霍霍孩子。

生魚片

魚類中的寄生蟲也是不少的,殺死其寄生蟲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高溫烹飪(瞬間加熱到70℃),一種是低溫冷凍(24小時在-20℃保存)。

比起冷凍,當然是 自己加熱的方式更安全了。

而且孩子也不能吃 生冷的食物,以免導致 脾胃虛弱

給孩子吃魚的注意事項

吃安全的部位

一些 重金屬和污染物更容易集中在魚體內的 腮部、內臟、魚頭、魚皮等地方。

因此,最好給家長吃孩子吃剝了皮的魚肉,魚頭也要少給他們吃了,吃魚頭並不能變聰明,反而可能傷害身體。

每天吃多少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寶寶在7~24個月大的時候,每周攝入的魚在50~70克;在2~4歲的時候,每周攝入105~140克。

如果孩子的 直系親屬有對海鮮過敏的情況,最好讓寶寶 3歲之後再吃魚。

可以吃哪些魚?

在污染小的江、湖中長大的魚,以及深海魚,比如金槍魚、帶魚和鱈魚。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P5n3HcBMMueE88vYW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