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完財神,你還沒找到睡著都能賺錢的方式嗎?

2020-01-30   單仁行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99

今天是年初五,「接財神」,首先向大家恭喜發財。

但是恭喜就能發財?

如果能行,我就給恭喜一萬遍就好了。

如何才能「發財」?

我今天來談談「睡後收入」這件事。

春節,很多朋友可以趁著這個放假時間補覺了,不自覺的想:

白天拚命工作,如果晚上睡著覺也能工作、賺錢那該多美啊!

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你還沒有找到睡著覺都能賺錢的方式,就會工作到累死!

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個主題:

一、什麼是」「睡後收入」?


二、「睡後收入」產生價值的兩種模式。


三、2020年「睡後收入」的投資布局。

下午有機會幫助大家實現「睡後收入」!

溫馨提示一下,我的文章中涉及的數字比較多,財富當然和數字有關。

但是大家不用擔心,我在文稿都有圖表,可以一目了然,方便大家理解。

一、什麼是「睡後收入」?

首先我們來看收入,我把分成兩種:

一種叫睡前收入,一種叫「睡後收入」。

睡前收入就是我們白天工作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工資、獎金等。

「睡後收入」,顧名思義,就是當你睡覺,不工作的時候,產生的收入。

例如:存款、債券等的利息,房租、股權、分紅、智慧財產權。

這就是「睡後收入」了。

隨著我們人的年齡增加,絕大部分人的睡前收入(工資、獎金)逐漸減少,最後就剩下養老社保、退休金。

但是有部分人,提前做了布局,額外產生了收入,中年在睡前收入減少的同時,「睡後收入」逐漸增加。

但是絕大部分人,沒有做「睡後收入」的布局。

所謂沒有布局,一種情況是沒有意識到要做「睡後收入」的布局,一種情況是布局了「睡後收入」,但是布局錯了,得不償失。

比如說最近兩年的P2P,收益看上去很高,超過10%,一個接一個坑,很多小白血本無歸,上市公司東方園林、富貴鳥等都面臨困境。

那我們該如何布局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睡後收入」?

二、2019年中國的「睡後收入」情況。

想獲得「睡後收入」,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必須有一定的資產。

通過你手上這些資產去投資,產生「睡後收入」,不是真的隨便睡覺就能產生收入的。

財神巴菲特在他的傳記《滾雪球》透露了他的投資秘訣:

投資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很濕的雪球,代表高收益率,很長的坡,代表持續穩定的增長。

當你有了第一個財富小雪球之後,找到持續穩定、高收益的坡,持續的滾就行了。

在中國有沒有這種滾雪球的機會?

我們來看看剛過去的2019年,我統計了2019年能給我們產生「睡後收入」七項的資產投資收益情況:

大家可以看到:

收益最高的是股票,達到36%;


第二是黃金,收益是21%;


第三是銀行理財,4.14%;


接著是國債3.5%;


房產3.3%;


貨幣基金2.36%;


銀行存款1.5%。

再對比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CPI物價指數漲幅,2019年1月CPI從1.7%到12月CPI 4.5%。

也就是說除了股票和黃金以外,其他的資產投資收益都是負數,被通脹給「吃掉」了。

所以當你資產投資選擇失誤,不要說「睡後收入」,簡直是「睡後支出」 了,你的資產雪球縮水了。正所謂: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死磕也是白費的!

資產投資睡後收入產生價值的兩種模式。

哪產生「睡後收入」的資產投資價值是如何產生?

首先大家要明白資產價值上漲原因,資產投資回報兩大來源:

一是資產的內在價值。

例如存款、債券等的利息,股票的盈利,房子的租金等等。

二是資產的外在價值。

資產的增值與貶值。

一年前我公司的高管在深圳市中心華強北買了一套30多平方的學位房,房價超過10萬一平方,首付三成,每個月出租只有5000多元。

但是每月供款要7000多元,這樣看現金流收入是負2000元的,也就是「內在價值」為負。

但是一年時間房子漲價了100多萬,「外在價值」為正100多萬。

這種「內在價值」為負、「外在價值」為正情況在中國房產市場長期、大量的存在,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長期出現?

三、2020年中國資產(房產、股票)的投資布局。

過去十年,中國的房價表現的異常好。

以全國百城房價為例,在過去 10 年中除了在 2014 年小幅下跌,在其餘的年份均保持穩定上漲。

最近幾年一直再說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消失,是什麼原因造成房價上升?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中國貨幣持續「超量發行」!

大家記住個名詞:貨幣「超量發行」。

在過去的十年中國貨幣年均增速為 13%,遠高於同期 8%的 GDP 增速。

貨幣一直在對內貶值,所以很多人忽視房產的租金回報率,把房產看做是對抗貨幣貶值的投資途徑。

甚至有人將 13%的貨幣增速視為買房的預期回報率,再加上一二線城市的土地的供應有限的,一二線城市房價的真實漲幅也與貨幣增速非常接近,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外在價值」。

到了2009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我國貨幣發行增速為 29.74%。

據此分析,我在2009年初宣告中國股市、房產重新進入牛市。

我買入股票的同時,在深圳、廣州買入房產,獲得3位數的投資收益。

推動股市和房價上漲的貨幣發行增速直到2017年4月才跌破兩位數,2019年11月貨幣發行增速維持在8%左右。

看完這點,大家明白房產投資的原因!

這也是國家近年控制房價,房價還是上漲的原因。

貨幣超量發行使得房產增值的情況不只是出現在中國,同樣發生在美國70 年代。

在70年代美國貨幣保持在兩位數增長,經濟增速只有 3%左右,貨幣超量發行產生了高通脹,通脹率達到9%。

而在高通脹的環境之下,房產成為最佳的保值資產,1974年-1979年房價平均漲幅11%,漲幅大致接軌貨幣增速。

股票投資。

房產投資是獲得睡後收入的途徑之一,大家明白了貨幣超量發行導致房產上漲的投資邏輯,下面我們來看看過去20年投資收益比房產還高將近一倍的股票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有朋友說,2019年股票投資收益高於房地產,這是偶然的吧。

我怎麼感覺是房產投資收益一直高於股票?

大家想的對,滾雪球不就是需要長期持續穩定收益嘛,不能只看一年兩年的收益。

我經常說:決策源於數據。

我給大家看一組2000年-2018年中國各類睡後收入資產的收益率:

過去股票收益率13.2%;


房產7.8%;


大宗商品(黃金、有色金屬、原油等)3.6%;


長期債券3.4%。

很多人說,中國經濟好,股市自然就上漲。

唉,這個邏輯是大部分人看法,事實真的是這樣?

首先看看美國股市發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股市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並不大。

在過去 100 年,美國的經濟增速越來越低,股市就漲的越好。

很多人都蒙圈了,不是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大家可以看看文稿的圖。

中國過去經濟30年高速增長,但是股市並沒有大漲。

現在股票指數只有3000點,還只有2007年股票指數6000點的一半。

未來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

關鍵在於我要理解未來中國的貨幣不再超量發行之後,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

過去中國經濟增長靠貨幣驅動,也就是靠投資驅動。

地產投資增速與工業增加值增速走向是同步的。

中國股市從2005年至今過去三輪牛市看各行業漲幅。

2005-2007年漲幅最大的三個行業、2009年漲幅最大的三個行業、2014年漲幅最大的三個行業,房地產是三輪牛市都排在前三名,屬於投資驅動。

依靠貨幣超量發行拉動的股市上漲屬於外力驅動,也是資產價值上升的第二種原因——外在價值。

但是大家都知道貨幣超量發行驅動不可持續,這也導致中國股市的特點:

「牛短熊長」的走勢,而且必然引發通脹、房價泡沫和債務積累等諸多問題,這幾年都在「還債」中。

很多朋友就問為什麼美國的股票牛市已經持續了 40 年, 而且2020年1月份持續創新高?這又是什麼原因?

經過我分析、研究,核心原因是美國經濟不是靠貨幣超量發行拉動,而是依靠消費和創新雙輪驅動。

看過去30年美國標普500股票指數各行業漲幅。

過去 30 年漲幅最大的4個行業分別是第一名是信息科技、接著是醫療保健、可選消費和必需消費,全部都是消費和科技行業。

那為什麼靠消費和科技領漲的股市行情可以持續?

因為核心原因,這是一種「內生增長」模式,也就是資產投資增長第一種模式。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也逐步轉型,提出了「網際網路+」、「智能+」、5G、物聯網等科技驅動模式。

去年的文章我多次分享過這些行業,在2019 年社會消費總額增速穩定在 8%,遠超投資增速的 5.2%和出口增速的-0.3%,是經濟的核心支撐。

在中國 2019 年的股票牛市中,漲幅最大的三大行業是日常消費、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

今天和大家從財神巴菲特的投資角度,分析了2020年和中國未來十年經濟增長驅動模式和投資機會。

我們國家正在從【貨幣超量發行-投資驅動-高速度增長—地產泡沫】

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步切換到【貨幣穩健—科技消費—高質量增長—股市長牛】的模式。

我們企業家、中產階級,不一定都是從事的時候消費、科技產業,轉行也幾乎不可能。

但可以通過投資中國新經濟增長模式帶來的紅利,享受「睡後收入」。

中國在海內外有上市公司約有4000家,從事消費、科技產業有近千家。

如何在這近千家上市公司「千里挑一」選到持續穩定增長公司,讓我們資產「滾雪球」越滾越大!

關注我在【單仁行】的文章。

新年祝大家繼續「發夢」,夢中「睡後收入」越來越多,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