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牛媽彭小蹦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
拎得清絕對是精髓之一,
人生要時刻都能拎得清。
再比如:
有些媽媽能接受孩子犯錯,
但是不能接受孩子當眾犯錯,
這樣會讓自己覺得「沒面子」,
認為自己「沒教好孩子」而有羞恥感。
有些媽媽會因此,而當眾對孩子發火,
以表達自己教育孩子沒問題。
這就放大了自己的羞恥感,
過於看重自己的面子,
而沒有重點考慮,
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職責,
是讓孩子從錯誤的經驗中,
吸取教訓,找到做得更好的動力和勇氣。
我們每個人,
首先是自己,
然後才是角色。
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好,
就很難做好其他角色。
當我們不停地在委屈求全,
(注意,委屈只是主觀感受),
不斷地在犧牲自己,
(犧牲感也是主觀感受)
自己的場域
就會放得很大,
變得特別脆弱敏感,
在需要當媽媽、妻子和職員時,
也很難做好。
牛媽心語
總忘記自己,不是善良而是負擔;而只有自己,不是獨立,而是自我。
所以,時刻拎得清,很重要。
你是如何理解你的社會角色的?一起來說說吧。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國際鼓勵諮詢師,30歲自學漫畫,推送了600多篇原創育兒漫畫,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