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無雕不成屋
有雕斯為貴
垂花柱
認識垂花先從垂花門說起。
舊時人們常說:
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垂花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
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
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
因其檐柱不落地,
垂吊在屋檐下,稱為垂柱,
其下有一垂珠,
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
故被稱為垂花。
這種吊於門檐下,通天不通地,倒垂於門下的短柱,
即垂花柱,
俗稱垂蓮柱、垂柱,
多用於垂花門和門頭上,
是中國傳統木建築構建之一。
早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書的《營造法式》上
就有數處提到「虛柱」,
而且有「虛柱蓮華蓬五層」的條目,
表明宋代垂蓮柱的做法已很通行,
故它的形成可能早於宋代。
據說,垂花柱在明清是有固定格式的:
門上的垂柱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上身;一部分是垂花。
上身之長為垂花門檐柱高十五分之四,
垂花之長為上身的二分之一。
上身見方按檐柱徑十分之九,
垂花的式樣也多為雲氣紋。
曾有人說,垂花柱是為裝飾而存在的。
其實,在實際運用當中並不是這樣,
垂花柱在建築中並不是無用之柱,
它一般在梁枋之上起著支撐屋檐的作用,
只是平時我們看慣了它的華麗,
而把它的實際作用忽略了。
垂花柱,往往是一對,
在二門中門亭半懸式柱頭向下,
頭部雕飾出蓮瓣、串珠、花萼雲或石榴頭等形狀,
酷似含苞待放的花蕾。
垂花柱在不同院落
往往應用不同的規模和形制,
題材、雕工、材質以及用色的使用都會相應成趣,
借物托情,表達院主人對自然之物親近和崇拜的生命意識,
同時,垂花柱的造型樣式在某種程度上
不僅成為門第高地的身份代表,
同時也寄寓主人家興旺通達、子孫康泰的精神追求。
用垂蓮柱出挑屋檐,
占天不占地,很符合使用功能,
節約用地,又很有裝飾效果,
它的運用越來越廣闊。
經過古代工匠雕琢的垂花,
彌久如新,
仿佛被注入了鮮活的生命,
在屋檐下綻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B1rGW4BMH2_cNUgmi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