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工藝 三分勾兌」中的大學問——記延慶區大工匠、北京八達嶺酒業有限公司首席調酒師楊德榮

2019-12-25     勞動午報

「沒有一次次的科學實驗、一次次失敗又重新再來,哪來自然協調的醇香美酒。」剛剛奪得延慶區大工匠稱號的北京八達嶺酒業有限公司首席調酒師楊德榮心有感觸。

事情還得從1994年說起,當年,楊德榮從部隊復員回到四川老家,拜酒魔陳立新為師,獲得了國家白酒品酒師,釀酒師資格。楊德榮憑藉吃苦耐勞,精心鑽研的精神,終於練成精湛的釀酒勾調技術。

2011年,楊德榮開始在北京八達嶺酒業有限公司工作,根據八達嶺酒廠的傳統釀酒工藝,結合川酒的濃香特點,楊德榮和專家組經過多次研發實驗,獨創出北派濃香純糧純手工固態發酵的優質白酒。從2015年至2018年,該公司連續四年參加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共獲得了4金3銀,給北京市和延慶區爭奪了榮譽。

楊德榮告訴記者,酒是「七分工藝,三分勾兌」,工藝細節上下功夫,是生產高質量白酒的首要前提。他經常給工人做操作示範,傳授工藝操作微妙要領,用巧力完成每道工序操作,保證工序質量。

「釀酒是一個涉及眾多因素的複雜系統,掌握的因素越多,其變的花樣翻新也就越多。」這是楊德榮對創新的理解。

楊德榮認為,酒業發展離不開創新。從小曲到大曲,從濁酒到酒液的清亮透明,從低度發酵酒到高度蒸餾酒,這些與歷代釀酒藝人的創新息息相關。可以說,創新已經通過融入釀酒人的血液得到傳承,並潛移默化地成為酒業工匠精神的重要構成部分。

楊德榮將調酒升華成了一種特殊藝術創作活動,如賦詩作畫,既需要激情,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要調製出好酒,不能靠運氣,而要靠綜合素養的積累,靠自己文化底蘊的發揮。酒尤其要講究自然協調。楊德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進行著調味酒的艱苦卓絕的研究實驗,目前已成功地研究出了80多種調味酒,使調味酒時「有米下鍋」。

楊德榮在工作中堅持勞動工匠精神,認為勞動是神聖的,「勞動不僅是糧谷轉化為美酒的必要手段,而且是釀酒技藝傳承的載體,酒業工匠精神應包含對釀酒勞動的從事工作的精湛技藝,並且傳承白酒是傳統發酵產業,之所以有傳統二字,根本在於傳承。」

「我的目標是打造北京白酒行業最優質的產品,概括起來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楊德榮說。

本報記者 馬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AveR28BMH2_cNUgF2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