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1943年生於上海,京劇旦角演員。祖籍浙江寧波。她父親是當地一家機器廠的職員,母親是個會計。
1955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初習崑劇旦角,得朱傳茗、方傳芸傳授。1959年改學京劇,師承言慧珠、楊畹農。1961年畢業,入上海青年京崑劇團。同年隨團赴香港演出神話京劇《白蛇傳》、傳統京劇《楊門女將》,由於她扮相俊美,演唱動人,反響強烈,受到當地媒體的高度評價。
1964年,她隨中國藝術團訪問西歐義大利、法國等6國,擔任《拾玉鐲》主演。這次演出也使她在上海的名聲大振。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73年,正在上海家中午睡的楊春霞接到通知——上北京。楊春霞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匆匆忙忙、糊裡糊塗地離開了家,來到北京京劇團。
隨後,楊春霞被告知要出演《杜鵑山》中的"柯湘"一角,"我當時心裡可以說是既興奮又忐忑不安,興奮的是北京京劇團要排演的大戲,居然要我演女主角;不安的是對於能否完成這樣的一個重任,我的心裡實在是沒底"。
京劇界一向人才濟濟,卻要千里迢迢從上海找來一位演員扮演"柯湘",同行之間一定會有一點不服氣。楊春霞的心裡也在打鼓,她覺得她的經歷和柯湘這個人物實在是差得太遠了。背負著這樣巨大的壓力,楊春霞開始狠心苦練。
為了更好地揣摩這個角色,楊春霞"有時候走著走著路,就擺個黨代表的姿勢,自己都意識不到,經常嚇別人一跳。"楊春霞說,她甚至在洗衣服的時候,都不忘哼唱戲詞。
有一次,楊春霞又"忘我"地邊洗衣服邊唱戲,被劇團一個司機看到了。由於當時楊春霞剛到北京,那位司機也不認識她。司機逢人便說,他住的樓里,來了個神經不正常的人,邊洗衣服邊搖頭晃腦,嘴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著什麼。
當得知那個"神經病"就是新來演柯湘的演員後,司機大驚失色。
1973年,經過一年多錘鍊的《杜鵑山》終於問世。楊春霞唱功到位,扮相優美,《杜鵑山》一夜走紅,她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做明星的滋味。
那時候,出名後的楊春霞一走到大街上,立刻就會被人認出來,"一個,兩個,三個,一會兒我就被一堆人圍觀"。為了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楊春霞特意買了一副大框的平光鏡戴著,希望不會再被認出。
"就和現在的明星戴墨鏡一樣,我們那時只有平光鏡。但當我穿著那身行頭去買東西的時候,還是被售貨員認出來了。於是,東西也不賣了,她開始盤問我諸如年齡及演戲的話題,弄得我哭笑不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