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蘭州,當然要來甘肅省博物館看看這裡的鎮館之寶:銅奔馬,作為我國的旅遊標誌,很早就聽過它的名字,也在很多地方見過它的照片,早就想來一睹它的風采,而且聽說它的正面看起來還是有點「搞笑」,怪不得照片上它的造型都是側面。
這座博物館是甘肅省內規模較大的博物館,還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綜合博物館之一,擁有35萬件文物。博物館的前身是甘肅省科學教育館,後來在1956年的時候,正式命名為甘肅省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由蘇聯的專家設計,整個博物館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個「山」字。
博物館的地理位置非常的方便,周邊都有公共運輸,乘車來到博物館,網絡預約後便可以進入。甘肅省博物館一共有五個基本陳列,分別《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甘肅佛教藝術展》《紅色甘肅——走向1949》。
除了這幾個固定的展覽,博物館內還會舉辦很多的臨時展覽,來博物館的這天剛好有展覽在布展,而彩陶展也正在布展,很遺憾沒有看到,因為聽說這裡的彩陶真的是非常的精美,錯過也著實有點遺憾。
甘肅古生物化石展廳里是以地球生命演化史為主線,展出了大量甘肅境內發現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一共包括四個展廳,分別是地球廳、海洋動物廳、恐龍廳,黃河古象廳。
這四個展廳分別介紹了地球與生命進化和地質時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發現的各類古生物化石,以及它們的生活環境和相關知識,這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來的展廳,裡面還擺放著很多恐龍的骨架。
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廳展示的便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文物,共有420多件文物,從唐三彩到元青花還有北方草原文化青銅器、銅奔馬及儀仗隊、漢唐絲織品、佛教造像、金銀器等文物,非常的精緻。
甘肅彩陶展廳展示的則是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及青銅時代諸文化彩陶,不過遺憾的是來的時候這個展廳正在布展,並沒有看到各種彩陶。
甘肅佛教藝術展展示的是許多從未在大眾面前露出過的文物,它展現了甘肅佛教歷史發展的淵源和歷程,還把石窟搬到了室內,按照比例縮小製作。
紅色甘肅—走向1949的展覽,有五個單元組成。這裡共展出革命歷史文物299件,珍貴歷史圖片290幅,再現了甘肅革命鮮活生動的歷史畫卷和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
來到甘肅省博物館可不要忘記這裡的鎮館之寶,那就是馬踏飛燕。我想這件文物就算沒有來過博物館的人,80%的人也大概聽說過這件文物的名字,因為這是我國的旅遊標誌,很多地方都出現過他的身影。這件文物是青銅器製作,又叫做銅奔馬,鑄銅工藝非常卓越,造型精鍊,構思巧妙。
因為甘肅地處絲綢之路,又是漢藏兩屆的交界地,所以這裡有大量的文物展示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也讓這個博物館變得豐富多彩,又別具一格,非常值得參觀,那麼你來過嗎?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3lrz3YBF7MU6wDEjL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