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縣交通運輸局創新「交通+」模式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0-03-23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3月23日電道路建設,是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城鄉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的強力支撐。近年來,臨朐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這條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創新「交通+模式」,加快交通與農業、旅遊、文化、物流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道路交通助推產業發展作用,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幸福路」品牌,便捷的公路交通網絡,成為城鄉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打造觀光旅遊環線,推動路、農、文、 旅相融合。建設五井—嵩山環線、沂山—蔣峪環線、九山—石家河環線,串聯沿線的農業綜合體、旅遊景點,覆蓋我縣境內大部分鎮街和旅遊景區,形成具有農事體驗、水果採摘、露營觀光、文化傳承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旅遊產業,強力打造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美麗鄉村幸福路」臨朐品牌。 總投資1.5億元建設的嵩山1號大道,全長66公里,途經嵩山生態旅遊區11個中心村,涵蓋31個原建制村。大道沿途風光秀美,景色宜人,實現嵩山、龍潭湖、水杉林、淹子嶺和北黃谷等主要景點的有機串聯、無縫對接。域內西井中心村村民趙東升高興地說:「在崇山峻岭中修上了這條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我們方圓幾十里種的油桃、小米、柿子等土特產終於走出了大山,賣上了好價錢,農民逐步富了起來。」建設的環西南部鄉村旅遊專線,全線總長267公里。旅遊專線把我縣內的石門坊、北方石林、隱士、嵩山、宋香園、沂山等景區串珠成線,既是一條旅遊大道、生態大道,更是群眾脫貧致富的小康路、幸福路。道路修過的地方,一些荒廢多年的山地,群眾又種上了黃煙、蜜桃、核桃等,老百姓再也不用肩扛人挑,因產品質量過硬,四面八方客商的車輛直接開到田間地頭高價收購,增收的喜悅之情掛在每個老百姓的臉上。

在國家5A級景區沂山的東部投資1200萬元,建設了生態農業觀光路,全長9.6公里,把景區東大門至沂山高速路口連為一體,落戶永碩生態農業產業園和茂禾農業生態園2家高效農業項目,著力打造集農業觀光、田園採摘、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投資2000餘萬元,配套建設的景區環湖慢道,全長7公里,凸顯了濱湖、休閒、康體的特點,為遊客及周邊群眾環湖騎行、散步、觀景提供了絕佳去處。投資近2000萬建設的西部鄉村旅遊專線,全長13公里,路寬6米,可供旅遊大巴雙向通行。目前,該路沿線落戶了伏峪田園綜合體、沂山星河房車露營地、萬家坪生態農業園、聚合鑫農業項目等。最大限度實現了景區旅遊和鄉村旅遊的互聯互通,流連忘返的賓朋,笑逐顏開的村民,精彩嬗變的村落,見證著一個個小山村煥發出新的發展活力。

嵩山淹子嶺村是山東省海拔最高的村,自修建上柏油路後,依託獨特的高山自然景觀,招商引資建設了山東省第一家高山房車露營基地。淹子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國成勤說:「這裡的房車能住很多人,有單間、雙人間、家庭間等,打開窗子就可以看見高山、湖水,心情舒暢極了。」他還高興地說,道路修通後,在外地打工的青年,紛紛返鄉創業,搞起了農家樂、電商等,使農產品走出了深山,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九山鎮白沙河生態綠道,全長5公里,總投資400萬元,終點是九山鎮薰衣草特色小鎮核心區—宋香園生態世界,該道路沿途風景秀麗,並串聯起九山薰衣草、板栗兩大產業板塊,使生產的薰衣草、板栗等深加工農產品暢銷大江南北,沿路兩側的群眾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多修路、修好路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如是說。一條條寬闊的農村路蜿蜒盤旋,有的盤山而上,有的穿梭阡陌,有的跨溪越澗,猶如美麗的綢絲帶,交織在廣闊的山間田野,描繪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田園圖畫,更是譜寫出了一支支農民致富增收曲。